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锋衣热销 技术创新满足多元消费需求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3-12-04





  进入冬季,气温的断崖式下降使棉服、冲锋衣、羽绒服等应季服饰迎来热销。


  记者了解到,过去3年,未能实现远途旅行的消费者在徒步、登山、骑行等户外运动中重获快乐。户外运动的流行也使冲锋衣在年轻人的社交圈中火爆起来。


  社交媒体助推产品“出圈”


  今年,冲锋衣很“抢手”。数据显示,京东平台截至8月冲锋衣产品累计销量同比增长140%,累计销售额同比增长157%;抖音平台前三季度冲锋衣市场销售额超25亿元,同比增长273.03%;淘宝天猫平台仅上半年冲锋衣的销售额就达到150亿元。


  冲锋衣的火爆还不止于此。2023年10月发布的魔镜洞察相关报告指出,近一个滚动年,冲锋衣在社交平台的声量达到了138.4万篇/条,环比增长502.65%,互动量在2.58亿人次。记者看到,在小红书平台,不乏有达人分享冲锋衣穿搭。消费者小王表示:“今年,我在小红书上被‘种草’购买了一件冲锋衣,质量还可以。”


  不难看出,社交媒体传播对消费者购买行为产生了重要影响。良栖品牌创始人程伟雄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道,“无论是线上小红书平台营销,还是线下实体门店陈列展示,都说明冲锋衣产业十分火爆。”


  对于冲锋衣市场火爆的原因,中国信息协会常务理事、国研新经济研究院创始院长朱克力认为,“一方面,近年来户外运动热潮的兴起带动了户外装备需求增长,冲锋衣作为适合户外环境的重要装备品类,受到了广泛关注;另一方面,冲锋衣在设计和功能上不断创新和提升,产品兼具功能性和时尚感,能够满足年轻人对时尚和实用的双重追求。此外,社交媒体的普及也为冲锋衣市场的火爆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时尚博主、网红达人通过分享穿搭,让更多人了解这一时尚单品,进一步激发了消费者的购买欲。”


  各路品牌打造自身核心竞争力


  《23AW运动户外行业趋势白皮书》指出,冲锋衣的应用场景日渐多元,在通勤、徒步爬山、雨雪天气中都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在不同场景下,消费者关注的功能也有所差异。在雪天、骑行等专业场景,消费者更关注“进阶功能”,如防水、防风、耐磨等;在日常场景,消费者则更注重基础功能和穿搭属性,如经济实用、容易搭配。


  为满足广大消费者的需求,冲锋衣品牌方开始拼理念、拼功能、拼技术。比如,“蕉下通过洞察市场,打造出‘千元以内、功能出色、穿着舒适’的气绒冲锋衣,解决了该品类‘过于顶部、底部两极分化’的痛点。”蕉下相关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时提到,此产品运用AntiTec防护科技和“Jech Clo+2.0”气绒技术,集轻量、保暖、耐湿等功能于一身。再如,“始祖鸟在成衣制造过程中,每个细分领域均采用较高标准的面料及生产工艺,其中包括使用YKK生产的特种防水防风拉链等。”贝恩公司全球商品战略顾问总监潘俊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谈道。


  可以看到,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氛围,冲锋衣在外观设计、功能以及新技术应用上,都发生了较大变化。对此,朱克力认为,“在冲锋衣使用场景多元化的趋势下,创新发展是市场竞争的必然结果。消费者对冲锋衣的需求有差异,就使得品牌方必须不断完善,提供更符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而品牌方之间的相互竞争将促进其投入更多研发力量,开发出更先进、更实用、更环保的冲锋衣产品,同时也意味着消费者会有更多选择,可根据实际需求选择更适合自己的衣服。”


  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是关键


  近几年,无论是四季化的时尚休闲品牌还是国内运动品牌,都纷纷入局冲锋衣市场。


  记者在采访时发现,尽管不同品牌积极利用新技术创新产品,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仍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市场上很多品牌都是卖标(授权品牌)产品,产品质量很难控制,消费者体验感较差。其次,由于线上流量的原因,越便宜的产品受关注度相对越多,容易造成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潘俊说。


  针对这些问题,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长江云智库专家解筱文建议,“第一,加强技术创新。冲锋衣的功能性是其核心竞争力,相关企业需要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提升冲锋衣的防水、透气、保暖等性能,也可以研发新的功能,如防紫外线、抗菌等。除了功能性,冲锋衣的设计也是消费者关注的重点,企业可以通过与设计师合作,推出具有独特设计感和时尚感的冲锋衣,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第二,加强品牌建设。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品牌的影响力尤为重要。企业需要通过广告宣传、公关活动等方式,提升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第三,注重环保理念。随着消费者环保意识的提高,企业需要在生产过程中注重环保,使用环保材料,减少污染,这将有助于提升企业形象,吸引更多消费者。”


  此外,朱克力还表示,“应注重冲锋衣的用户体验。无论产品性能如何好,如若不能提供良好的用户体验,也难以赢得消费者的青睐,所以品牌方需要关注消费者的需求和反馈,不断优化产品设计,持续提升用户体验。”(实习记者 王紫茜)


  转自:消费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