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痛点破瓶颈 工业互联网激活“数”动力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3-06-18





  今年是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的收官之年。《经济参考报》记者从6月15日举行的2023工业互联网大会开幕式上获悉,工信部将研究出台推动工业互联网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完善新阶段发展顶层设计;着力破解制约工业互联网规模推广的痛点难点,增强我国工业互联网技术产业供给能力,打通数实融合发展瓶颈。


  电子看板监测显示车间运行情况、实时数据为生产线任务派发和维护排期提供依据、“黑灯工厂”24小时不间歇运转……当下,这样的生产场景越来越多地在工业企业里出现。


  工业互联网是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关键底座。工信部副部长张云明当天介绍,我国工业互联网产业规模已经超过1.2万亿元,打造了“5G+工业互联网”、5G工厂等中国品牌。


  看基础设施建设——以国家顶级节点为中心的标识解析体系全面建成,二级节点实现31省(区、市)全覆盖,服务企业超过26万家。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超过240家,跨行业跨领域平台达到28家,国家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体系加快建设。


  看产业投融资活力——大会期间,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发布的《中国工业互联网投融资报告(2022年)》显示,工业互联网上市企业数量和融资规模“量价”齐升。截至2023年5月底,相关上市企业总数已经接近280家,“5G+工业互联网”、工业自动化软硬件、工业机器人成为热点赛道。


  看赋能产业转型升级——目前,工业互联网全面融入45个国民经济大类。“我们协同推进‘5G+工业互联网’,推动远程设备操控、机器视觉质检等一大批典型场景在千行百业落地,推动5G应用加速由生产辅助环节向核心环节延伸,提质、降本、增效、绿色、安全发展成效显著。”张云明说。


  不过,促进工业互联网规模发展,加快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仍面临一些难点和挑战。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长余晓晖认为,我国工业化进程起步相对较晚,企业在工业机理、工艺流程、模型方法等知识积累总体仍较薄弱,工业软件、控制系统、高端传感等存在短板。同时,工业互联网在各行业的融合应用范围与深度不一,需要通过实践解决标准化方案与个性化需求矛盾,规模化释放其在数字化转型中的引领作用。


  “工业互联网本身具有跨界融合属性,相应制度、标准和安全体系不仅需要超前布局,还要加强跨部门、跨系统协同力度。”余晓晖说。


  针对发展中的难点,多方将进一步展开部署,加快关键技术领域创新,优化发展环境,推动工业互联网规模化应用。


  记者从会上获悉,工信部将立足新形势,优化完善新时期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政策体系,研究出台推动工业互联网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要加大部省协同、强化政策联动,加强资金、技术、人才、数据等要素支持力度,持续优化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的政策环境。”张云明说。


  “我们将坚持问题导向,着力破解制约工业互联网规模推广的痛点难点。”张云明同时表示,将聚焦关键技术、互联互通、数据应用等关键领域,下大功夫攻坚克难,加快构建技术体系、标准体系、产品体系,统筹推进补短板、锻长板、树新板,不断增强我国工业互联网技术产业供给能力。


  企业是工业互联网建设应用的关键力量。中国移动副总经理赵大春说,中国移动深度融合云网资源,贯通数据传输、存储、运算全环节,建强工业应用数智底座,携手合作伙伴共同打造了超2.3万个5G行业应用案例。未来将持续发力5G、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推动5G、千兆光网与工业现场网的融合,探索工业元宇宙、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技术的落地。(记者 郭倩 实习生 杨乐雯)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袁洁说,航天科工面向全社会提供智能制造、协同制造、云制造服务,先后实施航空、航天、电子、机械、能源等十多个行业、2000余个智能化改造项目,助力生产模式数字化转型。下一步将持续深化航天云网平台建设,统筹突破人工智能、工业软件等一大批核心关键技术和产品。


  余晓晖认为,5G、AI大模型、数字孪生技术融入将为工业互联网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工业互联网的应用范围由行业龙头向中小企业快速普及、由外围辅助环节向核心生产环节不断演进,带动数字化绿色化协同应用向价值链两端延伸,未来几年会是工业互联网深度应用和规模化发展的阶段。


  转自:经济参考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 我国工业互联网已进入大发展时代

    我国工业互联网已进入大发展时代

    目前工业互联网已进入大发展时代,我国已形成较健全的工业互联网产业体系。经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专家测算,2017年我国工业互联网直接产业规模约为5700亿元,2017年到2019年年均增长约为18%,预计2020年将达到万亿元规模。
    2018-02-07
  • 唤醒沉睡的工业大数据——代表热议工业互联网建设

    唤醒沉睡的工业大数据——代表热议工业互联网建设

    振华重工拥有全球250多个码头客户,占世界码头总数的82%,再配合全球海运船舶调度数据,如能全部联网,将形成全球标志性海运工业互联网平台,数据价值无可估量。
    2018-03-13
  • 地方密集出台工业互联网发展政策 加速制造业转型升级步伐

    地方密集出台工业互联网发展政策 加速制造业转型升级步伐

    上海、北京、天津、浙江、江苏、广东、山东、河南、吉林、四川、陕西、福建、安徽等主要制造业省市陆续出台一系列旨在加快工业互联网应用的产业发展政策,以此推进互联网和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加速制造业转型升级步伐。
    2018-08-10
  • 我国工业互联网发展迎来“政策年” 万亿市场空间或开启

    我国工业互联网发展迎来“政策年” 万亿市场空间或开启

    工业互联网已成当前制造业竞争的新制高点。我国工业互联网发展正迎来“政策年”,有关部委积极完善工业互联网政策体系,地方也在紧锣密鼓构建工业互联网体系。
    2018-11-09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