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加入百万辆“俱乐部”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1-06-02





  5月19日,比亚迪第100万辆新能源汽车在深圳下线,成为首个进入新能源汽车“百万辆俱乐部”的中国品牌。


  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表示,从0到100万辆,是比亚迪引领全球汽车行业变革交出的一份答卷,也是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实现传统车大国迈向新能源汽车强国的波澜历程。


  13年!全球实现产量百万辆 用时最短的车企


  百万辆目标实现,比亚迪用时13年。


  2003年,电池起家的比亚迪通过收购西安秦川汽车进入汽车行业。第二年的北京车展,比亚迪就推出了纯电动概念车ET,这也是我国举办的国际性车展上首次出现新能源汽车的身影。彼时,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还没有完整的供应链,比亚迪只能自给自足,以此形成了从电池原材料到新能源汽车三电系统,再到整车制造、功率半导体的核心制造能力,实现全产业链自主可控。


  从入局那一刻起,比亚迪便不停刷新成长速度。2008年,比亚迪F3DM上市,这是全球首款量产插电式混合动力新能源汽车。2015年,随着第一代唐车型上市,比亚迪迎来高速发展期,全年新能源汽车销量6.2万辆,同比增长234.7%。此后连续4年,比亚迪蝉联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冠军。如今比亚迪在售新能源车型超40款,涵盖轿车、大巴、SUV、卡车等车型,以及纯电动、混动多种动力形式,价格从4万元到百万元不等。


  据了解,比亚迪是继特斯拉、丰田后第三家进入百万辆序列的新能源车企,同时也是全球最快达成百万辆新能源汽车目标的车企。


  市场竞争激烈 或开启“动物”命名新系列


  百万辆目标实现是一座里程碑,也是新起点。


  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比亚迪压力陡增。2019年特斯拉以年销量36.8万辆的成绩,击败年销量22.9万辆的比亚迪,终结其冠军历史。财报显示,2020年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年销量为16.29万辆,同比下滑12.52%,其中新能源乘用车销量为15.62万辆,同比下滑12.83%。


  一方面,以奔驰、宝马、捷豹路虎、大众等为代表的跨国车企深化在华的新能源汽车战略;另一方面,造车新势力不断提速,今年一季度,蔚来交付量同比增长423%、小鹏同比增长487%、理想同比增长334%、哪吒同比增长390%。此外,小米、滴滴、百度,这些掌握了海量大数据和流量的互联网企业纷纷宣布下场造车,新能源汽车赛道更为拥挤。这也意味着,比亚迪想重回全球新能源乘用车销量第一位置愈发艰难。


  如何应对?在王传福看来,自主品牌只有掌握了核心技术,才能真正站牢站稳、向上发展。一直以来,比亚迪以解决问题为导向、技术创新为驱动,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现发展。通过自主研发掌握全产业链核心技术,实现产业链自主可控和创新链标杆引领。截至目前,比亚迪已累计申请专利3.2万件、专利授权2.1万件,居新能源汽车专利榜单第一。


  同时,比亚迪加快技术创新和产品落地进程。去年7月,比亚迪发布的刀片电池打破了三元锂电池独大的格局,搭载该电池的车型汉对标特斯拉Model 3,目前在市场持续热销。今年一季度,比亚迪汉EV以21354辆成绩居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第四。进入2021年后,比亚迪又发布DM-i超级混动技术平台和3款新车秦PLUS DM-i、宋PLUS DM-i、唐DM-i。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销售随之出现上升之势。


  今年1-4月,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8万辆,同比增长128.53%。另据悉,未来比亚迪在品牌上已有明确规划,2年内将推出基于EV2.0平台的全新车型“海豚”,主打年轻化。也就是说,比亚迪在完成“朝代”系列命名后,或开启“动物”命名新系列。


  首批100辆唐EV月底远征欧洲市场


  当日,在交出百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成绩单的同时,比亚迪带来另一重要消息:比亚迪新能源乘用车业务将正式布局欧洲市场,挪威是首站。


  按照规划,比亚迪计划年内向挪威交付1500辆唐EV,首批100辆下线后将于月底发运,第三季度交付当地消费者。


  事实上,比亚迪在海外已有多年商用车销售经验,推出的纯电动大巴和纯电动出租车在全球六大洲、50多个国家和地区、超300个城市运营,尤其在英国乃至欧洲市场,比亚迪电动大巴拥有较高的占有率。


  近几年,“走出去”是国内车企重要的发展策略。挪威被认为是车企布局的热土,在税收、路权等方面均给予新能源汽车多项支持。2020年,挪威电动车销量为9.2万辆,整体汽车销量为14.14万辆,电动车渗透率达65.1%。


  此前,小鹏、蔚来等车企已先行探路挪威市场。去年6月,小鹏汽车宣布进军挪威,半年销售了309辆小鹏G3,P7车型也将登陆欧洲;今年5月,蔚来正式发布挪威战略,将于今年9月开启全新ES8的交付,另一款轿车ET7将于明年进入挪威市场。


  转自:中国能源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