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历史上最波澜壮阔的减贫篇章——新中国成立70年来扶贫成就与经验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19-09-25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始终把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作为根本目标。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经济社会每发展前进一步,扶贫标准就提高一次,扶贫工作就推进一步,保持了经济发展与减贫的同步推进,较好避免了两极分化的扩大,有效防止了掉入中等收入陷阱,对全球减贫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使3亿多无地农民获得土地,消除“无地”这一造成发展中国家农民贫困的最主要制度因素。1950-1955年,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9.8%。


  改革开放后,以农村经营制度改革为先导,实行家庭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极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1979-1984年,农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7.6%,农民人均货币收入年均增长15%。中国农村大多数人解决了温饱问题,部分农民开始走向富裕。这时中国农村的贫困问题由制度约束转向区域约束和能力约束,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贫困地区。1982年,国家启动“三西”(甘肃定西、河西,宁夏西海固)专项扶贫计划,拉开开发式扶贫的序幕。1986年,成立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制定国家扶贫标准(农民人均纯收入206元),划定重点扶持区域,确立开发式扶贫方针,设立专项扶贫资金,实施优惠政策,开始实施有组织有计划大规模的国家扶贫行动。1994年以后,国家先后颁布实施“八七扶贫计划”和两个为期十年的农村扶贫开发纲要,两次提高扶贫标准,持续推进扶贫开发工作。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贫困人口脱贫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扶贫开发进入脱贫攻坚新阶段。习近平总书记亲自部署、亲自挂帅、亲自出征、亲自督战,号召全党全国全社会合力攻坚。明确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的奋斗目标,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基本方略,建立脱贫攻坚的责任体系、政策体系、投入体系、动员体系、监督体系、考核体系。开展建档立卡,摸清贫困底数,解决“扶持谁”的问题。开展驻村帮扶,增强一线力量,解决“谁来扶”的问题。实施“五个一批”,推进精准施策,解决“怎么扶”的问题。严把贫困退出关,确保脱贫质量,解决“如何退”的问题。党的十九大把脱贫攻坚作为三大攻坚战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多次都对脱贫攻坚作出重要指示批示,把提高脱贫质量、巩固脱贫成果摆到更加重要的位置。


  经过70年的接续奋斗,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的脱贫攻坚,我国实现了人类有史以来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惠及人口最多的减贫进程,取得了重大历史性成就,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农村贫困人口大幅减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据国家统计局测算,按现行扶贫标准衡量,1978年至2018年底,我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从7.7亿人减少到1660万人,贫困发生率降至1.7%。2018年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371元,占全国平均水平的71%。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吃不饱、穿不暖的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


  农村地区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高。7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通过脱贫攻坚的大量投入,长期困扰农民群众的行路难、吃水难、用电难、通讯难、上学难、就医难和住危房等问题得到了较好解决,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条件显著改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全面建立。贫困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更加巩固,基层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显著提升。我国在国际减贫领域的领导力和话语权进一步增强,显著提升了国家软实力。


  70年来,中国实现了高速发展与大规模减贫同步、经济转型与消除绝对贫困同步,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优势和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为全球减贫事业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


  我国取得举世瞩目的减贫成就,最根本的原因是发挥了党的领导政治优势和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探索了中国特色的扶贫开发道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强化组织保证。扶贫开发,加强党的领导是根本。中国建立“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扶贫体制机制,强化各级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作用,省市县乡村五级书记抓扶贫,为扶贫开发提供了坚强政治保证。在党的领导下,我们坚持精准方略,提高脱贫实效;坚持加大投入,强化资金监管;坚持社会动员,凝聚各方力量;坚持从严要求,促进真抓实干;坚持开发式扶贫,激发内生动力,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扶贫之路,并创造了世界扶贫史上的中国奇迹。


  不仅如此,我们还积极开展南南合作,力所能及向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的援助,支持和帮助其消除贫困。过去70年,中国累计向近17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援助资金4000多亿元,实施各类援外项目5000多个,派遣60多万援助人员,为发展中国家培训各类人员1200多万人次,为120多个发展中国家落实千年发展目标提供帮助。坚持减贫国际交流合作,携手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脱贫攻坚是中国共产党初心使命的直接生动体现。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是中国共产党的庄严承诺。我们将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咬定目标拼命干,撸起袖子加油干,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与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作者:国务院扶贫办综合司)


  转自:光明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 22省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将排查选址风险

    近日,国家发改委、国务院扶贫办向22个有易地扶贫搬迁任务的省份印发通知,要求各地于近期组织开展一次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含分散安置住房)选址风险隐患全面排查。
    2017-04-21
  • 西藏:发挥金融杠杆作用弥补产业扶贫缺口

    据介绍,根据《西藏自治区“十三五”时期产业精准扶贫规划》,我区有近一半的贫困人口需要通过产业脱贫,共涉及6大主导扶贫产业3816个项目,总投资达1038 50亿元。
    2017-05-03
  • 江西实施教育扶贫六个专项计划

    记者4月25日从省教育厅获悉,我省在教育扶贫工作中实施贫困地区办学条件改善、学生营养餐、现代职业教育创新、高校招生倾斜、高校服务能力提升、教师队伍建设支持六个专项计划,取得初步成效。
    2017-05-02
  • 河北:六大行动计划推动旅游精准扶贫

    从日前召开的河北省全域旅游、乡村旅游及旅游扶贫工作推进会上获悉,“十三五”期间,河北省将坚持“突出特色、因地制宜、社会参与、形成合力、重点推进、分批实施、整村推进、连片开发”的原则,实施六大行动计划推动旅游精准...
    2017-04-17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