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政策三季报释放强信号:警惕通胀反弹压力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2-11-21





  具有“风向标”意义的货币政策三季报出炉。


  11月16日晚间,央行发布《2022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下称《报告》),对通胀压力、贷款利率走向、人民币汇率、房地产金融等热点话题做了详谈。


  与二季报相比,此次《报告》强调,要高度重视未来通胀升温的潜在可能性,特别是需求侧的变化。并提出,密切关注主要发达经济体经济走势和货币政策调整的溢出影响,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对下阶段货币政策,央行则表态,加大稳健货币政策实施力度,搞好跨周期调节,兼顾短期和长期、经济增长和物价稳定、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坚持不搞“大水漫灌”,不超发货币,为实体经济提供更有力、更高质量的支持。


  警惕未来通胀反弹压力


  “总体来看,前三季度稳健的货币政策灵活适度,保持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政策传导效率增强,金融支持实体经济质效进一步提升。”央行表示。


  不过《报告》指出,当前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海外通胀高位运行,全球经济下行风险加大,国内经济恢复发展的基础还不牢固。


  究其原因,一方面,发达经济体通胀粘性较强,收紧货币政策的取向短期仍可能延续,全球经济复苏动能趋弱;另一方面,国内居民预防性储蓄意愿上升制约消费复苏,积极扩大有效投资面临收益不足等多方约束,人口老龄化、低碳转型等中长期挑战也不容忽视。


  《报告》提出,高度重视未来通胀升温的潜在可能性,特别是需求侧的变化,不断夯实国内粮食稳产增产、能源市场平稳运行的有利条件,做好妥善应对,保持物价水平基本稳定。较二季报相关措辞有所加强,体现央行关注通胀问题。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这说明未来通胀压力仍是重点,“全球通胀仍然比较高;同时今年以来货币增速比较高,未来疫情情况好转,消费增加有可能推高通胀。”


  “这意味着短期内在内外兼顾考虑下,货币政策将主要通过结构性工具定向发力,也包括下调5年期LPR报价、加大对房地产的定向支持力度等,而着眼于稳汇市、以及重视未来通胀升温的潜在可能性,年底前实施降息、降准的可能性较小。”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东吴证券则在研报中分析称,三季度CPI总体温和,PPI持续回落,通胀预期平稳。央行提示未来要高度重视未来通胀升温的潜在可能性,特别是需求侧,主因是海外输入性通胀压力,叠加国内猪周期等结构性因素影响,同时需求侧复苏、疫情防控优化带动通胀。但我国当前核心CPI仍然偏弱,10月同比上涨0.6%,未来重点仍是扩内需,修复居民消费需求,防通胀暂不构成货币政策制约项。


  降低企业融资和个人消费信贷成本


  《报告》显示,央行持续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再创有统计以来新低。


  其中,9月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4.0%,环比6月下行0.16个百分点,创有历史记录以来最低,延续了年初以来的较快下行势头。


  原因在于,8月央行下调政策利率(MLF利率)0.1个百分点,分别带动当月1年期和5年期LPR报价下调0.05和0.15个百分点,而伴随银行贷款利率参考基础下调,实际发放贷款利率必然随之下行。


  “另外,三季度包括支小再贷款、设备交通物流专项再贷款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全面发力,也会带动与之相关的低利率企业贷款投放。”王青表示。


  与此同时,9月新发放居民房贷加权平均利率为4.34%,环比6月下调0.28个百分点,降幅明显超过新发放企业贷款利率降幅。


  “9月新发放企业贷款和居民房贷利率降幅均超过政策利率下调幅度,说明LPR改革效能进一步释放。”王青坦言。


  需要指出的是,央行提出下一步要“推动降低企业融资和个人消费信贷成本”,而居民房贷属于个人消费信贷范畴。


  王青预计,伴随四季度稳增长需求上升,监管层继续强调“推动降低企业融资和个人消费信贷成本”,未来LPR改革效能还将进一步释放,其标志就是在MLF利率保持不变的情况,年底前5年期LPR报价还可能继续下调15-30个基点。(刘佳)


  转自:华夏时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