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市场波动藏玄机 8月信贷数据料回升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2-09-09





  9月初,货币市场又恢复了往常的平静和宽松,但在刚过去的8月,不少市场人士已经注意到市场上的微妙变化。


  “久违的紧张感。”北京某券商固收部投资总监说,8月中下旬,货币市场波动有所加大,流动性出现边际收敛,回购利率、票据利率等纷纷从前期低位回升,但这未必是坏事。


  多家机构认为,银行体系流动性出现边际收敛,可能表明银行正加快资金运用,结合票据利率波动给出的信号判断,8月信贷数据将会比较可观。


  货币市场出现新变化


  8月,银行间市场上代表性的存款类机构7天期回购加权平均利率(DR007)的月度平均值为1.42%,较上月再降14个基点,并创出有数据统计以来的新低。但按周看,自8月20日当周起,DR007周度平均值已连续3周回升,截至9月2日当周为1.62%,3周累计反弹34个基点。8月底,DR007一度突破1.7%,升至7月以来高位。


  前述券商固收部投资总监告诉记者:“临近8月税期高峰,市场资金面开始收紧,并持续到了8月底,甚至9月第一天还有些紧张。”民生银行编制的资金情绪指数显示,8月31日读数达65.5,是下半年以来首次升破60、进入紧张状态。


  在资金面“罕见”收紧的同时,8月底票据利率也出现异动。广发证券固收研究团队监测发现,临近8月底,各期限票据利率全面走高,截至8月26日,1个月期国股银票转贴现利率升至2.8%,一周内上行了270个基点。


  货币市场一时间出现了多种新变化,很难不引起关注。信达证券首席固收分析师李一爽说,5月至7月并没有出现这样的变化,这值得投资者关注。


  信贷投放加快


  机构认为,商业银行加快信贷投放,可能是货币市场流动性收敛的推手之一。


  从DR007走势上,年初至今运行中枢持续下移,4月起下降明显,流动性更加充裕。究其原因,一方面,财政与货币协同发力稳经济,形成大额流动性释放,比如,大规模留抵退税4月起全面实施,截至8月15日累计退税超2万亿元;人民银行加快上缴结存利润,截至7月底已上缴1万亿元,相当于全面降准近0.5个百分点的政策力度。另一方面,信贷有效需求不足,一些资金“滞留”在银行体系,也造成流动性持续充裕。信贷数据显示,4月至7月,信贷总量增长稳定性下降,同时,短期贷款及票据融资占比上升,结构转差。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称,从二季度开始,银行信贷投放不畅,在货币市场融出资金的意愿上升,推动资金价格走低。在前述券商固收部投资总监看来,近期资金价格反弹,或许意味着银行信贷投放有所改善。李一爽提到一个现象:8月下半月,银行净融出资金规模大幅回落。理论上,若银行加快对信贷、债券等资产的配置,则可能减少用于货币市场交易的资金。


  无独有偶,月末票据利率异动同样指向8月信贷投放或有所改善。


  “信贷不够,票据来凑。”行业观察人士解释,票据以其期限短、灵活性高的优势,成为商业银行调剂信贷规模的“利器”,也因此成为观察信贷市场运行的风向标——当票据利率异常下降,往往表明信贷有效需求不足,银行“以票充贷”;反之,则可能表明信贷有效需求增加。天风证券首席固收分析师孙彬彬称,8月底票据利率快速上行,反映出当月银行信贷投放再度改善,社会融资需求有所修复。浙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超认为,8月底票据利率大幅上行,或预示当月信贷数据较强。


  正如前述券商固收部投资总监所言,虽然货币市场出现短期波动,但若意味着信贷投放改善,则“未必是坏事”。


  新增信贷有望回升


  “保持贷款总量增长的稳定性”成为今年信贷工作的主题主线。业内人士认为,“宽信用”政策持续加码之下,8月信贷需求有所改善,信贷投放力度加大,新增信贷或实现同比、环比双增长。


  2021年底,人民银行召开的2022年工作会议即提出,增强信贷总量增长的稳定性,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5月下旬,人民银行连开两场货币信贷形势分析会,研究部署落实稳定信贷增长,加大信贷投放力度。8月下旬召开的新一次货币信贷形势分析座谈会上,类似的政策信号继续释放——会议强调,主要金融机构特别是国有大型银行要强化宏观思维,充分发挥带头和支柱作用,保持贷款总量增长的稳定性。


  “我们对于8月新增信贷数据不悲观,预计同比多增。”光大证券金融业研究团队认为,8月,政策性银行和国有大型银行新增贷款规模均有望实现同比多增,估计全月新增人民币贷款在1.3万亿元至1.5万亿元之间。


  记者注意到,截至9月6日,统计的机构对8月新增人民币贷款规模的预测均值为1.37万亿元,高于2021年8月1.22万亿元、2022年7月0.68万亿元的实际新增规模。中金公司宏观研究团队估计,8月新增贷款达1.8万亿元左右。


  中金公司首席宏观分析师张文朗认为,8月常规贷款投放可能有所加强,主要受到基建相关政策的支持。李超分析,政策利率“降息”及“准财政”工具加码发力均有助于带动银行信贷投放,预计8月信贷数据较强,结构也有所优化。


  转自: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 货币政策需保持稳健中性 央行将更多采取价格手段引导市场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5次提到货币政策,强调货币政策要保持稳健中性,维护流动性基本稳定,促进金融资源更多地流向实体经济。
    2017-03-21
  • 资金面回暖持续性存疑 货币暂不具放松可能性

    8日,央行继续暂停公开市场操作(OMO),但市场资金面延续回暖势头,场内资金供给增多,融资难度下降,主要回购利率走低。市场人士指出,金融去杠杆背景下,央行货币政策难松,鉴于后续仍面临企业缴税、购汇分红、监管考核等多...
    2017-05-09
  • 当前货币信贷运行总体正常

    当前货币信贷运行总体正常

    中国人民银行14日发布的数据显示,5月份,新增人民币贷款达到1 11万亿元,同比多增1264亿元,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2 9%;新增社会融资规模1 06万亿元,同比多增3855亿元,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长12 9%,高于预期目标
    2017-06-15
  • 外部冲击正趋减弱 中国货币政策将“稳健灵活”

    外部冲击正趋减弱 中国货币政策将“稳健灵活”

    近期,美、日、欧等全球主要央行接连出现收紧货币的动作或政策信号,加之6月末各金融机构将迎来例行考核,因此各方对中国货币政策动向的关注明显加强。
    2017-06-20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