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质量变革 原材料工业三年计划启动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18-11-23





  为贯彻落实中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直面产业链上游的钢铁、有色、石化、建材等原材料工业的质量问题,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日前联合发布《原材料工业质量提升三年行动方案(2018~2020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全面部署未来三年原材料工业质量提升工作,推动原材料工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制造强国建设。


  落实中央重大部署的重要举措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推动制造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和重点。原材料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和支柱产业,其发展水平直接影响着制造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我国原材料工业规模大,钢铁、电解铝、水泥、平板玻璃等基础原材料产品产量全球第一,但是在质量基础设施、关键工艺技术、产品实物质量、有效供给能力等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存在质量标准体系不完善、质量稳定性和一致性有待提升,优质不优价、生产不智能不绿色、质量管理水平有待提升等问题。


  《行动方案》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指导意见》的具体体现。《行动方案》的出台,有利于统一各方思想,提高认识,准确把握新形势下原材料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方向和重点,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原材料工业质量提升工作,也有利于完善公平有序竞争的市场环境。


  制定了总体与分行业目标


  原材料工业包括钢铁行业、有色金属行业、石化化工行业、建材行业。这些行业既存在质量方面的共性问题,也在发展基础、发展阶段、发展水平、产品应用领域等方面存在各自的特点,因而质量提升的需求和目标也有所差异。为此,《行动方案》提出了原材料工业质量提升的总体目标,也制定了分行业的目标。


  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我国原材料产品质量明显提高,部分中高端产品进入全球供应链体系,供给结构得到优化,原材料工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积极成效。分行业目标是在广泛征集相关行业协会、龙头企业、专家的意见和科学测算的基础上确定的,如钢材产品实物质量达到国际水平的产品比例超过50%,航空铝材、铜板带材等精深加工产品综合保障能力超过70%等。之后,还邀请了原材料工业、智能制造、绿色制造、产品质量分级等领域专家对目标反复论证,因此目标具有科学性、前瞻性和可行性。


  确立六大重点任务


  《行动方案》从标准、技术、评价等维度提出了以下六个方面的主要任务:


  一是完善标准供给体系,提高标准的先进性、协同性、引领性。加快组织实施原材料重点标准制修订计划,提升标准技术水平,协同推进重点领域产品标准和应用标准的制修订,提高重点原材料产品的国际标准转化率。


  二是实施质量技术过关。突破关键共性技术,加强质量提升关键共性技术研发与应用推广,支持原材料工业领域国家、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优化质量控制技术,推动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等先进技术研发和应用,优化生产工艺流程及质量管控系统,完善原材料产品质量控制和技术评价体系。


  三是开展质量分级评价。建立质量分级体系,推动质量分级与产品标准、计量测试、检测、认证技术的有效衔接,推动建立主要原材料产品质量分级发布机制。构建科学评价方法,支持认证机构等专业力量对原材料产品的质量保障能力进行评价。定期发布原材料产品质量分级评价、认证结果,研究推动质量分级评价、认证结果的市场化采信机制。


  四是推动"互联网+"质量。持续推进原材料企业智能化改造,开展智慧质量管理。提高质量追溯能力,鼓励原材料生产企业与下游企业建立质量追溯机制,并与国家重要产品追溯管理平台对接,加强质量安全管理与风险控制。


  五是提升产业集群质量。打造质量竞争型产业集群,在钢铁、石化、有色、建材等产业聚集区开展产业集群质量提升行动。推动我国原材料产品进入全球高端供应链体系,打造一流的原材料产业集群区域品牌。


  六是优化质量发展环境。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加大质量品牌公共服务平台和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完善质量信息收集和发布制度,健全质量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在重点领域实施质量追溯制度。


  提升质量的两大亮点


  《行动方案》最突出的特点是,既提出了完善产品标准、加强质量技术攻关等传统的提升原材料工业质量的方法,又提出了开展质量分级评价、推动"互联网+质量"等新思路、新举措,做到存量工作和增量工作有机协调,质量提升工作有重点,也有亮点。


  首次提出开展原材料产品质量分级评价工作,具有较强的示范带动作用。目前,钢铁行业根据下游用户需求,开展了重点产品质量分级评价工作,在引导下游用户采购、化解过剩产能等方面取得了积极的成效。借鉴钢铁行业经验,《行动方案》提出在有色金属、石化化工、建材等行业,针对重点原材料产品开展分级评价,建立主要原材料产品质量分级发布机制,这在原材料工业质量提升工作中尚属首次。在原材料工业领域开展产品质量分级评价试点示范,今后还可以在装备、电子信息等其他行业应用推广。


  《行动方案》的另一大亮点是运用"互联网+"推动质量提升工作,促进信息技术与原材料工业质量提升深度融合,强调智能制造和绿色制造在产品质量提升中的作用,加速推进原材料工业供给侧改革。


  六大措施保驾护航


  为保障《行动方案》相关任务落到实处,提出了以下六大保障措施:一是建立健全政府、企业、行业组织、科研院所、检测机构和联盟、智库等的协同工作机制。二是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力度,探索建立符合原材料工业特点的、以质量综合竞争力为核心的增信融资体系和工业采购品质量保险机制。三是加强质量人才培养,加快培养引进高端、复合型质量工作人才。四是完善质量基础设施,加强原材料领域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建立健全原材料检测能力评价体系。五是发挥行业组织作用,瞄准行业发展前沿推动质量技术攻关,开展调查研究、行业统计、检测认证、信息咨询、教育培训、标准化等方面工作。六是加强国际交流合作,鼓励国内外科研院所、行业、企业拓宽交流渠道,在技术创新、标准制定、质量治理等领域广泛开展国际合作。(工信部赛迪研究院原材料工业研究所 曾昆 肖劲松)


  转自:中国工业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 原材料工业质量提升三年行动方案发布

    原材料工业质量提升三年行动方案发布

    到2020年,我国原材料产品质量明显提高,部分中高端产品进入全球供应链体系,供给结构得到优化,原材料工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积极成效。《行动方案》中对钢铁、有色金属、石化化工以及建材行业提出了目标。
    2018-10-28
  • 《“十四五”原材料工业发展规划》解读

    《“十四五”原材料工业发展规划》解读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自然资源部等三部委联合发布《“十四五”原材料工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为便于理解《规划》内容,做好贯彻实施工作,现就相关问题解读如下。
    2022-01-03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