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十年“量”减质升 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仍是重点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2-06-20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资委一共完成了26组47家中央企业的重组,并且根据国家战略和行业发展的需要,新组建、接收国家管网集团、中国星网等9家中央企业。”6月17日,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翁杰明在中共中央宣传部举行的“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下一步,国资委将继续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围绕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目标,持续深入推进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


  回看十年来的国有企业改革成果,规模上实现的绝对值增长以及质量上体现的发展成色,无不生动地展示出国有企业发生的根本性、转折性、全局性重大变化。而对于这十年的改革发展,翁杰明将其概括为:是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成熟定型的十年,是国有企业发展最全面、活力效率提升最显著、布局结构优化最明显的十年。


  改革全方位铺开成果积极涌现


  十年来,国有企业改革可谓取得重大突破性进展。据翁杰明介绍,这十年,国资委深入贯彻落实国企改革“1+N”文件体系,大力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着力建设和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全面完成公司制改制,全面收官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全面深化企业内部三项制度改革,积极稳妥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有力破除了一批体制机制障碍,有效解决了一大批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重点难点问题。


  数据显示,2013年以来,国有企业改制重组引入各类社会资本超过2.5万亿元,目前中央企业和地方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企业户数占比分别超过了70%和54%。在市场化经营机制方面,混改企业基本实现了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的全覆盖,灵活开展了中长期激励,上百家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200个科技型企业实施了股权和分红激励。


  再比如,国资委深入开展瘦身健体,加快处置不具备优势的非主营业务和低效无效资产,全面完成“僵尸企业”处置和特困企业治理,建立压减长效机制,累计减少法人占总户数的38.3%,管理层级全部压缩到五级以内。全面收官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全国国资系统监管企业2万多个各类公共服务机构、1500万户职工家属区“三供一业”基本完成分离移交,超过2000万退休人员基本实现社会化管理,有力解决了长期以来政企不分、社企合一的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中央企业涉及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和国计民生领域营业收入占总体比重超过70%,因此,其优化布局结构的实际成效显然也会有力拓展高质量发展空间。


  据悉,党的十八大以来,国资委一共完成了26组47家中央企业的重组,并且根据国家战略和行业发展的需要,新组建、接收国家管网集团、中国星网等9家中央企业。中央企业数量已由十年前的117家调整至97家。


  “未来,国资委将继续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围绕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目标,持续深入推进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翁杰明表示,总的来说,十年来的国企改革已在形成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和国资监管体制上取得明显成效,在推动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上取得明显成效,在提高国有企业活力效率上取得明显成效。


  国有企业发展规模与质量兼具


  细数国有企业十年发展成就,微观上看,行业领军企业加速瞄向世界一流企业建设;从宏观上看,国有企业和中央企业亦从过去偏重规模和速度的粗放型增长,加快向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率的集约型增长转变。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促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上,国有企业发挥了顶梁柱作用。”翁杰明表示,从经济发展规模和质量看,国有企业有力增强了我国经济实力,提升了高质量发展成色。


  他给出的一组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全国国资系统监管企业资产总额达到259.3万亿元,比2012年底增长2.6倍,年均增长15.4%。2012年至2021年,全国国资系统监管企业累计实现增加值111.4万亿元,年均增长9%,超过GDP年均增速2.3个百分点。此外,近年来,国资系统监管企业除了在电子信息、轨道交通等领域打造了一批先进制造业集群外,同时还承担了全国约80%的化解钢铁过剩产能任务,提前超额完成“十三五”节能减排目标,2021年中央企业万元产值综合能耗比2012年下降约33%。


  再者,从经济开放的角度来看,国有企业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为重点,持续增强全球资源配置能力,目前中央企业拥有境外机构和项目超过8000个,资产总额近8万亿元,有力促进了我国经济更好融入世界经济发展。


  国有企业在推进我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上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


  翁杰明透露,十年来,中央企业建成了700多个国家级研发平台,7个创新联合体,累计投入研发经费6.2万亿元,年均增速超过10%,打造了一批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攻克了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形成了一批世界级重大科技成果。另外,在加大社会贡献和促进民生改善上,中央企业累计上交税费18.2万亿元,上交国有资本收益1.3万亿元,向社保基金划转国有资本1.2万亿元;2016年以来累计投入和引进帮扶资金近千亿元,定点帮扶的248个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全部脱贫摘帽,1.2万个各类扶贫点全部脱贫出列。


  翁杰明称,下一步,国资委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要求,坚持和加强党对国有企业的全面领导,进一步向纵深推进国企改革,调整优化国有经济布局结构,不断完善市场化机制,充分激发企业活力和效率,加快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更好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和战略支撑作用。


  转自:证券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 调结构+债转股 国资委明确下一步央企重点工作

    4月13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国务院国资委总会计师沈莹表示,下一步,国资委要加快推动中央企业战略性重组,加快钢铁、煤炭、煤化工等板块的专业化整合;在债转股方面,国资委将加大力度推动符合条件的央企实施债转股,积...
    2017-04-14
  • 多家央企本月公告启动混改 七大垄断行业仍是重点

    我国央企混改试点方案即将获批,其中电力、石油、天然气、铁路、民航、电信、军工七大垄断行业仍为央企混改重点领域。有业内人士表示,尽管试点央企的混改都已经箭在弦上,但他们的混改道路都并非一帆风顺。
    2017-04-27
  • 国资委加强顶层设计 力推央企集团层面重组

    国资委加强顶层设计 力推央企集团层面重组

    6月2日,国资委副秘书长彭华岗在国企改革吹风会上说,国资委下一步将加强顶层设计,加大推进力度,按照“成熟一户、推进一户”的原则,围绕做强做优做大目标,加快深度调整重组步伐。
    2017-06-05
  • 三大改革时间表明确 央企混改方案三季度或密集亮相

    三大改革时间表明确 央企混改方案三季度或密集亮相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十六次会议明确,今年年底前基本完成国有企业公司制改制工作,并审议通过《中央企业公司制改制工作实施方案》。目前,央企公司制改制、混改、重组三方面改革均明确了时间表。
    2017-06-28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