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半年“补短板”改革步入攻坚期 收入分配提速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17-07-01





  作为供给侧改革的关键内容之一,“补短板”改革在多个领域推开。伴随着改革步入深水区,“补短板”也向纵深推进,开始侧重于补齐制度短板。下半年,医改和收入分配、个税改革有望成最大看点。
 
  《经济参考报》记者了解到,收入分配和个税改革有望提速,其中,收入分配政策评估体系等将搭建,多项个税配套改革也都将在年内推进。医改方面,三医联动的综合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随着相关配套政策密集出台,改革方向细化明晰,公立医院改革9月底前将全面推开。
 
  纵深推进 “补短板”改革步入攻坚期
 
  作为当前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内容之一,“补短板”改革正在医疗、农业、科技、环保、社会治理等多个重点领域推开。
 
  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部署,今年在“补短板”方面,要从严重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从人民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着手,既补硬短板也补软短板,既补发展短板也补制度短板。
 
  专家指出,“补短板”就是进一步增强根基,不断扩大有效供给,以创新和改革突破体制机制的藩篱,而伴随着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向纵深推进,“补短板”也将步入攻坚期。
 
  以医改为例,2017年是形成较为系统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框架的关键之年,也是医改的“工作落实年”。根据今年确定的医改工作重点任务,今年上半年相关部门出台了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意见、发布了支持社会力量提供多层次多样化医疗服务的意见,此外还制定了改革完善短缺药品供应保障机制的实施意见。
 
  值得注意的是,关于改革完善短缺药品供应保障机制的实施意见的出台,将极大改善药品供应保障制度,并解决“低价药”、“救命药”、“孤儿药”以及儿童用药的供应问题。
 
  事实上,近年来部分地区的药品招标都“唯低价是取”,导致不少企业中标后无奈选择弃标。而在文件出台后,未来对于这类情况,理论上可以通过完善市场机制来调节保障药品供应。
 
  再以收入分配改革为例。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近年来中国的基尼系数总体上呈下降趋势,自2008年以来连续7年下降,2016年数据为0.465。此外,中国城乡居民收入的相对差距也在缩小,从2015年的城乡收入倍差2.73下降到了2016年的2.72。但是基尼系数仍高于0.4以上,表明我国的收入差距仍然较大。收入分配改革的破题也迫在眉睫。
 
  就在今年6月初,国家发改委正式公布《2017年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重点工作安排》(以下简称“工作安排”),明确了四大方面19项重点工作。部署了多项促进收入增长和提高收入公平性的务实举措,传递出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坚强决心。
 
  聚焦公平 收入分配和个税改革提速
 
  下半年,收入分配制度将是改革的重点之一。依据发改委发布的“工作安排”,将推进系列举措:城乡居民增收综合配套政策、专项激励计划、收入监测等三类试点将陆续启动;技能人才、科研人员、新型职业农民等多个群体有望实现增收;初次分配制度不断完善,再分配调节力度持续加大。此外,还将组织开展城乡居民增收综合配套政策试点,专项激励计划和收入监测试点,研究建立收入分配政策评估体系等。
 
  据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孟玮介绍,“工作安排”针对初次分配、再分配和强化公平等19项工作都对应了相关责任单位。
 
  专家表示,分配公平正义仍是这次改革的主要目标,此外还要有助于推进经济转型以及提高劳动效率。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李清彬认为,面向未来,要下大力气完善市场评价要素贡献并按贡献分配的机制,保障初次分配的规则公平。包括着力清除市场壁垒,加快形成企业自主经营、公平竞争和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的现代市场体系,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平性;以及加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消除农村户口和城镇户口之间的等级差距和流动限制等。
 
  此外,同样肩负分配公平使命的个人所得税改革思路已经清晰,并在加速推进。本轮个税改革将依照“增低、扩中、调高”的总原则,建立“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新税收体制,通过税制设计,合理调节社会收入分配,进一步平衡劳动所得与资本所得税负。
 
