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要闻 证券 基金 保险 银行 上市公司 IPO 科创板 汽车 新三板 科技 房地产 旧栏目

忍无可忍!“股改钉子户”S佳通遭150名股东“逼宫”


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作者:笔尖    时间:2020-06-30






1593498774(1).png6月30日,佳通轮胎股份有限公司(简称:S佳通)发布了股东大会的决议公告,其中,《公司2020年度日常关联交易计划》不通过,反对票占比达到68.1749%;此外,罢免李怀靖第九届董事会董事及董事长等临时议案也未获通过,反对票占比超过74%。


据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观察,S佳通是目前A股唯一一家尚未完成股改的上市公司。


股改苦等15年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注意到,佳通中国早在2003年耗资9789万元拍下桦林集团持有的桦林轮胎1.51亿股国有法人股,持股44.43%,成为桦林轮胎控股股东,完成借壳。第二年,通过资产置换,桦林轮胎置入了新加坡佳通轮胎私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加坡佳通)所持福建佳通轮胎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福建佳通)51%股权,从此更名为S佳通。


2005年,A股股改拉开历史帷幕,当年6月10日,首批试点的三一重工、紫江企业、金牛能源改革方案均通过了股东大会的表决,宣告试点工作初步取得成功。虽然没有搭上头班车,但S佳通也曾表达过股改的意向,但公司控股股东与流通股东之间的博弈,成为股改推进的决定性因素。


这场博弈日渐剧烈,并且在季报中开始显现。S佳通在2006年三季报中提到,考虑到2003年以来控股股东为收购上市公司、挽救桦林轮胎,付出了巨大成本,也做出了较大贡献,同时他们所持有的本公司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并不高,因此在考虑上市公司的股改对价时,控股股东难以接受较高的对价水平,公司至今未正式启动股权分置改革。在2007年1月4日的公告中,S佳通提到:公司主要非流通股东曾就股权分置改革形成初步预案,但此预案与部分流通股股东的期望值相比有较大差距,推动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的时间尚不成熟,因此公司未能启动股权分置改革。


让S佳通流通股东们没想到的是,这一等就是15年,直到2020年,也未见股改动静。其实在2018年2月,随着北汽集团间接入主S前锋,S佳通成为A股市场中唯一一家尚未完成股改的上市公司。


150名股东“逼宫”


苦等15年后,S佳通的流通股东们终于坐不住了,他们希望用联名的方式来表达对公司股改迟滞的不满。


2020年6月11日,S佳通收到了包括李陆军、宁波亿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亿酷1期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等股东,要求增加2019年年度股东大会临时议案的函。合计持有公司约3.13%股份的150名股东,要求增加的6项提案。其中,前4项提议罢免董事长李怀靖、董事黄文龙、独立董事肖红英和监事会主席寿惠多的职务。在另外两项提案中,中小股东要求控股股东限期履行解决同业竞争问题承诺、聘请第三方审计机构对公司2014年至2018年的关联交易进行专项审计。


6月29日,S佳通2019年年度股东大会总算收官,最受人关注的罢免议案,均被否决。据悉,S佳通于2020年6月11日收到合计持有公司约3.13%股份的股东关于增加2019年年度股东大会临时议案的函,提议在公司2019年年度股东大会上增加议案,有关罢免的系《关于罢免李怀靖先生之公司第九届董事会董事及董事长职务的临时议案》、《关于罢免黄文龙先生之公司第九届董事会董事职务的临时议案》、《关于罢免肖红英女士之公司第九届董事会独立董事职务的临时议案》、《关于罢免寿惠多女士之公司第九届监事会监事及监事会主席职务的临时议案》,不过这些议案均被否决。


同时在股东大会上被否的还有《关于聘请具有证券资格的独立第三方审计机构对佳通轮胎股份有限公司2014年-2018年的关联交易进行专项审计的临时议案 》(下称《关联审计》),和《公司2020年度日常关联交易计划 》(下称《关联交易计划》)。几个议案的反对票数占参与比例约7成左右。


至于否掉《关联交易计划》,S佳通解释:公司的关联交易存在有其合理性和必要性。公司关联交易的形成原因存在多面性和多层次性。为了保障公司与控股子公司福建佳通轮胎有限公司(下称福建佳通)的日常经营需要,出于经济效率的考虑,集团内部组织成员之间的关联交易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开拓销售范围和节约交易费用,对福建佳通这样一个单体的工厂而言,依托佳通集团全国领先的营销与服务网络,将市场、资本与人才战略整合,最大程度的利用佳通集团的整体资源和影响力,大幅度提升了业绩,节约了成本费用。因此,公司与佳通集团相关企业之间不可避免的存在关联交易,公司及控股子公司福建佳通与关联人在采购商品、销售商品、提供及接受劳务等日常经营方面发生持续性关联交易。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