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荒”背后折射金融异化,央行意在救赎实体经济


作者:叶晨晖    时间:2013-06-28





银行系统闹“钱荒”,6月份汇丰版制造业PMI创9个月新低,A股遭遇滑铁卢连续暴跌,在市场期望央行注入流动性“救市”时,一直按兵不动的中国人民银行日前公布一封“关于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事宜的函”,以此警示各银行注意“流动性”,以免再度因资金吃紧造成不必要的恐慌。这是“钱荒”发生以来,中国央行首次正式公开表明态度。“钱荒”是经济转型困难的一个缩影,市场据此猜测新一届政府已经做好了牺牲增速实现经济转型的准备。

  央行打消货币政策放松预期

  央行在这封信函中强调,各金融机构要继续认真贯彻稳健货币政策,切实提高风险防范意识,不断提高流动性管理的主动性和科学性,继续强化流动性管理,促进货币环境稳定“。此外,央行还”点名要求各家商业银行要密切关注市场流动性形势,加强对流动性影响因素的分析和预测,做好半年末关键时点的流动性安排。

  央行警示称,各金融机构要统筹兼顾流动性与盈利性等经营目标,合理安排资产负债总量和期限结构,合理把握一般贷款、票据融资等的配置结构和投放进度,注重通过激活货币信贷存量支持实体经济发展,避免存款“冲时点”等行为,保持货币信贷平稳适度增长。

  由于最近经济数据不理想,市场纷纷下调今年的经济增长预期,同时要求降息降准的呼声越来越高。银行对信贷提前卡位的意图非常清楚,企图倒逼央行放宽货币政策。分析人士认为,“钱荒”表象之下暴露出的是当前我国银行体系资金空转问题,背后折射出的是让资金进入实体经济的政策意图。“用好增量、盘活存量”,或许是对当前“钱荒”饶有深意的注解。摩根大通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朱海斌表示,央行希望此举会打消市场对于进一步货币或信贷宽松的预期。

  钱荒的背后是金融的异化

  根据两周前央行公布的统计数据来看,尽管整体货币政策保持稳健,但5月份M2广义货币供应量的同比增速依旧高达15.8%,新增信贷量仍然高企,人民币存款余额也已经逼近百万亿元的大关,1-5月社会融资规模达到9.11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3.12万亿元。

  然而,市场给我们传递的是另外一种情况。一面是银行缺钱,股市缺钱,中小企业缺钱;但另一方面却是货币的供应量充裕,不少大型企业依然出手阔绰,大量购买银行理财产品,游资仍在寻找炒作的概念,民间借贷依旧风风火火。两相对比不难发现,眼下的“钱荒”看似来势凶猛,实则是一场资金错配导致的结构性资金紧张。不是没有钱,而是钱没出现在正确的地方。

  因此,任凭市场上降准之声叫得震天响,央行也不“开闸放水”,这可能已经反映出其对货币市场流动性的一个大的判断:市场并不存在流动性总量缺乏的问题,而更多的是银行在资产结构上存在不合理搭配的问题。特别是中小银行由于资产结构不合理,导致流动性紧张的情况仍然严峻。近期有报道称江苏一家农合社突然停止营业,3200万存款无法兑付,这或许就是国内众多中小金融机构困局的一个缩影。

  “钱荒”现象的背后,折射的是金融的“异化”:原本是从金融业到制造业的信贷业务,在通过一系列加杠杆的金融运作后,变味为从金融业到金融业的资金业务;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变成了“钱生钱”的虚拟游戏;在银行体系到处蔓延的“钱荒”表象之下,是实体经济不断失血的恐慌。因此,“钱荒”的背后,更需要思考的不是有没有钱的问题,而是钱要如何用好,如何注入实体经济的问题。

  政策面能否顶住压力?

  随着美国经济的稳步回升,美联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退出的脚步渐行渐近,全球经济去杠杆化过程开始加速,此时我国央行顶住压力“不放水”,传递出停止以货币扩张刺激经济的信号,这迈出了向实体经济救赎的一步。

  国务院上周三召开常务会议称,要把稳健的货币政策坚持住、发挥好;优化金融资源配置,用好增量、盘活存量,更有力地支持经济转型升级。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两会”上也指出:“改革进入了深水区,也可以说是攻坚期,的确是因为它要触动原有的利益格局。现在触动利益往往比触及灵魂还难。但是,再深的水我们也得趟。”

  “钱荒”可以看作是市场利益博弈的深化,从官方舆论来看,改革的决心不容动摇。针对“钱荒”问题,新华社指出“中国的货币政策已经开始由简单的数量调控逐渐转向质量和结构的优化。”人民日报指出,“央行‘冷眼旁观’,目的是希望这些银行能够吸取教训,逐步提升流动性风险管理能力。”中国四大国有银行中一家银行的一位高管也表示,中国央行迄今为止一直不采取行动,表明领导层“决心挤掉”影子银行“活动造成的信贷泡沫”。

  “在以去产能、去杠杆为主线的结构调整期,盲目扩张货币会使去产能进程中断,市场主体在宽松的货币环境下缺乏去产能、去杠杆的动力。”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副所长巴曙松认为,近期金融市场的波动是金融市场结构调整的表现,重在促使金融资源流向实体经济。

  “从一定意义上讲,央行没出手救市,是政策的主动调控,而不是等到泡沫破裂后的被动调整,将有利于维护金融稳定,也有利于改变房地产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占用太多资金,挤压实体经济的状况。”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指出。(叶晨晖)

来源:通信信息报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