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动力电池装车量稳居全球榜首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3-05-09





  韩国市场调研机构SNE Research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宁德时代以35%的动力电池全球市占率排名第一,比亚迪以16.2%的全球市占率名列第二,中国电池厂商动力电池全球市占率超50%。


  业内人士表示,一季度新能源汽车销售见底,进入二季度,原材料价格下降叠加需求回暖,动力电池有望迎来旺季。


  市占率不断提升


  SNE Research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全球新登记电动汽车的电池装车总量同比增长38.6%,为133吉瓦时(GWh)。中汽协发布数据显示,1-3月,我国动力电池累计装车量65.9GWh,累计同比增长28.4%。


  一季度,宁德时代以35%的全球市占率,位居全球动力电池装车量排行第一;比亚迪以16.2%的全球市占率名列第二。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宁德时代、比亚迪装车量同比分别增长35.9%和115.5%,达46.6GWh和21.5GWh。


  近年来,中国动力电池企业全球市占率不断提升,而作为老牌电池厂商,韩国动力电池三巨头LG新能源、SK On和三星SDI全球市占率总体呈现下滑趋势。


  2022年,LG新能源、SK On、三星SDI合计在全球电动汽车电池市场中所占份额为23.7%,较2021年下降6.5个百分点。与之相对,作为中国最大的动力电池厂商,宁德时代2022年全球市占率达到37%,较2021年的33%提升4个百分点,与其他6家跻身全球前十的中国动力电池厂商合计在全球市场所占份额达到60.4%,较2021年的48.2%大幅提升。


  中信证券研报指出,展望2023年,各家电池厂对营收及利润率增长保持乐观,看好全球动力电池市场增长以及税收补贴对利润率的驱动。日前召开的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大会提到,到2023年,我国动力电池装车需求将达409.9GWh,同比增长39.3%。


  SNE Research预计,2035年,全球电动汽车销量约为8000万辆,渗透率有望达到90%左右。电动汽车二次电池的需求量也将从2023年的687GWh增长至2035年的5.3TWh。


  市场需求旺盛


  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市场渗透率不断提升,给动力电池企业带来了旺盛的需求。今年以来,动力电池厂商新签订单不断。


  3月14日,宁德时代与北汽集团签署商务合作与先进技术赋能战略合作协议。双方计划共同开发动力电池产品,开拓新能源汽车市场。根据协议,宁德时代将深度融入到北汽集团下属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企业的整车开发及生产,并提供具有竞争力的动力电池产品和服务保障。双方将构建更为紧密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在动力电池方面开展全面合作。


  2月1日,国轩高科消息,作为易捷特战略合作伙伴,国轩高科将为其最新发布的轻风版小型纯电SUV纳米BOX车型提供磷酸铁锂电池。易捷特系东风汽车与雷诺-日产-三菱联盟合资企业,本次装车标志着国轩高科成功进入雷诺-日产-三菱联盟供应商体系并实现供货。


  为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我国动力电池企业也正加快扩产步伐,提升产能。今年伊始,宁德时代、亿纬锂能、赣锋锂业等龙头企业密集宣布新建产能项目。


  宁德时代1月29日公告称,为了推动公司锂电池材料及回收业务发展,并保障锂电池原材料的供应,公司拟由控股子公司广东邦普循环科技有限公司在广东省佛山市佛北战新产业园大塘新材料产业园投资建设一体化新材料产业项目,项目投资总金额不超过238亿元。据悉,该项目建设具备50万吨废旧电池材料回收(含兼容过程料)及相应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三元正极材料及负极再生石墨制造等集约化、规模化的生产基地。


  赣锋锂业1月19日公告称,子公司赣锋锂电拟与三峡水利、东方鑫源在重庆市涪陵高新区投资建设年产24GWh动力电池项目,计划总投资100亿元。同日,赣锋锂业公告称,公司拟在东莞市投资建设年产10GWh新型锂电池及储能总部项目,计划总投资50亿元。


  1月18日,亿纬锂能公告称,拟与简阳市人民政府就20GWh动力储能电池生产基地项目签订投资合作协议,本项目总投资约100亿元;拟与曲靖市政府、曲靖经开区管委会重新签订投资协议,将建设“年产10GWh动力储能电池项目”调整为投资建设“年产23GWh圆柱磷酸铁锂储能动力电池项目”,本项目总投资约55亿元。


  国金证券认为,2023年一季度是继续去库的过程,以全年950万台新能源车产量、760万台上险量的预期演绎,叠加储能、出口持续高增,预计2023年二季度随着下游需求持续修复,产业链从去库转向补库,景气度有望迎向上周期。(记者 金一丹)


  转自:中国证券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