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牙膏市场乱象待整顿 多方急盼监管利剑出鞘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17-05-23





  近些年,随着人民消费水平的提升,越来越多的舶来品进入普通消费者的生活,牙膏作为人们生活中的日用品也不例外。据悉,进口牙膏主要通过三种形式流入我国,首先是按一般进出口监管制度办理海关手续的一般贸易,其次是近些年势头正劲的各大跨境电子商务平台,还有以个人或小机构为主的海淘代购方式。进口牙膏的广阔市场引得不良商家也想要从中分一杯羹,因此出现了如“劣进口”、“伪进口”和违法虚假宣传等进口牙膏市场的种种乱象。乱象带来的危害不一而足,既打破了健康有序公平的竞争环境、危害了合法从业者的利益,也损害了消费者权益。
 
  货源失真损害消费者利益
 
  进口牙膏的体量、种类都十分巨大。据海关统计,近三年来进口牙膏交易数量和交易金额都呈两位数的高速增长,甚至在2015年12月出现了三位数的超高速增长:当月进口数量达1614788千克,增长率为125.63%,而交易金额为11440790美元,增长率为133.19%。2016年进口牙膏仍呈高速增长态势,以2016年6月为例,当月进口数量达1259778千克,同比增长43.17%,而交易金额为30694763美元,同比增长70.50%。进入2017年,进口牙膏增速略有放缓,3月进口数量增长率和交易金额增长率分别为18.25%和22.81%。种类方面,据中国口腔洁护理用品工业协会统计,来自韩国、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英国、德国、意大利、美国八个国家超过20种进口牙膏在京东商城销售。
 
  进口牙膏如此种类缤纷,市场上也出现了进口牙膏良莠掺杂的情况,令消费者难辨真假。以进口牙膏中最出名的“号称牙膏中的爱马仕”的MARVIS玛尔斯牙膏为例,其在淘宝网上属于热销产品。一家MAR-VIS牙膏销量前列的淘宝店铺最近成功交易订单数为5056,为证明店中所卖MARVIS牙膏均为正品,店铺提供了海关进口货物的报关单和入境货物检验检疫证明扫描件。中国大型进口日化用品运营商和麦贺达营销总监田立明表示,国内市场充斥大量“假进口”的进口牙膏,即国内小厂生产出牙膏先出关再转口进关冒充进口,或直接贴进口标签冒充进口,缺少完整的溯源体系,消费者根本无从判别真假。
 
  中国口腔清洁护理用品工业协会的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相建强介绍说,抛开国内本土品牌不说,全球范围内市场占有率最高的主流牙膏品牌的外资企业均在中国建厂,一般无需进口。如美国高露洁和佳洁士、英国舒适达、日本狮王和韩国LG竹盐。其中,高露洁每年生产的牙膏数量不仅满足本企业在国内市场需求,还出口到30多个国家和地区。近些年,为满足消费者追求小众品牌的消费心理,部分来自无良好生产资质的境外小厂“劣进口”牙膏流入我国市场,这些“小众”品牌进口牙膏在本土国家销售情况很一般,进入我国后却被不良商家披上了小众舶来品的华丽外衣。实际上,这些“小众”产品在生产标准和来源安全上都存在着隐患,而最终为这些隐患买单的却是我国消费者。
 
  针对“劣进口”、“伪进口”牙膏现象,和麦贺达有关人士呼吁推动执行CFDA进口备案制度。据其介绍,依托CFDA“进口食品化妆品进出口商备案系统”,可实现对进口商与产品同步实行监督管理,保证进口质量,同步确立进口口腔用品的相关生产、检测标准。此外,该举措可以提高准入门槛,从生产与引进环节限制无资质或不达标的劣、假进口产品进入我国市场。
 
  监管失衡影响市场公平竞争
 
  要想不断满足消费者更高的需求、直面进口牙膏的大规模进入我国市场的挑战,中国口腔清洁护理用品工业协会认为,国产牙膏需要提升产品品质,不断研发细分功能产品。相建强介绍,目前我国口腔护理相关企业以“三品”战略为指导不断提升企业生产制造水平,在推动工业自动化、智能化和产品的精致化和个性化上下足功夫。
 
  对此,田立明也认为,“任何营销手段都是附加的,只有质量过硬才能在市场中稳住脚跟。”事实上,为保证品质,大部分国产牙膏都严格执行我国各项标准法规。与此同时,一些进口牙膏却并未严格执行我国现有的标准和法律法规,而且对其违法违规行为的监管也尚未到位。
 
  比如说,“治疗口腔溃疡”和“改善牙龈炎”等功效的语句常被用来宣传进口牙膏,这些宣传语常出现在各大电商介绍进口牙膏的网页上。这些宣传用语违反了我国《广告法》中相关条例——“除医疗、药品、医疗器械广告外,禁止其他任何广告涉及疾病治疗功能,并不得使用医疗用语或者易使推销的商品与药品、医疗器械相混淆的用语。”(第二章第十七条)。
 
  此外,进口牙膏对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执行也有待规范。首先,部分通过各大电商平台和海淘代购方式进入我国的进口牙膏不符合我国GB29337-2012口腔清洁护理用品通用标签国家标准,此项标准为国家强制性标准,具有法律属性。这些没有经过正规代理商、进口商或经销商进入市场流通的进口牙膏外包装上没有中文对应,违反了该标准中“口腔清洁护理用品标识中,除注册商标外,其内容应使用规范中文。使用拼音、少数民族文字、繁体字或者外文的,应当与汉字有对应关系。”的条款,其他净含量、成分的标准也就更加无从谈起。
 
  除了国家强制标准,部分进口牙膏也未满足牙膏功效评价标准WS/T326-2010和功效型牙膏QB/T2966-2014这两项行业标准的要求。这两项行业标准都要求功效型牙膏在宣传其产品具有某些特定功效时,必须提供相关临床实验的一系列证明。虽然以上两个标准均为非强制型标准,但是国内大多数牙膏均在按照该标准执行。而绝大部分进口牙膏却没有执行这两项行业标准,他们的这种行为也未受到相关部门的查处。
 
  记者就以上问题致电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官方联系电话时,对方告诉记者此事的具体负责部门为广告监督管理司,记者随后致电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广告监督管理司,但广告监督管理司的办公电话一直无人应答。
 
  早在2014年9月,李克强总理在视察质检工作时就提出要求,质检部门要促进企业出口、内销产品在同一生产线、按相同的标准生产,使内外销产品达到同样的质量水准(即“同线同标同质”简称“三同”)。“三同”政策无疑提升了供给质量,让国内消费者享受到更高品质的产品。在提升国内产品质量的同时,相关业界人士也一直期盼着对进口牙膏在内的进口产品实施类似的政策:希望有关监督管理部门提高准入门槛,并以相同质量标准、安全标准和法律法规追踪管理进口产品。
 
  中国口腔清洁护理用品工业协会的副理事长相建强呼吁,进口牙膏应和国产牙膏要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赛跑,对进口牙膏的包装、产品质量和广告语的监管应与国产牙膏执行同一标准,不能单方面限制国产牙膏却给进口牙膏“开绿灯”。(中国工业报实习记者 王伟)
 


  转自:中国工业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 巨资持续涌入 即时配送行业乱象频发亟待监管

    巨资持续涌入 即时配送行业乱象频发亟待监管

    市场混战之下,包括交通事故频发、信息屡屡泄漏、服务质量下降等一些行业乱象也渐渐浮现,亟待加强监管。据悉,政府有关部门已经出台了一些举措。此外,有关即时配送服务规范标准也通过立项并进入编写阶段。
    2018-09-06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