中国建设银行:稳中有升 发展普惠金融


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0-03-31





  中国第二大股份制商业银行建设银行刚刚公布了按中国会计准则编制的2019年业绩。从整体来看,维持温和的收入及盈利增长,大致与宇宙第一大行工商银行表现相若。


  截至12月31日止的2019年度,建行录得营业收入总额至7056.29亿元,同比增长7.09%,主要受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同比增长11.58%带动。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4.74%,至2667.33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4.77%,至2669.95亿元,业务及管理费同比增长7.37%以及资产及其他减值损失同比增长8.30%,部分抵消了收入增长。


  建行的2019年扣非后每股收益同比增长5%,至1.05元。期内宣派股息每股0.32元。
  利息净收入5106.8亿元(单位人民币,下同),占其总收入的72.37%,手续费收入同比增长11.58%,至1372.84亿元。


  回顾期内,建行的生息资产平均余额同比增长7.24%,至22.783万亿元,平均收益率为3.88%,提升了6个基点,所以利息收入同比增长8.94%,至8835亿元;总计息负债同比扩大6.87%,至21.129万亿元,平均付息率增加了12个基点,利息支出按年上升14.8%,至3728.19亿元。


  付息率上升的幅度抵消了利息收益率改善的幅度,净利息差缩减了6个基点,至2.12%,不过生息资产规模扩大,所以净利息收益率下降了5个基点,至2.26%。


  截至期末,不良贷款率由期初的1.46%改善至1.42%,拨备覆蓋率由208.37%提高至227.69%。


以下是管理层回答投资者、分析员和媒体的提问:


Q:建行在贷款定价这方面如何平衡资金成本、贷款需求以及风险?


  疫情不仅对中国,对全球经济也造成影响,作为一家跟经济运行密切相关的商业银行,这次疫情也对我们有影响。


  目前国内的贷款利率实施的是LPR,从去年开始推出,今年也要求从3月1日开始对存量贷款进行转换。LPR下行的趋势比较明显,对我们的经营有一定的影响。它对经济的影响,和我们在经营过程中应该考虑的因素,主要还是取决于客户本身的质量。客户本身的质量以及客户结构,决定了我们的收益,同时也取决于我们如何根据中央政府要求在投资、消费和外贸方面体现建行的优势,包括在投资领域,如何支持基建,尤其新基建的发展,还有医疗卫生行业的发展,如果在这些方面我们的客户质量比较好,客户基础比较扎实,就能够通过内部的精细化管理,把资产负债结构、业务结构、客户结构进行优化,同时在定价上通过强化定价管理能力和利率风险的管控能力,还是有信心在今年比较困难的情况下尽力保持业务的稳定增长。


Q:第1季度零售业务是否有受到疫情的影响?获客、业务规模、资产质量方面是否有下滑或者低于预期的情况?如何规划零售业务?


  国内消费受疫情影响还是比较大的。从零售业务来看,我们观察到所受到的影响还不是很明显:1)资产端来看,由于个人住宅贷款前期积累的释放,还是有平稳的增长;2)中间业务,有些业务特别是线下业务受到一定的影响,但是线上业务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弥补,国家未来还会出台一些稳定经济发展的举措,3月份的情况已见恢复,下一步消费恢复的潜力非常大,同时国内资本市场发展的前景也不错,可能会加大与资本市场业务相关的中间业务发展。


Q:今年息差走势如何?


2019年建行的净利息收益率为2.26%,对比2018年下降了50个基点。2020年应该也会下降,初步判断的趋势大概是10个点左右。


  目前的信息披露不可能有标准的口径,不同银行、不同的季度、不同的年度都有不可比的因素,所以很难去得出一个趋势。如果某一个银行某个季度或者某个时间段息差出现了比较大的变动,那就值得关注了。


Q:疫情下,贷款的投向结构是否会发生变化?


  今年会有一定的改变,例如我们会投入到医疗卫生健康方面,第二方面是经济建设,第三个是传统基建。


  疫情对国际社会也造成影响,影响到国际产业链,中国是国际产业链的一部分,所以国外疫情何时结束,对于我们出口加工企业会有影响,所以我们今年贷款的投放在这方面要额外慎重。总体而言,现在谈这个还为时尚早,取决于国外疫情何时结束。


  建行将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地调整措施。


Q:普惠金融情况怎样?面对疫情,建行对普惠金融有何打算?


 疫情对于对公业务冲击最大的就是普惠金融所面向的客户,也就是小微企业,但小微企业在国家经济当中占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占了50%的GDP,60%的税收,70%的创新。为什么它们受的冲击大,因为它们经济体量小,抗风险能力比较弱。


  建行会尽可能想办法支持小微企业的发展。建行率先把普惠当做三大战略之一,我们也做得很好。截至2019年末,普惠金融贷款余额为9631.6亿元,较年初增长了57.88%,大大超出了监管要求,到现在这个时候已经上万亿了。截至2019年末,小微快贷贷款余额已经达到了5900多亿,较年初增长了108%。我们去年小微快贷的不良率不到1%,低于对公的整体不良率。


  今年监管部门要求国内商业银行普惠贷款的比例不能低于30%,根据我们内部的客户基础以及发展态势,我们认为要在30%以上没有问题。我们会将这个战略执行好。


Q:建行住房租赁业务发展情况如何?


