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做好扩大内需这篇大文章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2-05-05





全力做好扩大内需这篇大文章——落实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做好当前经济工作系列述评之三


  4月29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全力扩大国内需求”,强调:“发挥有效投资的关键作用”“发挥消费对经济循环的牵引带动作用”。


  抓好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做大做强国内市场,培育更多新的消费增长点,全力做好扩大内需这篇大文章,将为中国经济稳中求进提供更强劲更持久动力。


  内需是稳增长的主力


  一季度,我国固定资产投资超10万亿元,同比增长9.3%,好于去年全年的4.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87万亿元,同比增长3.3%;最终消费支出拉动GDP增长3.3个百分点,贡献率约7成……一系列数据表明,虽然首季经济增速放缓,但内需的“主引擎”作用依然凸显。


  过去十余年间,中国外贸依存度一度高达67%,今年一季度降至30%左右;与此同时,内需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则保持高位,从去年的79.1%升至今年一季度的96.3%,对中国经济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


  当前国内疫情反复、国际局势多变等突发因素超出预期,投资消费指标出现波动:3月当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幅由正转负,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比前2个月明显回落,投资、消费承压态势明显。


  面对新情况、新挑战,要想稳住经济就必须扩大国内需求。


  “我们当前面临的突出压力之一就是需求收缩,只有通过扩大内需,促进供需平衡,才能稳住宏观经济大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立群说。


  张立群指出,扩内需,要发挥好投资的关键作用,特别是政府主导的基础设施投资,因为这会给企业带来更多订单、也会促进企业招工,从而有利于稳住就业、增加收入。而通过投资推动企业生产活跃,增加高质量供给,最终也会带动消费的持续增长。


  扩大内需也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基点。畅通国内经济大循环的基础是国内市场达到一定规模,这就要发挥内需的拉动作用。特别是面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立足国内大市场,才能更好提升我国在国际循环中的地位和竞争力。


  英国国家经济社会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毛旭新说,无论是大力投资基础设施,建设高效现代的交通物流体系,还是创造消费新增长点,不断挖掘消费潜力,都将为中国经济稳住增长、应对外部挑战提供支撑,也会为稳定全球供应链、提振全球市场信心注入力量。


  打好投资消费组合拳


  扩大投资,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被摆上重要位置。


  从去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到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均提出“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日前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提出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此次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一系列加力基建投资的信号持续释放。


  “基建在当前具有牵一发动全身的关键作用,能对稳住经济大局、稳定市场预期起到积极作用,从长远看是为国家中长期发展打好基础的战略布局。”清华大学中国发展规划研究院执行副院长董煜说。


  “原以为受疫情影响,所需证件会缓办,结果拿地就能开工。”陕西空港自贸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工作人员陈伟有些意外。今年西咸新区空港新城常态化实施“拿地即开工”政策,帮助企业缩短建设周期。


  张立群指出,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强化土地、用能、环评等保障,就是要加快完善与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落地相关的各项政策,确保重大建设项目尽快落地、尽快开工。


  “十四五”规划102项重大工程建设正加快推进,目前已分解出的2600多个项目也稳妥有序实施,各地已储备7.1万个专项债项目,全年水利工程和项目可完成投资约8000亿元……一系列工程项目中蕴含着巨大发展机遇和商机。


  权威部门指出,积极扩大有效投资,不是盲目铺摊子、上项目,更不是搞“大水漫灌”式的强刺激,而是聚焦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精准有序实施一批既利当前、又利长远的投资项目。


  消费,事关保障和改善民生。受疫情冲击,消费增长压力很大。从14部门出台43项政策助力服务业恢复发展,到国办出台促消费20条,打出促消费“组合拳”;从抓已出台的餐饮、零售、旅游、民航、公路水路铁路运输等特困行业纾困政策落实,到促进线上线下消费融合,培育“智慧+”消费……各方面协同发力、远近兼顾,综合施策释放消费潜力。


  尽管疫情影响,消费潜力依然很大。第五届进博会签约面积已达展区规划面积70%有余;第二届消博会规模将更大;内外贸一体化布局下,外贸企业开始战略性拓展内销市场……拥有超过14亿人口、4亿多中等收入群体的超大规模市场,始终是中国经济发展和抵御外部风险的底气。


  疏“堵”保“畅”是关键


  经济循环畅通,是扩大内需的基本保障和必要支撑。


  针对流通领域存在的堵点卡点,这次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坚持全国一盘棋,确保交通物流畅通,确保重点产业链供应链、抗疫保供企业、关键基础设施正常运转。


  对于浙江丽水市联合韵达快递有限公司负责人郑志杰而言,油价上涨、快递运输慢、回款慢等问题,让企业遭遇“艰难期”。当地农行按照浙江银保监局部署,启动保就业、保市场主体应急融资机制,引入丽水市政策性融资担保有限公司,两天内为企业提供100万元紧急增量授信,助其物流畅通。


  “一事一协调”,及时推动解决各地物流受阻问题;畅通交通物流大动脉,协调畅通末端微循环;加强重点物资、民生物资物流保障……一系列举措“点线面”结合,为保障物流畅通持续发力。


  疏“堵”保“畅”,不仅是确保流通环节顺畅无阻,更要打通政策层面的堵点卡点。


  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已为企业减轻税费负担和增加现金流1万亿元以上;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将释放长期资金约5300亿元,进一步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财政、货币政策协同发力,让更多真金白银真正惠及企业。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发布,从六方面任务推动我国市场由大变强;《关于强化反垄断深入推进公平竞争政策实施的意见》通过,抓好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十四五”现代流通体系建设规划》对外公布……筑牢“硬设施”,提升“软环境”,一系列政策举措持续落地推进,为畅通国民经济循环、形成强大国内市场保驾护航。


  中国贸促会近期调研显示,多数受访外资企业表示,中国关于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对在华外企来说是重大利好,将大大增强企业在华稳定经营和扩大投资的信心。


  转自:新华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 上半年内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96.1%

    报告显示,通过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政策效果持续显现。经济运行平稳,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 9%,增速位居世界主要经济体前列。
    2017-08-30
  • 今年上半年内需对我国经济增长贡献率为96.1%

    今年上半年内需对我国经济增长贡献率为96.1%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内需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96 1%,其中,消费和投资分别贡献63 4%和32 7%。消费和投资的稳步增长,尤其是消费品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对制造业乃至整个实体经济以及百姓生活都产生了积极影响。
    2017-09-18
  • 内需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内需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国家统计局综合司有关负责人10日说,近年来,各地区各部门着力发挥消费的基础性作用和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性作用,内需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断提升,成为拉动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2018-04-11
  • 内需挑大梁 拉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内需挑大梁 拉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世界经济深度调整,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在复杂严峻的环境下,中国经济仍实现了中高速增长,内需在其中发挥了决定性作用。
    2018-04-11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