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准三大领域 信贷加力“输血”实体经济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3-11-14





  前三季度信贷对实体经济支持作用持续增强。记者从各银行业绩发布会和年终工作会获悉,四季度银行在保持贷款平稳增长的同时,将进一步挖掘新的信贷增长点,做足项目储备,为明年开年投放积蓄动能,其中,科技创新、绿色转型、居民消费等重点领域成为“主攻”方向。


  据三季报披露,截至9月末,六大国有银行中五家新增人民币贷款较上年末实现两位数增长,部分国有大行信贷同比增量已接近甚至超过去年全年。其中,农业银行新增人民币贷款达到2.57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了13%,而去年全年新增为2.59万亿元。截至今年9月末,中行境内人民币贷款已新增1.9万亿元,创历史同期新高,连续实现多个月度同比多增。


  记者走访了解到,当前信贷投放已进入年末收尾阶段,预计四季度增速将保持平稳。同时,银行信贷工作重心已转向明年项目储备。“信贷投放的传统节奏是‘一季度开门红,二季度指标修补,三季度休息,四季度储备明年’。最近我们的工作是拜访排摸客户资金需求,平滑全年的信贷投放曲线。”南京银行上海控江支行行长车晓嫣说。一股份银行北京地区公司业务负责人也表示,“目前已进入信贷投放工作收尾阶段,不少口径信贷计划额度已投放完成,较上年同期增加近10%。”


  中国银行研究院发布报告指出,今年银行业信贷投放节奏前高后低的特点更加明显,在降息预期下,银行“早投放、早受益”动力较强。


  从下一步信贷投放结构上看,各家银行的策略不尽相同,但在科技创新、绿色转型等领域,各行均在重点发力。“在服务实体经济方面,农业银行走在前列,重点领域贷款体现高精度。”农业银行董秘韩国强表示,下一阶段,该行将围绕高质量发展主线,持续做好信贷投放工作,紧扣实体经济发展需要,不断加大重点领域支持力度。


  相比其他领域,银行科创贷款重要性进一步提升,成为各银行争相竞逐的新赛道。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的“五篇大文章”中,“科技金融”被放在首位。人民银行发布的《2023年三季度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显示,三季度末,获得贷款支持的科技型中小企业21.28万家,获贷率47%,比上年年末高2.7个百分点。


  据了解,中信银行将构建开放式服务生态,联合协同单位、政府部门、产业园区、私募股权、科研院所及高校等机构,携手塑造全要素保障、全生命周期“护航”的新生态体系,超前布局更早、更小、更新的企业,激发民营企业创新活力和成长动能。建行表示,后续会大力发展科技金融,加强科技成果评价改革试点研发成果应用,为创新能力强、有市场潜力的企业提供全周期多元化融资支持。


  绿色金融领域仍是信贷投向“高地”。截至今年9月末,工商银行绿色领域贷款增长超30%,为该行信贷业务中增速较高的板块之一。农业银行绿色信贷业务余额3.8万亿元,较上年末新增1.1万亿元,增速42%,余额、增量、增速均创历史新高。


  尽管近两年来保持高增长,但多家银行仍明确提出将聚焦绿色金融领域,继续重点投放金融资源。建行表示,全面推进绿色金融,强化产品服务创新,有力支持节能环保、清洁能源等重点领域和传统企业低碳转型,践行“绿色资产负债表”理念,加快推动碳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助力国家“双碳”战略落地。


  “在政策配套支持与引导下,银行绿色信贷的投放领域日趋丰富。尤其国有大行发挥体量、资源、成本等优势,引导绿色资金不断流入绿色金融领域。”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吴丹表示。


  在对公业务继续加码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同时,针对个人消费者的消费金融也获得银行重点支持。在光大证券首席金融业分析师王一峰看来,在国家实施一系列提振消费的措施之后,市场对于消费信贷的需求增长很明显,国有大型银行的客户群更广,贷款利率也有优势,整体贷款余额的增速远远高于平均贷款增速。


  “中信银行仍将在资源配置上对零售倾斜,全力支持零售信贷投放,中长期目标是实现零售与对公信贷存量规模的比例达到1:1。在经营策略上,四季度中信银行将紧随消费热点,深耕房、车、烟商贷等主流场景,推动个贷规模稳定增长;同时做大信用卡消费交易,加大分期贷款投放,带动信用卡贷款规模提升。”中信银行董事会秘书、风险管理部总经理张青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在力求信贷投放总量稳结构优的同时,盘活存量贷款也将成为后续银行的一项重要任务。目前我国银行体系贷款余额超200万亿元,社会融资规模余额超过300万亿元。“盘活存量贷款、提升存量贷款使用效率、优化新增贷款投向,这三个方面对支撑经济增长同等重要。”人民银行行长、国家外汇局局长潘功胜在2023金融街论坛年会上强调。


  “当前存量信贷规模已经很大,占GDP的比重也很高,如果仅靠新发贷款去拉动经济增长,可能会面临效率低下等问题。”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曾刚表示,盘活存量金融资源,提升已有的各种形式的资本或资产效率,可能比新投放金融资源具有更重要的意义。(记者 向家莹)


  转自:经济参考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