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保护的“守”与“破”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19-06-11





  6月8日,我国迎来了第3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从2006年“文化遗产日”的设立到2017年更名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快速地走入人们的视野和生活。2011年6月,我国出台了第一部保护非遗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从此非遗保护走上了法制化轨道。

  6月1日,我省非遗保护的重要里程碑《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正式实施,为推动具有福建特色的非遗保护工作可持续开展奠定了坚实、科学的法律保障基础。今年遗产日我省非遗系列活动的主题为“非遗保护 中国实践 闽台传承”。面对新时代、新主题,在十几年的摸索实践中,我省非遗保护迈上坚守与创新发展之路。

  坚守:保护为主,抢救“濒危”

  不用钉、不用铆,只用一根根木棍,就搭建出中国传统的木拱桥造型。8日,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福建主会场的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展位,记者看到,老少游客纷纷拿着小木棍,在传承人的教授下饶有兴趣地体验该项技艺。

  而对面的中国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展位,传承人对“水密隔舱”制作的讲解,也引得众多观者惊叹叫好。

  目前,这两项技艺都已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急需保护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我国最主要的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模式是抢救性保护,这一方针是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一致的。”我省文保专家梁祥霖指出,我省本月起实施的《条例》,就是坚持保护为主,强调对濒临消失的代表性项目,本省、本地区特色以及特有的文化形态项目,实施优先原则。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记录、保存,是非遗保护的最基础性工作,而后才是传承和发展。”梁祥霖认为,以往,对于政府非遗保护工作,要求涉及各方面,而这次《条例》明晰了政府职能,其主要做记录、整理、保存工作,及出台管理的方针、政策,而大量的传播工作则给社会各层面。

  “即使是生产性方式保护非遗,其着眼点也在于保护。”他说。《条例》强调,坚持合理利用,规定应当注重传承非遗的工艺流程和核心技艺,保持其真实性、完整性,保护非遗的核心价值和文化内涵,以及其在自然演变过程中可以依存的文化风貌和文化生态,不得歪曲、贬损和过度开发利用。

  梁祥霖认为,在开展生产性方式保护过程中,一定要坚守住“非遗”项目手工制作方式和手工技艺这一底线,一旦项目的制作工艺完全机械化,将会断送“非遗”项目的生命,丧失了它的文化价值。

  探索:整体性保护,建生态区

  8日,文化和旅游部公布了50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优秀保护实践案例,我省申报的《泉州南音保护实践案例》成功入选。

  “泉州南音的保护实践证明,建设文化生态保护区对非遗保护是科学并且有效的,是我国对非遗保护方式的重要创新探索。”专家认为。2007年,我省率先探索建立了我国第一个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我国在非遗保护实践中,既探索了抢救性保护、生产性保护的方式,又创造性地提出了整体性保护的方式。我省文保专家、省艺研院原副院长马建华认为,设立文化生态保护区,以其为载体,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得以孕育、滋养的人文环境加以整体性保护。“这其实是对文化空间的活态整体保护,通俗说是见人见物见生活,留文留魂留乡愁。”

  从2007年开始,福建就以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为核心,建立了各种项目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点),开展师徒传承、家庭传承、群体传承等活态传承工作,使福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有序,传承实践能力不断提高。

  “同时,选择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集中、文化形态保持完整、群众保护意识较高的村镇街区作为重点区域,对区域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与之相关的物质文化遗产、自然遗产进行整体性保护。”马建华认为,与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传统村落重在物质文化保护不同,文化生态保护区重在活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发展方面发力,使村镇街区成为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融合的活态文化空间。

  据统计,目前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范围内共有传习场所205个,其中民办传习场所166个,该区三个设区市和各县(市、区)均已建立了代表性名录。《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总体规划》提出的30个濒危非遗项目均得到有效保护。

  为推动全面、深入、可持续地将实验区建设向深度和广度拓展,《条例》特别提出以设立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实行区域性整体保护的做法保护非遗,并对设立条件与退出机制进行明确。

  省文旅厅非遗处处长苏忠明介绍,结合3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管理办法》,我省将出台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管理办法。目前,21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中我省已有2个,分别为闽南文化和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省级妈祖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正在申报国家级。

  创新:畅通渠道,促闽台传承

  “53年前,我就在台跟随福州师傅学习寿山石雕技艺,台湾的篆刻和钮雕艺术源自大陆,两岸要加强交流才能传承好。”8日在福州举办的闽台非遗精品展上,台湾石雕大师廖德良带来了寿山石雕精品参展。

  廖德良被称为“台湾钮雕第一人”。去年,我省在第四批非遗传承人评审中,首次将台湾同胞纳入评审范围,廖德良成为首位获评福建省非遗传承人的台湾同胞。在这之前,廖德良被台北市文化局审定为“无形文化资产传统艺术保存者”。

  廖德良告诉记者,近年来,在政府资金的支持下,他陆续收了一些学生免费跟他学习。“两岸都认可我是印钮雕刻的传承人,我就要尽到责任。”

  今年福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突出闽台传承元素。来自台湾的十余支队伍参加主会场活动,涉及传统武术、传统戏曲、传统工艺美术等非遗项目。

  省文旅厅副厅长林守钦表示,福建正积极发挥文缘优势,助力福建建成台胞台企登陆的第一家园。“我们将继续面向台湾地区开展非遗传承人评审工作。”根据《条例》,我省将鼓励和支持与台湾地区开展非遗保护工作的合作和交流,促进闽台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传播和发展。

  新闻链接>>>

  ★数读福建非遗

  南音等七个项目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非遗名录(名册),是我国迄今在国际非遗保护三个系列上获得大满贯的唯一省份。

  全省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130项、代表性传承人143人、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2个;省级项目517项、保护单位579个、传承人735人、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1个、文化生态保护示范点15个;纳入市、县两级管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为1300多项。

  ★保护政策组合拳

  《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公布实施后,我省将开展《条例》的普及宣传并严格按照《条例》规定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存工作。

  今年将做好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验收,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总体规划的出台和妈祖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国家级申报工作。

  我省还将加强非遗传承实践能力建设,深入实施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培育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点,推动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与乡村振兴、脱贫攻坚战略相衔接。加大非遗阐释传播力度,积极探索非遗进校园、非遗+旅游的有效做法,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和传承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非遗数字化保护

  从2015年至今,我省每年推荐约10位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进行抢救性记录拍摄工作,目前已完成和正在进行中的抢救性记录项目共有38项,部分项目的抢救性记录成果获得全国优秀。


  转自:福建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