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部委解读下半年经济形势:“回升”成为关键词 财政货币政策将继续发力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2-07-31





  上半年“成绩单”发布之后,下半年经济形势成为各方瞩目的焦点。


  7月2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徐晓兰带队赴中国人民大学召开中小企业发展形势及政策建议专家座谈会。会上,专家表示,当前发展环境中的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中小企业发展还存在一定困难,围绕中小企业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当前中小企业面临的困难,接下来还需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工信部不是近期首个研判下半年经济形势的部委。事实上,近日,包含国家发改委、国家统计局、财政部、商务部、海关总署等10个主要财经部委陆续召开上半年数据解读发布会,均将目光聚焦到了下半年。


  “国际环境复杂严峻,叠加世纪疫情,全球化发展遭遇逆流,国内经济结构调整转型处于关键时期,我国经济增长达到潜在水平的难度在加大。”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表示。


  为了对冲内外不利因素,中央密集出台了一系列举措,稳住经济大盘。从宏观数据来看,固定资产投资、消费、工业增加值、财政收入等均呈现上升趋势。


  也因此,对于下半年的经济走势,“回升”已经成为各部委对下半年的基本判断。


  “从经济走势看,稳经济各项政策进一步落地见效,下半年经济有望继续保持回升势头。”袁达说。


  财政部国库支付中心副主任薛虓乾也表示,从后期走势看,随着国务院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落地见效,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持续显现,下半年经济有望持续回升向好,在此基础上,预计财政收入将逐步回升。


  在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刘元春看来,当前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加速期,因此,需要对风险有战略性的认识和研判。唯有如此,才能把控好短期政策。按照预测,月底即将召开的政治局会议预计会延续此前基调,重点抓落实,切实保障经济稳步复苏。


  向好趋势明显


  从趋势来看,下半年经济持续向好趋势明显。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工业稳则经济稳。上半年,聚焦解决企业普遍面临的困难问题,发改委《关于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的若干政策》推出18项政策措施。同时,31个地区也纷纷出台振作工业经济运行的综合性政策文件。


  “据我们向重点地区初步了解,工业生产、投资、预期均趋于改善,工业经济总体呈现企稳回升态势,为下半年工业经济平稳增长创造了良好条件。”国家发展改革委产业司副司长霍福鹏在此前的媒体吹风会上表示。


  7月27日,中电联发布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电力供需总体平衡,预计下半年全社会用电量将同比增长7%左右,增速比上半年明显回升。


  “6月,随着疫情明显缓解,稳经济政策效果逐步落地显现,叠加多地高温天气因素,当月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4.7%,比5月增速提高6个百分点。”中电联秘书长郝英杰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前复工复产取得了积极成效。


  值得注意的是,在生产方面,今年新能源汽车表现亮眼。霍福鹏表示,汽车产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我国汽车产业具有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全产业链优势,汽车产业具有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的良好基础。


  按照计划,下半年,工信部在“稳链”方面,将进一步完善重点产业链供应链协调平台,健全大宗产品供需“红黄蓝”预警机制,加强汽车芯片供给,推动区域间、上下游协调联动,确保汽车、集成电路等重点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


  而在消费端,今年以来,相关部门采取一系列举措,地方政府也陆续出台了增加限购指标、发放购车补贴等配套措施。今年上半年,汽车产销分别为1211.7万辆与1205.7万辆。上半年累计出口121.8万辆,同比增长47.1%。其中,新能源汽车保持快速增长态势,上半年销售260万辆,同比增长120%,占新车销售比例达到21.7%。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预测,全年汽车销量将有望超过2700万辆,同比增长3%左右,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有望达到550万辆,创历史新高。


  不仅是汽车消费向好。


  “我国消费最艰难的时刻已经度过了。”7月27日,商务部原部长助理、中国商业经济学会名誉会长黄海在消博会上表示。他认为,随着疫情逐步得到有效控制,国家一揽子稳消费政策的出台,5月份以来消费稳步回升。下半年,我国消费有望继续延续5月、6月复苏态势,持续回稳向好。


  财政货币政策将继续发力


  此前召开的国务院常会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再次强调,要持续扩大有效需求的政策举措,增强经济恢复发展拉动力。


  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企稳回升关键窗口,三季度至关重要。要贯彻党中央、国务院部署,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推动稳经济一揽子政策进一步生效,下大力气巩固经济恢复基础,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优先保障稳就业、稳物价目标实现。


  在刘元春看来,从一些先行参数和各方信心指数看,6、7月份实际上发生了质的变化。尽管二季度很多先行参数有所下降,但6、7月发生了跳跃性的变化。比如PMI指数,尤其是非制造业的PMI指数从47%直接跃升到54.7%。这说明前期和下半年国家各项投资政策的力度,要比想象中大得多。


  “在当前经济企稳状态下,下一步的核心任务是全面复苏。因此,工作重点要从传统的复工复产、疫情纾困,转向市场内生动能的培育。而培育内生的市场动能,不仅要求政策保持一定力度,也要求调整政策着力点。”刘元春表示。


  在行业内人士看来,我国经济正处于企稳回升关键窗口,需要财政政策加大逆周期调节,货币政策要加力配合,更加关注经济增长和就业,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支持,稳定市场预期,力促经济企稳回升。


  对此,央行新闻发言人、调查统计司司长阮健弘早在7月13日就表示,下一步,央行将适时灵活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更好发挥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按照预测,下半年货币政策大概率继续维持稳中偏松取向,总量上通过信贷政策发力,结构性工具是重点。货币政策或将保持总量+结构工具配合,加强与财政、产业等部门政策配合,保障重点基建项目融资保障力度,同时,稳定银行金融机构负债成本,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并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制造业、绿色发展等新兴领域支持,保市场主体、稳就业。


  转自:华夏时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