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亿元!国家再出手,加码这件大事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1-11-20





  此次专项再贷款主要针对全国性商业银行,贷款利率与同期限档次的LPR大致持平,体现出对特定领域的定向支持力度


  央行推出碳减排金融支持工具后不到两周,国家再度出手,加码金融举措支持绿色低碳发展。


  11月17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设立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促进绿色低碳发展。专项再贷款规模——2000亿元!


  聚焦!瞄准减碳“主战场”


  会议指出,我国能源资源禀赋以煤为主,要从国情实际出发,着力提升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水平,加快推广成熟技术商业化运用。


  一直以来,能源电力行业是减碳的“主战场”,而中国电源结构又以煤电为主。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此前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全国全口径发电装机容量22亿千瓦。其中,全口径煤电装机容量10.8亿千瓦,占总装机容量的比重为49.1%,首次降至50%以下,但仍然占据近半壁江山。


  从发电量看,燃煤发电亦占据大头。据中电联统计,2020年,全国全口径发电量7.6万亿千瓦时。其中,煤电发电量4.63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7%,占全国全口径发电量的比重为60.8%,同比降低1.4个百分点。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杨伟民近期在公开场合表示,未来一段时期,煤电可能仍然是主力调节性电源,所以要加快煤电灵活性改造,使煤电向电量和电力调节性电源转换。他强调,绿色金融、支持减碳的货币政策工具应支持煤电的灵活性改造。


  北京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绿色金融国际合作与研究中心主任程琳预计,未来30年,碳中和将带来近500万亿元的绿色低碳投资需求。这些资金,既包括用现有绿色金融工具支持符合现有绿色、零碳标准的项目,也需要通过转型金融支持高碳企业和高碳资产向低碳、零碳转型的需求。


  加码!新设2000亿元专项再贷款


  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近期官方动作不断。


  11月8日,央行推出碳减排支持工具,向金融机构提供低成本资金,引导金融机构在自主决策、自担风险的前提下,向碳减排重点领域内的各类企业一视同仁提供碳减排贷款,贷款利率应与同期限档次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大致持平。


  分析指出,碳减排支持工具是“做加法”,用增量资金支持清洁能源等重点领域的投资和建设,从而增加能源总体供给能力,金融机构应按市场化、法治化原则提供融资支持,助力国家能源安全保供和绿色低碳转型。


  此次国常会决定,在前期设立碳减排金融支持工具的基础上,再设立2000亿元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形成政策规模,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此次设立的2000亿元专项再贷款,按照聚焦重点、更可操作的要求和市场化原则,专项支持煤炭安全高效绿色智能开采、煤炭清洁高效加工、煤电清洁高效利用、工业清洁燃烧和清洁供热、民用清洁采暖、煤炭资源综合利用和大力推进煤层气开发利用。


  具体方式是,全国性银行向支持范围内符合标准的项目自主发放优惠贷款,利率与同期限档次贷款的市场报价利率大致持平,人民银行可按贷款本金等额提供再贷款支持。


  同时会议要求,统筹研究合理降低项目资本金比例、适当税收优惠、加强政府专项债资金支持、加快折旧等措施,加大对煤炭清洁高效利用项目的支持力度。


  接连出招有何异同?


  短期内接连推出两大举措,二者有何异同?


  观察认为,与碳减排支持工具一样,此次专项再贷款主要针对全国性商业银行,贷款利率与同期限档次的LPR大致持平,体现出对特定领域的定向支持力度。但相较于更关注新能源领域的碳减排支持工具,专项再贷款更聚焦于传统能源升级,有助于为金融机构提供稳定的低成本资金,提高其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意愿和能力。


  程琳表示,在2060年实现碳中和目标前,中国多数金融资产及其支持的经济活动中,绝大多数都需要进行转型。在此过程中,需要推出各类支持转型的金融产品,包括转型基金、转型贷款、转型债券、转型担保等各类融资工具。


  以煤电企业转型为例,程琳指出,其在向新能源为主的业务转型过程中,需要土地供给、可再生能源消纳、碳排放权交易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在融资和金融监管方面,通过央行再贷款对于绿色金融的激励机制,设立支持转型金融专项政策,这些措施有助于提升社会资本对转型投资的回报率预期,从而激励更多金融资源参与低碳转型项目。


  中国民生银行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王静文表示,总体来说,此次国常会基于我国能源禀赋和使用现状,在“双碳”大目标之下,按照稳妥有序、循序渐进的原则,通过金融定向政策支持,推进煤炭清洁高效使用,进而实现绿色发展目标。(王恩博)


  转自:中新社微信公众号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