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本 转型 创新——制造企业应对挑战一线“连连看”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2-07-13





  “呲……呲……”一朵朵焊花飞溅,身着白色工服的工人手持焊枪,动作干净利落。不一会儿工夫,刮板输送机中部槽的不同零件就被牢牢地焊接在一起。


  这是记者在中国煤科宁夏天地奔牛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天地奔牛”)焊接车间内看到的一幕。今年上半年,天地奔牛的产值比去年同期增加1亿元,这一成绩得来十分不易。原材料价格上涨、部分物流和产业链存在堵点卡点……在副总经理刘庆华看来,当下,企业面对的挑战并不小,但天地奔牛努力前行的步伐坚定,锚定高质量发展谋求创新的方向不变。


  一手降成本一手拓供应链


  天地奔牛是国家煤炭井工输送装备重点研发、制造基地,更是井下采煤工作面关键装备——重型刮板输送机的国内最大供应商,全国超一半的煤矿用户使用过“奔牛装备”。


  “作为制造业企业,原材料价格上涨对我们的影响不小,企业从欧洲进口的原材料价格上涨幅度达到30%以上,还有一些进口的配套零部件,价格也都有不同程度的上涨。”刘庆华坦言。海外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同时,由于部分物流存在堵点,供货期无法保证。“受国际物流影响,有些船出港后,3个月都到不了国内。即便到达国内,部分港口受到疫情影响也迟迟发不出来货。”他说。


  “节拍化”生产,如果某一个环节停顿下来,整个生产链条就会断掉。“生产不能停,应对挑战,方法总比困难多。”刘庆华告诉记者。


  承压而上,企业一手降生产成本,一手拓展供应链。


  天地奔牛一方面紧抓关键、紧缺原材料期货,未雨绸缪,保证材料储备同时降低生产成本,另一方面与国内钢企和科研院所合作,研制性能更优、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迭代材料。与此同时,积极与下游客户沟通,寻找国内类似的配套件厂家。


  “从原来只有国外供应商可以供应、单一依靠进口供应链,到立足国内、寻找多个产品供应商展开合作,我们的供应渠道不断拓展与丰富。”刘庆华说,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大大提高,尽可能减少疫情突发因素的干扰。


  “再紧也不能紧研发”


  应对困局,企业创新发展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明显加强。


  今年3月,天地奔牛研制的超长工作面智能刮板输送装备对外正式发布,这也是目前国内设计长度最长的煤炭开采工作面输送装备。“它具有长运距、智能化、高可靠、长寿命等特点,对提升中国煤机装备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地位具有重要意义。”刘庆华直言。


  刘庆华告诉记者:“过去50多年来,天地奔牛从没有忽视过研发。当下,尽管企业生产经营面临诸多挑战,但是再紧也不能紧研发,我们更要加强科技研发投入,对科技创新常抓不懈。”


  企业要继续依托创新引领行业进步。“传统装备如何赋能、如何更好实现数字化,使之融入智慧矿山并成为其中的一环,这是企业装备智能化发展的重要方向。”面对当下的挑战,刘庆华对企业未来发展思考得更加深入。


  制造业正回归良好态势


  在刘庆华看来,从中央到地方,对制造业融资、用工、土地、能耗等要素保障等政策都给了企业发展以信心。他还特别提及,当地政府通过协调配合、精准发力,也帮助企业解决了很多现实问题,确保生产“不断档”。“货物从海关一到工厂,相关部门会马上组织专业队伍对人员做核酸检测和对设备做消杀工作,尽最大可能降低防疫管控措施对企业的影响。”刘庆华说。


  “我相信,制造业经历的困难是暂时的。攻坚克难、坚持创新,就能为日后发展赢得先机。”谈及未来,刘庆华信心满满。


  今年以来,我国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天地奔牛面临的挑战,实际上也是不少制造业企业共同面临的挑战。但有压力也有动力,与天地奔牛一样,更主动降本增效、更积极研发创新以及更聚焦锻造核心竞争力,也是多数制造业企业的共同选择。


  从微观看,一时的困难没有“打乱”企业前行的步调,而从宏观看,暂时的压力也没影响到中国制造业长期稳健发展的节奏。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5月,装备制造业恢复正增长,增加值由4月下降8.1%转为增长1.1%,回升9.2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保持稳定增长,增加值增长4.3%,较4月加快0.3个百分点。而作为先行指标,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的6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2%,较5月回升0.6个百分点,重回临界点以上。我国制造业发展回归良好态势。


  展望未来,加大对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的投资力度、加强原材料和关键零部件等供给保障、加大对制造业融资支持力度……从中央到地方,一系列聚焦重点、难点的政策加快落地生效,将推动制造业进一步回暖,并在激活制造业企业投资活力过程中发挥更大作用。攻坚克难、创新变革,大国制造将在应对挑战中不断壮大。(记者 张莫 于瑶)


  转自:经济参考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