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要闻 证券 基金 保险 银行 上市公司 IPO 科创板 汽车 新三板 科技 房地产 旧栏目

诺思兰德停牌 拟增发股份并“升级”新三板精选层


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作者:笔尖    时间:2020-06-30





1593493643(1).png


 630日,北京诺思兰德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诺思兰德,证券代码:430047)股票停牌,这家在新三板基础层挂牌一年半、以集中竞价方式交易的公司,拟发行股份并在精选层挂牌。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注意到,这家目前主营业务以基因药物研发为主的新三板公司,和同行业公司一样,年度盈利均处于亏损状态,对这类公司投资者往往放眼其长远发展。本次融资一旦顺利过关,公司将再次获得赖以发展的研发资金。

 

将“升级”精选层  许氏兄弟控股再获市场资金青睐

 

629日诺思兰德向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全国股转公司)提交了向不特定合格投资者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精选层挂牌的申报文件,该公司依据相关规则向全国股转公司提出申请,股票于630日开市起停牌。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查阅的公开信息显示,20191月,诺思兰德完成股票发行,总股本由10503.92万股增至11216.4976万股,20092月该公司在全国中小企业股权转让系统挂牌,目前属于基础层挂牌企业。

 

许氏兄弟控股。诺思兰德的第一大股东为许松山,持有该公司3641.673万股股份,占总股本的17.09%。第二大股东为许日山,持有该公司3008.7257万股股份,占总股本的14.12%。许松山和许日山为兄弟关系,为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比例占到总股本的31.21%,为该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

 

诺思兰德是专业从事基因工程蛋白质类药物、基因治疗药物和眼科用药物的研发、生产及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拥有一支高效稳定的研发和管理团队,在研多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工程新药,具备独立承担药物筛选、药学研究、临床研究与生产工艺放大等新药研发体系及经验。

 

从该公司重要事件中可以看出,2019年挂牌后的诺思兰德获得较好发展。

 

20193月,该公司新药项目NL003期临床试验获得组长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药物临床试验伦理委员会的批件,同年7月,该项目期临床研究正式启动,由北京协和医院为期临床试验的组长单位,该院血管外科刘昌伟教授担任临床试验的主要研究者;由昆拓信诚医药研发(北京)有限公司提供期临床研究服务。20197月,该公司三级子公司北京汇恩兰德有限公司收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核准签发的玻璃酸钠滴眼液《药品注册批件》(批件号:2019S00436)。201911月,该公司新药项目NL005IIa期临床试验方案讨论会召开现已全面启动II期临床研究相关准备工作。

 

同时,诺思兰德2019年新增2件发明专利授权。发明专利分别为:人肝细胞生长因子突变体及其应用(专利号:ZL201910010091.X);一类通过质粒载体介导的基因治疗重组载体(ZL201810371281.X)。

 

自主药物处在研发阶段  经营业绩保持亏损

 

目前,诺思兰德的自主研发新药项目尚处药物研发阶段,暂未实现上市销售,该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来源于滴眼液的生产销售。

 

除上述项目外,诺思兰德的重点新药项目NL002治疗血小板减少症正在开展期临床研究,其余多个项目处于临床前研究阶段,形成科学合理的产品研发梯队。总体上,诺思兰德建立了裸质粒基因治疗药物、目的基因筛选及工程菌构建、微生物表达重组蛋白质药物、滴眼剂药物开发、哺乳动物细胞表达重组蛋白质药物、生物技术药物工艺放大和规模化生产研发技术平台,依托技术平台能同时开展生物工程新药及眼科药物的项目研发与技术委托服务。

 

经营业绩不稳,连续亏损。诺思兰德2018年、2019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029.23万元、725.17万元;实现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522.01万元和-3700.03万元。总体看,近两年该公司营业收入萎缩,利润亏损幅度缩窄。

 

截止2019年末,诺思兰德资产总额1.53亿元,较2018年末降低了8036.28万元,报告期内偿还贷款、资金投入研发等活动导致货币资金下降;资产负债率(母公司)9.11%,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682.79万元,因公司目前发展阶段,主要产品尚在研发,经营活动现金支出较大。

 

作为研发型医药企业,诺思兰德重视研发的投入。披露信息显示,该公司2019年的研发费用3302.37万元,较上年同期上涨62.25%,主要原因是公司本年的研发项目NL003进入三期临床阶段后投入大幅增加所致。

 

尽管已经停牌,但诺思兰德的增发方案尚未披露,该公司拟募资多大规模、投向哪些项目、对公司主营业务等尚需静等方案出炉。

 

对此,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将保持持续关注。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