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地密集部署 金融支持能源保供连续发力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1-11-09





  近期多方密集展开一系列部署,加大金融支持能源保供政策力度。《经济参考报》记者获悉,国家发展改革委、银保监会等部门正在细化完善支持措施,加强金融机构和相关企业沟通指导,切实保障煤电企业购煤等合理融资需求。地方层面,多地部署加大能源保供金融支持力度。与此同时,多家银行开通了绿色通道加快专项资金投放,增加煤电等企业授信额度。


  银保监会首席检察官王朝弟表示,银保监会将扎实做好金融支持能源保供相关工作,督促金融机构对符合支持条件的煤电、煤炭、供暖等企业和项目给予合理的信贷支持。建立快速响应机制,在开辟绿色通道等方面提供服务。同时,指导银行保险机构积极配合地方政府,支持山西、陕西、内蒙古、新疆等煤电主产区和重点的煤炭企业、发电企业,增加电煤供应。


  国家发展改革委下一步将认真落实缓解煤电企业经营困难的财税金融措施。有关部门正在细化完善相关的支持措施,跟金融机构和相关企业做具体的沟通指导,切实保障煤电企业购煤等合理融资需求。


  国家开发银行11月5日表示,为支持煤炭煤电保供,截至10月末,已向148个项目授信专项贷款677亿元,实现发放215亿元,其中向浙江大唐乌沙山发电有限责任公司等重点煤电企业发放专项贷款93亿元,涉及4亿千瓦煤电装机,预计可支持采购电煤1500万吨。


  中国工商银行与国家能源局不久前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工商银行将全面支持能源保供及“十四五”能源发展规划,未来五年拟为能源领域提供意向性融资支持额度3万亿元。中国银行内蒙古分行第一时间搭建电力保供融资渠道,全面了解全区煤电企业融资需求。保供政策出台以来,中国银行内蒙古分行先后为内蒙古蒙电华能、华电内蒙古能源、内蒙古岱海发电、内蒙古能源科右中发电等区内重点煤电客户累计投放贷款达10亿元。


  地方细化支持举措也在加快落地。据记者不完全统计,近期包括宁夏、内蒙古、山西、上海、河南、厦门等10余地区做出加大能源保供金融支持力度部署。10月27日,上海银保监局要求保障煤电、煤炭、钢铁、有色金属等生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对符合支持条件的煤电、煤炭、供暖等企业建立快速响应机制,开辟绿色办贷通道,优先安排贷款审批投放。


  河南省发改委会同人民银行郑州中心支行、河南省银保监局、河南省金融局,建立迎峰度冬金融支持协调联动机制,组织辖内煤电、煤炭企业申报了一批有信贷融资需求、信用良好、符合产业政策要求的煤电、煤炭和储煤基地项目。申报项目共122个,项目总投资300亿元,融资总需求543亿元,其中流动性资金需求300亿元,项目建设资金需求243亿元。


  在山西省能源局与山西省金融办、山西银行联合举办的煤电企业保供银企对接会上,国能集团、华能集团等煤电集团分公司悉数到场。山西银行表态将腾挪出100亿元的专项贷款规模,用于保障电力企业的保供融资需求。


  多方支持下,当前煤炭企业正在全力生产,煤炭产量稳步上升。11月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披露的数据显示,11月4日煤炭日产量达到1188.5万吨,再创近年来新高。11月以来,全国煤炭日均产量达到1153万吨,较10月初增加超过80万吨,按当前煤炭产量增长趋势,日产量近期有望突破1200万吨。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特聘研究员任涛指出,当前发放贷款主要聚焦重点区域和重点企业,配合地方政府,支持山西、陕西、内蒙古、新疆等煤炭主产区和重点煤炭企业的电煤供应,满足这些区域和企业的合理资金需求。针对因成本上升等原因出现临时性困难的煤炭电企业,要及时满足短期资金需求并给予适度风险容忍,加大流动资金等贷款支持力度,对符合绿色低碳发展政策导向的企业要全力给予中长期资金支持。


  某大行相关负责人指出,在保供政策下,并非整个煤电企业融资回暖,而是用于保供的生产性融资有了保障。这部分信贷属于专项资金,银行会对资金流向进行监控,防止贷款被套取或者挪用。


  专家也表示,在煤电企业生产性需求得到满足的同时,银行对于当前企业融资项目也需要进行严格甄别。任涛指出,银行应对企业有所区分,对符合支持条件,如因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等临时性因素导致成本大幅上升以及涉及取暖、保供等民生和必要工业生产领域的煤炭、煤电等企业和项目要给予合理资金支持,对于长期亏损的“僵尸企业”要及时退出。同时,合理把握信贷支持力度,贷前、贷中、贷后及时调查、跟踪、评估,配合地方政府筛选名单支持特定对象,及时跟踪贷款使用情况,做到资金专款专用,确保贷款真实用到保供等生产领域。(记者 向家莹 汪子旭)


  转自:经济参考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