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官之星”发射成功 中国北斗拥抱全球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0-06-24





  巡天探宇廿六载,敢叫北斗耀星河!6月23日,北斗三号系统“收官之星”在万众瞩目中发射成功。经过26年的建设,中国人自己的北斗导航系统即将全面建成。


  历经26年 三步跨越成就北斗


  2020年6月23日上午9时43分,随着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一声令下,长征三号乙火箭腾空而起,北斗三号系统的“收官之星”一飞冲天,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此次发射的是北斗三号系统第30颗卫星,同时也是整个北斗系统的第55颗卫星。4月4日,这颗卫星运抵西昌发射中心。经过两个月的等待,终于一发定乾坤,为北斗系统建设画上了圆满的句号。随后,该卫星将会继续进行在轨测试、入网评估等工作,待到测试完成将正式入网。此前于2020年3月9日发射的北斗系统第54颗卫星,在轨测试历时两个月,5月中旬方完成入网工作。


  今日的成功并非一蹴而就,北斗系统建设历时26年,经过三步巨大的跨越。1994年,北斗一号系统建设正式启动。2000年,发射了2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建成系统并投入使用。其采用有源定位体制,可为中国用户提供定位、授时、广域差分和短报文通信服务。2003年,再发射第3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进一步增强系统性能。


  2004年,北斗二号系统建设启动,一直到2012年完成14颗卫星发射组网。北斗二号系统在兼容北斗一号系统技术体制基础上,增加无源定位体制,为亚太地区用户提供定位、测速、授时和短报文通信服务。


  2009年,北斗三号系统正式启动建设,一直到今年6月23日,终于完成30颗卫星发射。至此,北斗系统终于跨越重重难关,以完整之姿展现在世人面前。


  开放包容 中国北斗拥抱全球


  随着北斗系统进化成为“完全体”,其功能和性能也进一步提升,达到完全服务能力,正以开放的心态拥抱全球。


  “完全体”的北斗系统将提供七大服务,在中国及周边地区,其所提供的星基增强、地基增强、精密单点定位等服务将为北斗高精度的泛在化应用奠定坚实基础。


  北斗的创举在于有源定位和短报文通信。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大学教授刘经南表示,北斗三号系统可以对地面进行短消息通信,短消息长度可以达到1000个汉字,短消息同时可以发送给1000万个用户。这个巨大的通信功能,也可以传递图像、视频,甚至很多其他的通信方式。


  由于技术先进,北斗三号已经在搜救、渔业等领域被广泛使用,成为保障民生安全的“千里眼”。“北斗能够为全球范围内的搜救提供服务,不仅是在海洋,还有沙漠、无人区。我们的搜救服务还有个特殊功能,就是双向通信。只要你发出搜救信号,我们在立即组织搜救的同时,告诉你我们正在组织搜救,你就不要继续发报了,那会浪费电源,这是一个创新。”刘经南表示。


  秉持包容开放的态度,北斗正在国际舞台上凸显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截至2019年末,国产北斗基础产品已出口120余个国家和地区,基于北斗的土地确权、精准农业、智慧施工、智慧港口等,已在东盟、南亚、东欧、西亚、非洲等地得到成功应用。目前,北斗全球信号技术指标基本完成验证,支持北斗三号新信号的首个5G移动通信国际标准成功立项;北斗中轨搜救载荷相关标准文件制定和入网测试已取得阶段性成果;首个北斗船载终端检测标准通过了国际电工委员会审议。


  厚积薄发 北斗生态枝繁叶茂


  26年的建设不仅成就了北斗,更成就了中国的卫星导航事业。在北斗的引领下,中国卫星导航事业已然成长为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


  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发布的白皮书显示,以北斗为依托,2019年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体产值已达3450亿元,较2018年增长14.4%。其中,与卫星导航技术研发和应用直接相关的产业核心产值为1166亿元,占比为33.8%。随着“北斗+”和“+北斗”应用的深入推进,由卫星导航衍生带动形成的关联产业继续保持较高速增长,有力支撑了行业总体经济效益的进一步提升。


  与北斗相关的硬件更是百花齐放。截至2019年底,国产北斗兼容型芯片及模块销量已突破1亿片,国内卫星导航定位终端产品总销量突破4.6亿台,其中具有卫星导航定位功能的智能手机销售量达到3.72亿台。目前,含智能手机在内的采用北斗兼容芯片的终端产品总保有量已超过7亿台/套。北斗产业还吸纳了大量就业,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领域企事业单位数量保持在14000家左右,从业人员数量超过50万。


  北斗如何才能进一步发展?刘经南认为,北斗的最终效果是通过人来体验获取感知的,北斗产业应该结合百姓生活中所需的场景进行研发应用。要建立一个北斗产业的全产业体系,通过一颗芯、一个端、一张网、一个平台,跟5G结合、跟车联网和智能驾驶结合,来为各行各业的应用服务。(韩远飞)


  转自:上海证券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