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需要数十万亿资金,这些钱从哪儿来?


时间:2014-03-27





  城镇化资金从哪儿来?3月25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和世界银行在北京联合发布最新报告——《中国:推进高效、包容、可持续的城镇化》,其给出的答案是向市场要。该报告建议,在中国城镇化进程中,要以市场为基础,配置土地、劳动力和资本。

  细心者不难发现,不久前发布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下称《规划》,在涉及城镇化资金的部分,同样是顺应市场化改革的方向,提出了五大资金保障机制,即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完善地方税体系,允许地方政府发行市政债,建立城市基础设施、住宅政策性金融机构,引入社会资本。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李佐军说,城镇化建设,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已给出大方向,五大城镇化资金保障机制可以解决很大一部分融资问题。

  李佐军直言,上述融资体制机制改革能否落实到位,是城镇化成败的关键因素。

  “数十万亿元资金需求”

  《规划》提到,到2020年实现1亿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同时,要将公共服务覆盖到所有常住人口。毋庸置疑,这需要钱。

  经济参考报此前援引独立智库城市中国的报告指出,根据测算,到2020年,如果政府债务控制在60%以内,城镇化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缺口或达20万亿元人民币。

  3月17日,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培训班上,财政部副部长王保安指出,据有关方面估算,目前中国城镇化率为53.6%,如果把户籍人口及相应的公共服务因素考虑进去,又远低于这一比例,预计2020年城镇化率达60%,由此带来的投资需求约42万亿元。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苏明指出,城镇化资金需求主要有两大方面:一是解决1亿人落户相应需要的基本公共服务支出,包括农民工子女教育、就业培训、养老、医疗、住房等;另一方面则是大的基础设施建设支出,包括道路、供排水等。

  基础设施建设这一块,世界银行常务副行长英卓华昨日在“中国:推进高效、包容、可持续的城镇化”国际研讨会上称,按照目前趋势,中国城市在未来15年将在基础设施建设上投入约5.3万亿美元约合32亿元人民币。

  基本公共服务支出方面,苏明说,这应由人口流入地政府负担。对人口流入较多的地区,中央在转移支付上应有所倾斜。至于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需求,则可以改变历史上主要依靠政府投入的模式,通过PPP模式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公私合作关系,降低门槛,更多引入社会资本参与。

  “农民工为所在城市创造了经济价值,政府理应为他们提供公共服务。而目前来看,人口主要流入地也有财力为他们提供基本公共服务。”苏明说。

  “土地财政取消是必然”

  长期以来,中国土地的城镇化快于人口的城镇化,这与地方政府依赖土地财政不无关系。

  据财新网的数据,2008-2013年,地方政府土地收入分别为1.04万亿元、1.40万亿元、2.91万亿元、3.32万亿元、2.85万亿元、4.12万亿元。最近四年,土地出让收入相当于当年地方公共财政收入的50%~60%。

  英卓华指出,根据估算,从1990年到2010年期间,地方政府对农村土地的征用低于市场价格,比市场价格低两万亿元人民币。

  而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土地财政作为主要融资方式的定位酝酿生变。

  在前述培训班上,王保安称,原有城镇化建设主要依赖财政、土地的投融资体制弊端已显现,难以持续,亟须建立规范、透明的城市建设投融资机制。

  据财新网报道,财政部正会同相关部委研究土地收入制度和政策改革,目标是削弱地方支配土地收入的自由度、降低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

  财新网援引参与讨论的学者的消息称,上述改革研究探讨的问题主要有:是否将地方卖地收入纳入特定账户管理;限制地方使用土地收入资金的自由度,规定土地收入投向领域和比例;土地收入不能在当年全部花完;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交易需要纳税,作为地方政府的收入;等等。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已提出,在符合规划和用途管制前提下,允许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租赁、入股,实行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

  李佐军认为,土地财政会逐渐减少,按照改革方向,允许集体土地同等入市,土地财政的基础就会慢慢丧失,土地财政取消是必然。

  英卓华建议,要推进包容性的城镇化发展,就需要调整土地管理方式,改变土地管理的制度安排,以更好的方式来决定土地的价值,不仅在农村地区,也包括在城市地区。

  英卓华指出,如果能够引入市场机制的土地定价方式,意味着农民能够从土地价格差价中获得更大的红利,预计这可以使家庭财富增加5万亿元人民币,有助于缩小贫富差距。

  世界银行常务副行长英卓华指出,根据估算,从1990年到2010年期间,地方政府对农村土地的征用低于市场价格,比市场价格低两万亿元人民币。

来源:东方早报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