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 实体经济担重任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18-03-20





  如何提升实体经济供给质量,扎实推进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两会期间全国政协经济界别委员进行了热烈讨论,并提出诸多建议。
xiandaihuajingjitixi
(图片来源:互联网)
  转向追求质量和效益
 
  伴随规模迅速扩张,当前中国实体经济发展积累了一系列深层次结构性矛盾,庞大的实体经济总量与低水平的实体经济质量呈现巨大反差。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实体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招商局集团董事长李建红表示,高质量的实体经济对实现国家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李建红建议:一是优化发展理念,把实体经济从追求规模和速度,转化到追求质量和效益轨道上。二是努力做强主业,不断推动实体经济转型升级。李建红举例说,现在实体经济尤其是装备制造业,同质化发展、同业竞争、低水平竞争很严重,对这些企业应进行实质性的资产重组,经过重组提升核心竞争力,根据产业升级,市场竞争需求,全球化、国际化的质量体系和标准体系,使传统制造业转向高端制造业。三是要强化创新驱动,推动科技创新、管理创新、模式创新,推动产业+互联网、产业+科技发展,打造制造业生态圈。四是培养创新型人才,人才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第一资源。他还建议,要进一步引进开发,鼓励企业“走出去”,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主力军作用,带动中小微企业“走出去”,从而更好的推动实体经济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副所长谷树忠认为,实体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要从资源解决、环境友好、生态保育三方面入手,要处理好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关系,处理好实体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处理好产业分工与产业融合的关系,处理好减负与加压的关系。
 
  推动制造业做大做强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核心部分,全国政协委员、工信部原副部长刘利华表示,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浪潮下,数字经济、共享经济、产业协作正在重塑传统实体经济形态,全球制造业都处于转换发展理念、调整失衡结构、重构竞争优势的关键节点,我国制造业提质增效的任务十分紧迫。要充分认识这一问题,把制造业放在突出位置来抓实抓好。
 
  刘利华建议,降低以制造业为主要征税对象的增值税的税率,引导地方政府将发展重点转向实体经济。
 
  全国政协委员、民盟湖北省委会副主委、湖北省武汉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胡树华认为,推动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刻不容缓。胡树华建议,实施先进制造业分类推进计划,突出四大领域发展。对于高端装备制造业实施政府、企业主体联盟的协同创新发展模式。要实施制造业“国家企业创新工程”。打造先进制造业税收投资金融贸易特区,建立国家先进制造业示范基地。
 
  对于推动制造业做大做强,全国政协委员、广东证监局党委书记、局长陈小澎建议,要培育制造业发展新动能,特别是推进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和企业技术中心建设;优化产业布局,推动重点产业聚集发展;切实降低成本,营造制造业发展良好环境,给予地方政府一定财政自主权利,能够精准支持当地制造业发展。
 
  减税降负实体经济将受益最多
 
  近些年,相比虚拟经济,实体经济总体投资回报率较低,一方面是因为实体经济质量不高,另外也有实体经济税收负担重、制度性交易成本高、金融监管机制不完善等原因。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积极财政政策取向不变,减税降费仍是积极财政政策的重要举措之一。而且要在过去5年减税降费3万亿元的基础上,今年进一步减轻税费负担1万亿元,实体经济将受益最多。
 
  在全国政协委员、民建天津市委员会副主委孙太利看来,为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减少税费负担,是事关促进实体经济转型升级、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的关键。为此,他建议,扩大小微企业享受减半征收所得税优惠的范围,继续深化“营改增”改革,建议增值税由现行的17%、11%和6%三档,简化为17%和6%二档,切实减轻企业负担。
 
  继续实施减税降费,也就是着眼放水养鱼,目的是进一步减轻企业的负担,增强经济发展的后劲和企业转型动力。全国政协委员、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主任张占斌建议,要更加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更大决心为企业降低成本,减税降费,对企业有很大作用。政府也要加快改革,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更好服务企业。
 
  在金融监管机制和资本市场机制方面,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陈雨露表示,服务实体经济是金融部门的天职和本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核心使命。“高质量发展需要一套全新的指标体系、核算体系和绩效评价体系。对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来说,也需要一个更加科学、清晰的指挥棒。”陈雨露表示,只有宏观融资结构更加合理,才能从源头上降低宏观杠杆率,更好支持实体经济结构性优化和高质量发展。(记者 曹雅丽)
 
  转自:中国工业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