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逼近6.7 未来仍将双向波动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作者:张寿林    时间:2016-07-13





  7月12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跌至6.6950,直逼6.70关口,创下2010年9月份以来新低。人民币对欧元中间价下跌199点,对英镑的中间价下跌452点,对日元的中间价上涨1032点。离岸人民币对美元价格持续在6.70上方波动。


  数日来,部分境外机构将人民币对美元汇率预期值调整至7以上。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刘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接下来人民币或继续面临贬值压力,但短期内对美元汇率贬到7还“不至于”。


  联系到6月外汇储备意外上升,九州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邓海清认为,从人民币中间价定价机制和退出外汇市场干预两方面看,意味着央行或已经悄然完成了汇率市场化改革。


  美国加息声音又起


  11日,安倍重申将继续推进“安倍经济学”,考虑向临时国会提交补正预算案,实施大胆的综合性经济对策。11日日经225指数上涨3.98%,美元对日元收盘价上涨2%。


  另据外媒报道,美国堪萨斯城联储行长EstherGeorge本周一重申加息立场,她认为6月份美国非农就业大幅反弹是进一步上调利率的一个关键理由。她表示短期利率依然维持在历史低点,继续下去可能催生风险,导致资源错配。她支持循序渐进加息。


  上述因素推动美元连续上涨,令人民币承压。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近期一路下滑,最新值为94.25,下跌0.63。


  数日来,部分境外机构将人民币对美元汇率预期值下调至7以上。


  对于人民币对美元近期持续贬值,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刘健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从6月24日以来,人民币面临持续贬值的压力,但这种贬值是“人民币参考上日收盘价,加上参考一篮子货币”的当前定价模式下的反应,在美元走强的背景下,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贬值是一个市场行为的结果。


  招商银行总行资产管理部高级分析师刘东亮告诉记者,人民币还会贬值,但他表示“贬值空间很难讲”。


  刘健则认为,人民币虽然面临贬值压力,但市场并不认为是像年初和去年年底时的单边贬值状态,可以说是双向波动的态势,“美元指数不可能持续走强,未来也会出现震荡,包括英国公投后的市场避险情绪出现平稳,美元指数可能会出现震荡。”


  刘健还表示,“今天(7月12日),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大多数时点处于中间价下方,意味着结汇力量还是有的。美元指数现在是96.16,截至目前出现了0.4%的贬值,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明天约有0.2%的升值空间。”


  他认为,接下来人民币可能继续面临贬值压力,但短期内对美元的汇率到7则还“不至于”。


  汇率市场化改革或接近完成


  对于近期人民币贬值,上周央行发布的中国货币网特约评论员文章称,人民币汇率指数贬值与基期因素有关。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以2014年12月末为基期,定为100。当时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较2005年汇改时累积升值35.2%,人民币汇率正处于高位,并不反映真正均衡水平,出现一定回调是正常的。但从长期来观察人民币汇率指数变化,其稳定性则明显提高。


  评论文章还称,人民币汇率指数贬值也受我国物价水平略有走高影响,当前我国通胀水平总体高于美国,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面临升值压力。为保持实际有效汇率相对稳定,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则存在一定贬值要求。


  央行近期也发表声明说,人民币汇率仍在按照“前日收盘汇率+一篮子货币汇率变动”的既有机制正常运行。


  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赵庆明此前也对记者表示,“汇率中长期变化取决于经济基本面,而非短期事件。,人民币价格要看货币篮子,而不是盯着某个单一货币。”


  人民币汇率近期持续贬值,但6月份外汇储备意外上升。九州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邓海清指出,这体现出央行不再对市场进行常态化干预。他认为,从人民币中间价定价机制和退出外汇市场干预两方面看,可能意味着中国央行或已经悄然完成了汇率市场化改革。


  国泰君安研报也分析指出,5月以来,人民币出现了两个变化:一是汇率贬值风险似乎不再形成跨市场的“传染效应”,二是资本流动对短期贬值的敏感度大幅下降。这两个变化仍在延续,意味着央行和市场对汇率波动性的容忍度均显著提升,这是“汇率市场化”的积极信号。(每经实习记者 张寿林)




  转自:每日经济新闻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