  住房租赁是三大战略之一。我们特别重视发挥金融在租赁制约整合中的作用,取得了比较明显的进展。去年末,我们的平台覆蓋全国超过95%地级以上的城市,累计上线房源也超过了2000万套,平台注册用户超过了2100万。租赁方面的贷款也在有效投放。同时我们也与租赁产业的上下游进行合作,构建生态。


  受疫情影响,企业和个人可能都出现现金流的困难,我们认为这仅是暂时的,我们也愿意与这些公司加强合作,共同克服困难。


  总体而言,中国租赁市场的前景是非常广阔的,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租赁需求不断上涨,我们积极配合国家关于推进租赁市场发展的政策,也推动我们这个战略的实施。


Q:资管中有7000多亿投向非标,是否会进行整改?


  截至2019年末,非标债权类资产是7214.2亿元,占比33.62%,监管要求是35%以下。


  我们的标准资产余额超过了一万亿,增加了1900多亿,占总投资资产的47%,上升了9.87个百分点。资管新规推出以后,实际上更重要的是引导净值型产品的发展,我们去年净值型产品的余额为4785亿,增加了1789亿,增长了59.7%。我们整个资产管理业务的结构发生了可喜的变化,既符合监管要求,也符合我们自身对资管业务发展的定位。涉及到非标资产这七千多亿的整改,可以这么说,是各家银行在整改过程中遇到的比较难的问题,我们对这七千多亿非标资产进行梳理,同时也在接受监管部门的指导和政策的咨询。


  监管部门也在考虑研究配套的措施,我们将积极地寻求指导,以平稳地让非标资产整改到位。


Q:公司在2020年的资产配置如何?贷款增速和投向,债券的增速和投向如何?公司对于特别国债运作的看法如何?


  2020年资产配置目前的计划:贷款是1.5万亿,目前已经安排了1.46万亿的计划。其中,公司类是6850亿,个人贷款是7650亿,大头是按揭贷款,5700亿。我们现在安排的债券投资计划是新增3500亿,其中地方债将是大头,将近2900亿,其实为信用债、基金、国债等等。


Q:资产管理质量今年可能会面对比较大的压力,不良率也有所提高,现在监管允许延迟还款,会对全年资产质量造成怎样的影响?


  今年资产质量受疫情影响已成定局,可能在影响程度上有不同的判断。影响资产管理质量的影响有很多,一个是疫情的持续时间,国内目前来看总体影响是可控的,但海外影响还需要观察。还有国内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纾困政策等等。还有大环境、贷款投放的总量、结构,我们不良处置的进程等等,都构成了对质量影响的因素。


  刚刚提到的延缓政策,对我们有影响,但是很小。因为这些政策是有一定的要求的,总的来说在监管的导向下,在我们的良好客户基础上,对我们的影响是有限的。


Q:2月底信用卡贷款、普惠金融等的不良走势如何?


  从前两个月来看,不论信用卡个人业务还是对公业务,总体资产质量是相对稳定,但是逾期贷款有所增加,与往年基本一致,这一块影响不是很大。2019年普惠的不良贷款率是大幅下降的,降幅达1个百分点以上。我们今年在普惠的信贷投放会加大力度,从前两个月的情况来看,中央给了政策,客户真正提出展期需求的比例不是很高,顶多不到6%,前两个月逾期有所上升,但三月份已经下降。我个人预计全年逾期率会保持相对稳定略有上升的态势。


Q:有传闻建行要建立消费金融公司,是否属实?建行在这方面有哪些考虑和安排?


  成立消费金融公司已经有一段时间的筹划,总的来讲,中国经济的发展必然转向内需主导的方向,消费在促进经济稳定增长中的作用将进一步加强。我们预计,随着疫情的有效控制,这方面市场的潜力还是非常大,尤其在细分领域,民生消费领域,消费结构性升级,消费品质的提升等,消费信贷的长期前景还是十分广阔的。我们将继续在这方面探索。


Q:中间业务手续费收入前景怎么看?是否有调整?


  中间业务是银行近年比较重视的业务。这几年建行在中收的发展势头不错,但考虑到疫情,建行可能会做一些让利,所以今年会有一些压力。但我们会加大线上业务的力度,以保持中收业务的良好发展态势,也会按照政府要求,加大中间业务让利的力度,所以我们从展望来看,这个增幅肯定不会像去年那麽高。


Q:海外扩张业务是否调整?疫情对银行业的最大影响是什么?


  「合规优先,稳健发展」,这是我们布局海外业务的原则。我们海外业务的整体发展还是稳健良好的,受疫情影响,各国情况都有待观察。疫情对中国、全球经济的影响比较大。但全球领导人合作抗疫的决心,以及中国近年靠内需拉动的结构调整,韧性比较强,加上我国敏锐的应对政策,所以疫情的影响是可控的。我们有信心有能力实现合理的增长,保障投资者合理的回报。


  新闻热线: 0531-83122110
  更多资讯获取请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 产经济南


  转自:财华社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7254。

延伸阅读

热点视频

淄博武汉两地发声,最美MV震撼来袭 淄博武汉两地发声,最美MV震撼来袭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