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行业面临四方面挑战 亟待加强创新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19-04-29





  编前:虽然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已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但直至财政部、工信部、科技部和国家发改委四部委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和《关于进一步调整完善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的解读》,“靴子”才终于落地。


  在市场驱动更趋明显、推动全面对外开放的背景下,本来就经历洗牌的电动汽车核心零部件行业,迎来新的发展阶段。“三电”企业势必要决绝地与过去的市场行情说再见,既往的经验恐怕无法再指导现在和未来,即便再强大的企业也需要回到“原点”,以如履薄冰的心态推进业务发展。如今的优胜劣汰恐怕早在几年前就开始书写“剧本”,而除了行业格局的改变外,企业的技术路线、发展方向、战略举措也将在多重因素的作用下产生微妙的“化学反应”。站在这个时间节点,“补贴退坡下的‘零’变局”系列报道将为读者带来相关行业已经和将要发生的一些变化。


  从快速繁荣到普遍亏损,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行业经历了过山车一般的发展历程。


  近期,不少上市公司陆续发布2018年业绩公告,其中多家电机企业业绩出现亏损,部分上市公司的利润额同比下滑甚至超过100%。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行业已处变局。实际上,从2017年上半年开始,一些电机企业就出现了亏损态势,虽然彼时还尚处在新能源汽车市场高歌猛进的时期。


  根据近期国家四部委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今年政策最大的变化在于补贴金额在2018年基础上大幅下滑,幅度超过50%。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零部件,驱动电机的发展必然承受巨大成本压力。此前,业内专家就曾指出,目前电机行业正处于洗牌阶段,上市公司业绩的大变脸是否意味着这种变化愈演愈烈?


  部分企业业绩不乐观行业洗牌“惨烈”


  从数据上来看,电机上市公司的经营状况确实不容乐观。


  近日,方正电机2018年业绩快报显示,其营业总收入为13.71亿元,净利润为亏损4.08亿元,由盈转亏。江特电机发布公告大幅下修业绩预期,预计2018年净利润亏损15亿~16.4亿元。大洋电机披露称,公司2018年净利润亏损22.98亿元,较上年同期骤降650.09%。


  “2018年,一些电机企业出现亏损,部分是由于前几年在二级市场并购过程中判断失误导致的。”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基金新能源汽车创业投资子基金执行事务合伙人兼总裁方建华告诉《中国汽车报》记者,去年,部分电机上市公司出现亏损的主要原因是曾经并购的电机企业出现亏损,更多在于计提商誉损失较多。前几年,一些电机企业对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预估不足,导致对收购标的企业利润预估过高。他称:“收购时,这些电机上市公司更多的基于财务数据,而没有从企业产品角度考虑。同时,他们对行业竞争情况预计不足,因此在市场开始进入充分竞争阶段时出现亏损。”


  事实上,一些电机上市公司披露的公告的确显示,计提商誉减值情况严重。大洋电机的业绩快报称,公司业绩大幅下滑主要是收购上海电驱动、北京佩特来形成的商誉存在大额减值迹象,报告期内分别计提21.5亿元、3亿元的商誉减值准备。无独有偶,方正电机方面表示,公司因收购上海海能、杭州德沃仕形成的商誉存在大额减值迹象,分别需计提相应的减值金额为3.876亿元、5000万元。此外,正海磁材也因上海大郡业绩下滑导致计提商誉减值。


  当前,驱动电机企业数量超过200家,行业竞争异常激烈。同时,随着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幅度加大,市场盈利空间大不如前已成为普遍现象,这也是一些上市公司其计提商誉减值的重要原因。对于当前驱动电机的行业现状,方建华坦言:“目前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洗牌加速,未来电机企业能活下来1/10就不错了,行业发展情况可以用‘惨烈’来形容。”


  出现恶性竞争2022年或是拐点


  “新能源汽车补贴将电机企业放进了‘保温箱’,同时补贴政策的不完善和监管的不严格导致行业进入门槛很低,造成大批企业、资本涌入。在补贴逐步退坡后,一些没有实力的企业不甘心就此退出,选择大幅降价等手段,导致行业出现恶性竞争。在劣币驱逐良币的过程中,一些优质的电机企业出现了亏损,因为他们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研发、生产,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某自主电机企业创始人唐安(化名)向《中国汽车报》记者表示,近年来,驱动电机行业的崛起与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密不可分,但补贴也给整个行业带来不小的问题,比如,目前行业面临的恶性竞争问题。而随着补贴退坡直至完全取消,电机行业的竞争还将加剧。


  根据近期出台的《通知》,不仅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幅度较大,而且政策也对一些技术指标提出了更高要求。这必然给产业链相关企业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不少行业人士认为,整车企业会将一部分压力分摊给零部件供应商,驱动电机等核心部件行业面临的挑战不言而喻。


  新能源商用车的技术门槛相对乘用车低,所以一些自主电机企业的主要业务是为新能源商用车配套。而近两年,随着补贴逐步退坡,新能源客车销量已出现下滑,业内人士预计今年情况也是如此。在乘用车方面,新能源汽车行业独立研究员曹广平向《中国汽车报》记者表示,补贴造成了纯电动低级别车型销量锐减,因此低功率电机的需求很可能大幅萎缩。低功率电机尤其是非一体化的电机电控企业,是否会转向低速电动汽车企业,还要看后续低速汽车标准及管理政策出台的影响。


  方建华表示:“驱动电机行业的洗牌将持续两三年时间。到新能源汽车补贴完全退坡后,行业将逐步进入完全市场化竞争阶段,情况将出现好转。”唐安也给出了类似的看法:“市场化是大势所趋,2022年将是电动汽车行业的拐点,电机行业也将由‘军阀混战’变为有序竞争。”


  外资供应商来分“蛋糕”自主企业要努力且自信


  如果说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企业打“价格战”、市场竞争加剧这些“内患”已经够大,那么电机行业还面临外资大批涌入的外部挑战。


  在工信部发布的《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第318批)车辆新产品公示中,大量外资电机供应商的身影显现,博格华纳、大陆、采埃孚、法雷奥西门子、日本电产等跨国公司均在其中。


  唐安向《中国汽车报》记者表示,以前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较小,也尚不成熟,外资企业不愿进入,随着市场化的发展趋势,他们肯定想分一杯羹。外资零部件巨头中不乏百年老店,无论技术研发还是制造能力,都具备较强优势;中国自主电机企业恐怕难与之抗衡。本土企业的优势主要体现在掉头快,要想与外资巨头开展竞争,必须有长远规划,形成自身的特色;同时,政府还应该支持产业链的发展。


  在方建华看来,外资电机企业的进入在短期内确实会对自主供应商形成一定冲击,但长期来看则有利于行业发展。本土企业具有产业链和本土化优势,在竞争中要有自信。实际上,中国汽车产业长期以来过分崇洋媚外,对产业自信打击更大。


  曹广平向《中国汽车报》记者介绍说,国内新能源汽车电机技术向高功密、高转速、高电压、高效率以及与电控、减速机一体的高集成化方向发展。因此,本土企业应该在基础创新、核心材料器件、加工工艺质量以及成本管理上继续努力。(记者 赵玲玲)


  转自:中国汽车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