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压中复苏 构建更有活力的市场——2022年中国经济年中观察之消费篇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2-07-15





  今年上半年,国内部分地区疫情多发频发,对消费造成较大冲击。按照中央部署,各地各部门出台一系列支持促进消费的政策。数据升降之间,结构变化背后,消费释放出怎样的信号?


  消费画出复苏曲线


  上海,百年历史的南京路上,再次飘起蝴蝶酥、卤味糟货等美食的香气,“中华商业第一街”正在回归“熟悉的模样”。


  武汉,夜幕降临,江汉关大楼的灯光次第亮起,“随时可见熙熙攘攘的客流。”江汉路一家小吃店主刘聪说。


  西安,集秦腔演艺、老字号美食、国潮新零售为一体的易俗社文化街区,成为吸引大批年轻人前来打卡的新宠……


  记者近日调研走访多地发现,由于疫情等因素一度“遇冷”的线下市场,正在释放复苏“暖意”。


  今年3月以来,国内疫情点多、面广、频发,让开年一度有所回暖的消费迎来“倒春寒”。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从1至2月的6.7%,降至3月的-3.5%,4月进一步下跌至-11.1%。一些地方的餐厅、影院、商场等经营场所人气“冷落”。


  重压之下,一系列激活消费市场政策举措密集出台——


  多措并举鼓励汽车、家电等大宗消费;为餐饮、零售等市场主体提供房租减免、平台佣金减免、金融支持等纾困举措;在更多行业实施存量和增量全额留抵退税,全年退减税总量2.64万亿元;全国多地纷纷发放餐饮、零售等消费券,促进消费回补……


  “消费券对我们的销售提振效果很明显。”卜蜂莲花湖南区域总裁宋华松说,6月以来,电商平台发放消费券带动线上销售额增长超200%。


  随着一系列政策落地见效,各地消费持续升温、复苏脚步加快:5月社零总额降幅比上月收窄4.4个百分点;6月国内汽车产销量环比分别增长29.7%和34.4%;在美团、京东等平台,餐饮、酒店、机票预订等业务均有所增长……


  “5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降幅明显收窄,随着生活秩序逐步恢复,消费回升的步伐也会加快。”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此前说。


  透视消费升级“密码”


  加热净水器、智能扫地机器人、空气炸锅——这是2022年某电商平台评选出的家电新“三小件”。


  升级类消费较快增长——


  “疫情发生后,健康消费需求持续扩大,我们相继推出主打除菌功能的新品,并创新研发技术,满足消费者对‘留香持久、香气高级’的洗衣升级需求。”立白科技集团副总裁许晓东说。


  品质、科技、健康、绿色……近年来,中国消费的关键词不断更新。“持续升级的消费需求正在推动供给侧加速变革,未来,更多适销对路的商品将促进内需潜力进一步释放。”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王蕴说。


  服务消费空间广阔——


  今年“618”期间,京东平台家政自营服务订单量同比增长超200%;洗衣洗鞋类服务成交额同比增长超280%;家政保洁类到家服务成交额同比增长188%;宠物健康管理、家居整理等新型服务也受到消费者欢迎。


  商务部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人均服务性消费占居民消费比重为44.2%。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认为,随着消费不断升级,未来我国服务消费将持续增长,企业要专注满足消费者的服务需求,推动从以生产产品为主向“制造+服务”转型升级。


  7月底,第二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将在海口拉开帷幕。本届消博会参展企业和品牌数量均超首届,境外企业参展面积占比由首届的75%增加至80%,不少企业将携“首发”“首秀”产品亮相中国。


  “我们将为本届消博会带来多款充满科研技术的绿色健康食品。”达能中国、北亚及大洋洲总裁谢伟博说,中国市场不仅规模庞大,还在持续走向多元化,达能始终看好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


  在中国贸促会近期的一项调研中,不少外资企业表示,尽管疫情带来一定冲击,但中国消费市场发展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消费数字化、品质化、个性化升级趋势明显,外资企业对中国这片沃土依然充满信心。


  构建更有活力的国内大市场


  立足当下,着眼长远。破除堵点卡点和障碍壁垒,消费活力才能有效激发,经济运行才能循环顺畅。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发布,释放全面推动我国市场由大到强转变的鲜明改革信号;《“十四五”现代流通体系建设规划》发布,破除妨碍生产要素市场化配置和商品服务流通的体制机制障碍;国办印发《关于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的意见》,着力破除消费领域痛点堵点……今年以来,一系列政策接连落地,为强大国内市场“通梗阻”“畅循环”。


  “消费恢复增长不仅要‘货畅其流’,更要通过改革破除制约消费的障碍壁垒,以有力的改革举措不断提振和稳定消费预期。”王蕴说。


  广袤的县域农村消费市场,是进一步挖掘消费潜力的新空间。


  “农村消费近年来保持快速增长势头,但仍存在许多制约消费潜力释放的因素。”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副院长赵萍说,应进一步完善县域商业体系,优化农村消费供给,进一步促进农村消费潜力释放。


  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商品质量、品牌和标准建设,推动品牌消费、品质消费进农村,畅通物流大通道,完善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设施条件。同时,健全消费品质量标准体系,加快消费信用体系建设,以改革营造良好消费环境。(记者王雨萧、周蕊、熊琦)


  转自:新华社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 新消费政策红利将持续加码 六大领域蕴含万亿商机

    记者了解到,今年有关部门将采取多项措施促进居民消费扩大和升级,包括增加消费领域特别是服务消费和绿色消费有效供给,开展加快内贸流通创新、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扩大消费专项行动,推动实体店销售和网购融合发展等。
    2017-04-17
  • 扩大和升级信息消费 增强经济发展动力

    共享单车、虚拟现实、在线教育、在线医疗等每一个新兴消费业态的背后,都是一个大产业。中国国务院常务会议10日决定,扩大和升级信息消费。
    2017-05-12
  • 肉蛋菜降价利好消费者 商务部提醒防“菜贱伤农”

    肉蛋菜等农产品价格近期下降明显。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孙继文8日表示,此轮价格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供应增加,这对广大消费者来说是利好消息,但商务部也将密切关注“菜贱伤农”可能产生的负面效应。
    2017-06-09
  • 助推经济发展“火车头” 中国消费金融动力有多强?

    助推经济发展“火车头” 中国消费金融动力有多强?

    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33 2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10 4%,高于GDP增速。同年,中国金融机构消费信贷余额占各项余额比例达到23 03%,新增消费信贷6 1万亿元,占全年新增贷款的50 22%。
    2017-06-18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