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消费回补全方位发力 更多政策利好将出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0-03-20





  18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文化和旅游部、市场监管总局等四部门就促进消费回补和潜力释放有关情况进行介绍并回答媒体提问。《经济参考报》记者了解到,相关部门将进一步压实地方政府推进复工复产、恢复营业的主体责任,抓紧消除市场抑制因素,促进消费回补和潜力释放,有效对冲疫情影响,提振经济。其中,在文旅、餐饮、汽车、家电以及养老、育幼等方面,将有更多利好政策落地。


  国家发展改革委就业收入分配和消费司司长哈增友表示,消费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持久动力。2019年消费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是57.8%,已经连续六年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一“主引擎”。“在当前国外疫情加速滋生和蔓延的新情况下,我们集中精力扩大国内消费,培育强大国内市场正当其时、非常必要。”他说。


  哈增友指出,稳定和扩大居民消费,促进消费回补和潜力释放,是一项综合性系统工程,需要上下左右协同发力。当务之急是进一步压实地方政府推进复工复产、恢复营业的主体责任,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尽快让消费热起来,让经济活起来。


  商务部消费促进司负责人王斌也表示,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千方百计促进消费回补和潜力释放,壮大新型消费和升级消费,为实现全年经济发展目标作出贡献。


  王斌指出,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重点要抓好加力企业复工营业、扩大重点商品消费、壮大服务消费、促进城市消费、提升乡村消费、培育新型消费、创新消费促进平台等七个方面的工作。其中,在扩大重点商品消费方面,商务部将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研究提出促进汽车、家具、家电等重点商品消费的政策措施,促进汽车限购向引导使用政策转变,支持引导各地制定奖补政策,鼓励企业开展电子产品以旧换新。


  文化旅游领域也将迎来更多支持举措。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发展司司长高政表示,将从四个方面进一步推动数字文旅产业发展:一是落实财政、税收、金融等政策,帮扶企业降低疫情影响,增强数字文旅企业的发展信心和后劲;二是把握产业发展新趋势、新需求,坚持正确导向,抓住5G、超高清等新技术的发展机遇,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培育新业态,鼓励创业创新;三是扩大优质数字文旅产品供给,加快释放新兴消费潜力,发展沉浸式体验型文旅消费,引导和培育网络消费、体验消费、智能消费等消费新热点、新模式;四是抓住数字经济发展机遇,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文化旅游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


  此外,消费维权也将得到加强。市场监管总局网络交易监管司副司长白京华表示,市场监管部门高度重视消费者保护工作,其中一个重要举措就是切实保障消费者投诉举报渠道畅通,努力做到消费者诉求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市场监管总局正在推进建成全国统一、五级贯通的12315行政执法体系,既方便消费者在一个渠道上反映诉求,也有利于执法部门统一受理消费者诉求。(记者 王文博)


  转自:经济参考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 瞄准汽车、家电和5G 促消费24条新举措来了

    瞄准汽车、家电和5G 促消费24条新举措来了

    国家发改委等十部门近日联合印发《进一步优化供给推动消费平稳增长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实施方案(2019年)》,提出六个方面24项具体措施
    2019-02-11
  • 促消费新政密集落地 更多细则将出

    促消费新政密集落地 更多细则将出

    端午小长假期间,我国消费潜力集中释放。以旅游为例,文化旅游部6月9日发布的数据显示,端午小长假全国国内旅游接待总人数9597 8万人次,同比增长7 7%;实现旅游收入393 3亿元,同比增长8 6%。
    2019-06-10
  • 带薪休假、景区降价、夜间游览.....促消费实招来了!

    带薪休假、景区降价、夜间游览.....促消费实招来了!

    23日,国务院办公厅公布《关于进一步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的意见》。《意见》提出了9项政策举措,包括消费惠民措施、提高消费便捷程度、提升入境旅游环境、消费试点示范、发展假日和夜间经济、加强市场监管执法
    2019-08-27
  • 促消费补短板新政将密集落地

    促消费补短板新政将密集落地

    记者15日从文化和旅游部获悉,小长假期间,全国接待国内旅游总人数1 05亿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达472 8亿元。在消费持续升级的同时,火爆的夜间经济成为“带火”中秋消费的一大亮点。
    2019-09-16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