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官方回应7月份消费增速回落:恢复态势没有改变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2-08-18





  受多地疫情散发、汽车销售有所放缓等因素影响,中国国家统计局15日公布的7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为2.7%,比上月回落0.4个百分点。官方表示,尽管存在一些制约因素,但消费恢复态势没有改变。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在当天的发布会上分析称,受汽车促消费政策效果边际减弱,叠加市场淡季和石油价格下调等影响,7月份限额以上单位汽车类、石油及制品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9.7%和14.2%,分别比上月回落4.2和0.5个百分点。这两类合计拉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0.4个百分点,影响较大。


  与此同时,部分居住类商品销售比较低迷。7月份,限额以上单位家具类、建筑装潢材料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分别下降6.3%和7.8%。


  付凌晖表示,尽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有所放缓,但总的看消费恢复态势没有改变。从商品类别看,限额以上单位18类商品中,有15类保持增长,其中7类商品零售额增速比上月加快。


  例如,在基本生活类消费保持稳定增长的同时,升级类消费增长加快。其中,7月份,金银珠宝类、体育娱乐用品类、文化办公用品类等升级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22.1%、10.1%和11.5%,比上月有所加快。


  疫情精准防控背景下,促消费政策利好持续释放,居民暑期外出和就餐活动增加,相关消费也有所改善。7月份,餐饮收入同比下降1.5%,降幅比上月收窄2.5个百分点。全国铁路旅客发送量日均环比增长30.9%。


  付凌晖还提到,一些地方通过发放消费券拉动消费,效果逐步显现。这些情况表明,一旦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经济持续恢复,居民被压抑的消费潜力就会释放,消费意愿会增强,生活中的烟火气也会逐步回归。


  他指出,从后期走势看,尽管存在一些制约消费的因素,但只要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落实好促消费政策,积极助企纾困,持续改善消费环境,中国消费有望持续恢复、向好发展,带动经济平稳运行。


  转自:中国新闻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 新消费政策红利将持续加码 六大领域蕴含万亿商机

    记者了解到,今年有关部门将采取多项措施促进居民消费扩大和升级,包括增加消费领域特别是服务消费和绿色消费有效供给,开展加快内贸流通创新、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扩大消费专项行动,推动实体店销售和网购融合发展等。
    2017-04-17
  • 扩大和升级信息消费 增强经济发展动力

    共享单车、虚拟现实、在线教育、在线医疗等每一个新兴消费业态的背后,都是一个大产业。中国国务院常务会议10日决定,扩大和升级信息消费。
    2017-05-12
  • 肉蛋菜降价利好消费者 商务部提醒防“菜贱伤农”

    肉蛋菜等农产品价格近期下降明显。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孙继文8日表示,此轮价格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供应增加,这对广大消费者来说是利好消息,但商务部也将密切关注“菜贱伤农”可能产生的负面效应。
    2017-06-09
  • 助推经济发展“火车头” 中国消费金融动力有多强?

    助推经济发展“火车头” 中国消费金融动力有多强?

    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33 2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10 4%,高于GDP增速。同年,中国金融机构消费信贷余额占各项余额比例达到23 03%,新增消费信贷6 1万亿元,占全年新增贷款的50 22%。
    2017-06-18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