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仍面临问题,经济企稳回升有待进一步巩固


时间:2013-09-02





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7月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1.6%,增速比6月提高5.3个百分点,实现强有力反弹。专家认为,近期国家鼓励投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消费等政策有助工业企业效益回升,但中小企业仍面临转型难、订单少等问题,经济企稳回升有待进一步巩固。

7月工业利润增速明显反弹



统计数据显示,1-7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30032.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1.1%,增速与1-6月持平。但7月单月利润增速明显上涨。其中主营活动利润345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8%,比6月提高4.1个百分点。



国家统计局工业司何平博士分析认为,7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增利润主要集中在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以及汽车制造业,这四个行业合计新增主营活动利润354.8亿元,拉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活动利润增长10.5个百分点。



记者采访了解到,近两个月来,不少企业的经营状况相对有所好转。山东新力环保材料有限公司在玻璃纤维及复合环保过滤材料方面占有全国较大的市场份额。该公司副总经理王礼说,最近商品订单比上几个月要多,受整个经济形势开始看好影响,各地建筑市场对商品需求量大。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执行总裁张泉告诉记者,今年7、8月份潍柴销售业绩同比增长40%多。



虽然整体好转,但专家分析认为,企业整体盈利水平仍然较低。何平指出,7月按主营活动利润计算的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4.23%,比去年同期下降0.28个百分点。单位成本仍在攀升,受原材料购进价格降幅小于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降幅和人工成本上升较快的影响,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达87.07元,比去年同期提高0.81元。




经济企稳迹象逐步加强



专家分析认为,从各项数据来看,我国的经济增长趋稳态势日渐显现。数据显示,企业的生产在7月已有所好转。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7月份,我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9.7%,比6月份加快0.8个百分点,是二季度以来的首次回调。41个大类行业中有39个行业增加值保持同比增长,464种产品中有306种产品同比增长。



中投顾问产业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扈志亮说,从整体上来看,我国工业企业在7月已经有了企稳回暖的迹象,盈利能力较上半年也有大幅提升。虽然我国不会再度推出“四万亿”的刺激政策,但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投入丝毫没有减缓的迹象。铁路、城市基建、信息消费已经成为撬动经济增长的新动力,钢铁、环保、电信等多个产业的投资力度将会明显加大。



一些机构的数据显示,工业企业扩张态势仍在持续。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公布的7月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3%,比上月微升0.2个百分点。8月22日,汇丰银行发布的报告显示,汇丰7月中国制造业PMI初值为50.1,为4个月新高,并重返扩张区间;当月制造业产出指数为50.6,创3个月以来最高。



汇丰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兼经济研究亚太区联席主管屈宏斌预计,随着棚户区改造、铁路投资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及IT基建的加快及小微企业减税等政策措施全面显效,未来几个月经济将在目前企稳的基础上进一步回升。



进出口数据的好转也强化了经济企稳信号。海关总署公布了7月进出口数据,其中,出口增长5.1%,进口增长10.9%,进出口同比增速相比6月双双由负转正,而且大大好于此前市场预期。



中小企业“脱困”仍不容乐观



一些专家认为,尽管7月的数据显示出工业企业效益开始回升,但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之间,大型企业与中小企业之间效益差距明显,中小企业仍面临订单少、融资难等问题,将成为经济进一步回暖的不利因素,需进一步创造宽松环境促进企业发展。



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2013年上半年工业经济运行报告》认为,量大面广的小微型企业既面临融资难、负担重、发展水平低等老问题,还有转型难、订单少、用工成本上升等新问题。7月,我国小型企业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49.4%,自去年4月以来已经连续16个月运行在50%的临界值之下。



一些企业反映,企业的劳动力成本仍在上升。今年以来,已有22个省份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其中今年上半年17个地区调整了最低工资标准,平均调增幅度为17.6%。



一些行业的产能过剩问题依然突出,这对于不少企业仍是最大的效益提升难题。



面对这些困难,中投顾问高级研究员薛胜文说,劳动力成本等优势一直是支撑“中国制造”发展的关键因素,在“人口红利”渐失的背景下,中国制造企业应加快转型升级,从低端的加工制造向高端的研发、生产等技术密集型方向发展,提升自身的研发能力、技术能力以及信息处理能力。

来源:中国保险报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