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高技能人才助力“中国制造”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3-03-08





  技能人才是支撑“中国制造”和“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而“培养技能人才”也成为全国两会期间代表委员热议话题之一。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众多代表委员表示,要完善技能人才职业教育体系,强化职业技能培训,提升技能人才社会地位,增加技能人才供给,为“中国制造”和“中国创造”培养造就更多高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


  高技能人才缺口巨大


  近年来,我国加大高技能人才培养力度、完善技能导向的使用制度,推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效。截至2021年底,全国技能人才总量超过2亿人,高技能人才超过6000万人,技能人才占就业人员总量的比例超过26%。


  “大国重器离不开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是托起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坚实力量。”全国政协委员、煌上煌集团董事长褚浚表示,受传统观念、技术工人身份、体制和机制等因素的影响,高技能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还面临着诸多挑战:供需仍然不足、结构不尽合理、评价体系不健全、培养体系跟不上社会需要。


  褚浚介绍说,具体来看,相对经济发展需求,我国高技能人才队伍总量仍然不足,高技能人才公认的缺口已达2200多万,且中低级技能人才占多数。许多劳动者在企业工作岗位中,技能已经达到高级工以上水平,但由于评价工作没有及时跟上,不能被认定相应的职业资格,其能力和才干没有得到应有的体现;目前职业教育仍以校内理论学习为主,车间实习实训为辅,导致职业教育人才与企业需求匹配度低下。有调查显示,63.97%的受访职业院校学生毕业后不会选择进入工厂、工地、车间等一线基层岗位。


  “制造强国离不开技术工人,而且需要大量的技术工人。”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航天科工集团首席技师戴天方认为,当前我国装备制造特别是高端装备制造业迎来新的发展期、变革期、创新期。随着信息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高速发展,数字孪生、虚拟场景、智能制造高科技正逐步应用参与到生产过程中,这需要一大批具有掌握更多专业知识更高技能水平的人员进入新产业,原有的技能人员与技术人员的职业边界会越来越模糊,技能与技术会深度融合,使原从业人员单一的作业方式也将发生很大的变化。


  发挥职业教育关键作用


  去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提出,到“十四五”末期,技能人才占就业人员的比例达到30%以上,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的比例达到1/3。


  如何不断壮大高技能人才队伍,持续优化技能人才结构?众多代表委员表示,培养高技能人才,教育是基础,职业教育是关键。


  “要完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创新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褚浚建议,从机制上创新校企合作,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联合职业教育师资力量成立企业大学,探索“校中企、企中校”双向培养模式,企业、学校、学生签订三方培养协议,采用“订单培养”方法,为企业定制专业技能人才。同时,打造人才供需大数据信息共享平台,优化教育规划与产业规划的协同性,为职业院校实时提供产业用人信息、招聘信息,也为用人单位提前提供职业教育招生就业情况,提高校企之间的联动效率。


  戴天方表示,未来培养高质量复合型人才需要从基础教育、义务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入手,在教育的不同阶段融入不同的教育内容,灌输终身学习的理念。


  全国人大代表,航天江南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鲍斌表示,要建立健全职业生涯技能培训体系,充分利用培养基地政策并得到人才培养政策支持。同时,多形式开展岗前培训、学徒培训、在岗培训、脱产培训、业务研修、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技能竞赛等活动,助力技能人才成长成才。


  畅通人才成长通道


  除了发展职业教育外,不少代表委员还建议,应从建立技能人才职业技能等级制度和多元化评价机制,铸就技能文化,积极拓宽成长成才通道,更好激发技能人才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加速优秀技能人才脱颖而出。


  褚浚说,根据本地区支柱产业发展的需要,加快推进政策落地,统筹各方力量在企业大学建立布局合理、技能含量高、面向社会提供技能培训和技能鉴定服务的公共实训基地,放宽企业自行建立技能等级晋升评价机制,满足技能劳动者职业技能等级鉴定需求。


  “进一步畅通人才成长通道,打破制约人才发展的天花板。明确任职条件及考核、晋升等要求,并与专业技术人员成长通道对应享受相应待遇。”鲍斌表示,同时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将工匠精神融入企业文化建设,培育工匠文化,逐渐形成创新、专注、敬业、精益的工匠意识,以及尊重劳动、尊重技能的文化氛围。


  戴天方也表示,要正确引导从业人员的就业认知、职业认知,要系统规划从业人员自身职业生涯。要有主动融入、主动接轨行业发展的意识,要有不断学习的理念与行为,才能胜任明天的工作,成为具有新时代特色的制造业所需复合型人才。(记者 叶伟)


  转自: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