  具体而言,是以走向“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新税收体制为目标,将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稿酬等部分收入项目,实行按年汇总纳税,同时适当增加二孩家庭教育支出等与家庭生计相关的专项开支扣除项目。另一方面,财产转让等方面的收入所得项目继续实行分类征收。
 
  当前,加快推进个税改革已成为业内比较一致的呼声。记者了解到,下一步,个人所得税改革的配套改革措施将加速推进。包括制定个人收入和财产信息系统建设总体方案、推动建立适应个税改革的自然人税收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个税风险分析系统以及研究提出配套管理办法等都将在年内推进。业内认为,配套措施改革提速,将为本轮个税改革更快、更好地推进和落地进一步扫除障碍。
 
  医改突破 公立医院改革将全面推开
 
  三医联动的综合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随着相关配套政策密集出台,改革方向细化明晰。取消药品加成、药品流通两票制、医联体等制度建设将是下一步深化医改的重要突破方向。
 
  根据已经确定的时间表,2017年内要基本搭建医联体制度框架,全面启动多种形式的医联体建设试点,三级公立医院要全部参与并发挥引领作用,综合医改试点省份每个地市以及分级诊疗试点城市至少建成一个有明显成效的医联体。
 
  “医联体建设加速推进,在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的同时将会加大对医药配送企业的筛选和整合。”业内人士表示,在生产企业中,医联体将会对药企营销和产品定位等系列操作问题提出挑战。部分药企未来虽然会面临压力和挑战,但企业对于医院和大型基层医疗机构这一渠道仍然需要给予最高优先度。企业需要通过调整销售模式,持续推动销量。
 
  2017年,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将全面推开。根据要求,7月31日前,所有地市出台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施方案;9月30日前,全面推开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所有公立医院全部取消药品加成(中药饮片除外)。2017年全国公立医院医疗费用平均增长幅度控制在10%以下。到2017年底,前四批试点城市公立医院药占比(不含中药饮片)总体下降到30%左右。
 
  药品加成曾是在医疗机构快速发展而国家财政投入紧缩等情况下推出的权宜之计,的确也发挥了一定的正向作用。然而,药品加成中所包含的未制衡的利益激励,不断异化为一种“以药养医”的制度,使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受到严重损害,加剧了医疗资源的浪费。
 
  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基本目标是破除公立医院逐利机制,构建起布局合理、分工协作的医疗服务体系和分级诊疗就医格局。为实现这一目标,在取消药品加成的同时,必须配合好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改革现有人事薪酬制度,同时改变现有筹资和支付制度。
 
  “要形成制度化和良性的医疗行业补偿机制,让公立医院能够在无后顾之忧和市场焦虑的情势下做好分内之事。”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的专家建议,取消药品加成后减少的合理收入,主要由调整医疗服务价格进行补偿。此外,未来应做好与财政投入政策的衔接,弥补公立医院的经费缺口,建立符合医疗行业特点的新型补偿机制。(孙韶华 李唐宁 林远)
 
 


  转自:经济参考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 补短板和扩大有效投资将是下半年投资主基调

    补短板和扩大有效投资将是下半年投资主基调

    7月份以来,除了经济半年报外,地方也在密集公布重大项目投资成绩单。《经济参考报》记者统计发现,截至目前,已公布上半年重大项目和重点工程完成情况的13省份总计投资已逾3万亿。
    2018-07-30
  • 双创升级 “国家队”一揽子方案补短板

    双创升级 “国家队”一揽子方案补短板

    央企、地方国企和科研院所等正加快组建创新联合体,未来几个月以重大项目、重大工程为抓手,充分利用倒逼机制,聚焦关键核心技术,全力以赴、集中攻关,率先取得重大原创性突破。
    2018-09-10
  • 稳定有效投资 加大力度补短板

    稳定有效投资 加大力度补短板

    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做好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工作。把补短板作为当前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任务,加大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的力度。
    2018-09-19
  • 聚焦补短板 提高投资精准性和有效性

    聚焦补短板 提高投资精准性和有效性

    截至目前,172项重大水利工程已开工建设130项,在建投资规模超过1万亿元;高标准农田加快建设,一批铁路重大项目建成运行。”
    2018-09-19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