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份制造业PMI为49% 新动能保持上升势头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2-08-03





  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7月31日发布数据显示,7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比上月下降1.2个百分点。另外,价格指数明显回落。


  “7月份,受传统生产淡季、市场需求释放不足、高耗能行业景气度走低等因素影响,制造业PMI降至49%。”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表示。


  赵庆河分析称,调查的21个行业中,有10个行业PMI位于扩张区间,其中农副食品加工、食品及酒饮料精制茶、专用设备、汽车、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设备等行业PMI高于52%,连续两个月保持扩张,产需持续恢复。纺织、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等高耗能行业PMI继续位于收缩区间,明显低于制造业总体水平,是本月PMI回落的主要因素之一。


  另外,价格指数明显回落。受石油、煤炭、铁矿石等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等因素影响,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和出厂价格指数分别为40.4%和40.1%,比上月下降11.6和6.2个百分点。其中,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两个价格指数在调查行业中最低,原材料采购价格和产品出厂价格显著回落。


  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位于扩张区间。赵庆河说,近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内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企业生产经营持续承压,市场预期受到一定影响,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2%,比上月下降3.2个百分点,继续位于扩张区间。


  新动能保持上升势头,产业结构继续优化。7月份,装备制造业PMI和高技术制造业PMI分别为51.2%和51.5%,都保持在51%以上的扩张区间。分项指数显示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的供需增速都保持在相对较好水平。


  “分项指数变化显示,7月市场需求有所回落,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放缓。但企业成本压力明显下降,就业保持相对稳定,新动能仍保持上升势头。”中国物流信息中心研究员文韬表示,当前经济回升出现波动有一定的短期因素影响,下半年保持企稳回升向好,仍有基础和条件。


  文韬指出,企业成本压力下降,有利于企业效益恢复。国内大宗商品价格高位回落。购进价格指数较上月大幅下降11.6个百分点,降至40.4%,连续4个月下降,降势加快。(记者 班娟娟)


  转自:经济参考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 抓住机遇 提升中国制造业竞争力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部长 赵昌文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7年会上的发言可以用三个观点来概括:第一,能否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或者产业变革的机遇,直接决定着中国制造业未来的竞争力...
    2017-03-20
  • 中国制造业供给指数首次发布

    3月20日,由上海产业转型发展研究院联合上海钢联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编制的Mysteel中国制造业供给指数(MMSI:Mysteel Manufacturing Industry Supply Indexof China)首次发布。
    2017-03-21
  • 报告显示我国制造业企业质量水平稳中有升

    中国质量协会10日发布的《中国制造业企业质量管理蓝皮书(2016年)》显示,我国制造业企业质量水平稳中有升,质量损失率持续下降。
    2017-04-11
  • “中国制造2025”引领 制造业从“大”到“强”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科技创新的主战场,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2015年出台的“中国制造2025”持续引起海外制造业专家和舆论的普遍关注。
    2017-04-13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