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 部署稳经济一揽子政策的接续政策措施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2-08-25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8月24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稳经济一揽子政策的接续政策措施,加力巩固经济恢复发展基础;决定增加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额度和依法用好专项债结存限额,再次增发农资补贴和支持发电企业发债融资;确定缓缴一批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举措,保市场主体保就业;决定向地方派出稳住经济大盘督导和服务工作组,促进政策加快落实;部署进一步做好抗旱救灾工作,强化财力物力支持。


  会议指出,当前经济延续6月份恢复发展态势,但有小幅波动,恢复基础不牢固。要贯彻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坚持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抓住当前紧要关口,及时果断施策,保持合理政策规模,用好工具箱中可用工具,加力巩固经济恢复发展基础,又不搞大水漫灌、不透支未来。在落实好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同时,再实施19项接续政策,形成组合效应,推动经济企稳向好、保持运行在合理区间,努力争取最好结果。主要包括:一是在3000亿元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已落到项目的基础上,再增加3000亿元以上额度;依法用好5000多亿元专项债地方结存限额,10月底前发行完毕。这既可增加有效投资带消费,又有利于应对贷款需求不足。持续释放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和传导效应,降低企业融资和个人消费信贷成本。二是核准开工一批条件成熟的基础设施等项目,项目要有效益、保证质量,防止资金挪用。出台措施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和投资,促进平台经济健康持续发展。允许地方“一城一策”灵活运用信贷等政策,合理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为商务人员出入境提供便利。三是对一批行政事业性收费缓缴一个季度,鼓励地方设立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贷款风险补偿基金。四是支持中央发电企业等发行2000亿元能源保供特别债,在今年已发放300亿元农资补贴基础上再发放100亿元。五是持续抓好物流保通保畅。六是中央推动、地方负责抓落实。各部门要迅即出台政策细则,各地要出台配套政策。国务院即时派出稳住经济大盘督导和服务工作组,由国务院组成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带队,赴若干经济大省联合办公,用“放管服”改革等办法提高审批效率,压实地方责任,加快政策举措落实。国务院大督查将地方稳经济工作纳入督查和服务范围。


  会议指出,7月份以来,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等地区持续高温少雨,旱情对群众生活生产造成影响。要压实责任,进一步做好抗旱减灾工作。一是科学调度江河和水利工程水资源,适时人工增雨、增打机井,增加抗旱水源。二是优先保障群众饮用水,必要时拉水送水。三是千方百计保障农业灌溉用水,指导农户抗旱保秋粮。四是从中央预备费中拿出100亿元抗旱救灾,重点支持当前中稻抗旱。五是抓紧研究推动晚稻丰收的举措,中央财政持续予以支持。地方也要加大投入。同时继续统筹做好防汛各项工作。


  转自:新华社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 延续政策定力 中国精准“出牌”稳经济

    延续政策定力 中国精准“出牌”稳经济

    尽管内外环境复杂,但在官方发力稳增长的背景下,今年上半年中国经济走势平稳。随着经济运行进入下半场,面对有增无减的不确定性,中国将如何“出牌”应对备受关注。
    2019-08-08
  • 全国复工陆续开启 战疫情稳经济齐发力

    全国复工陆续开启 战疫情稳经济齐发力

    一手抓防控疫情,一手抓复工复产,两手抓,两不误。在抗击疫情前线,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这是复工复产的基础和前提。在经济发展前线,促进企业有序复工复产,这是保障疫情防控物资需要的必然要求,也是降低疫情影响,推动经济...
    2020-02-12
  • 中央连开重磅会议 步步深入部署抗疫稳经济

    中央连开重磅会议 步步深入部署抗疫稳经济

    2月23日,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在京召开。两天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部署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此前,为应对疫情,1月25日、2月3日、2月12日...
    2020-02-24
  • 促投资领衔 多地打出稳经济“组合拳”

    促投资领衔 多地打出稳经济“组合拳”

    近段时间,在抗击疫情的背景下,从中央到地方,都将稳经济工作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频频部署。多地密集召开会议研究部署,细化复工任务时间表,全力推进复工复产,加快项目进度,开列年度投资清单,推出为企业降本减负举措,打出...
    2020-02-25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