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礼党的百岁华诞 向苏州工匠日致敬——苏派砖雕袁隆平像在苏州相城问世!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1-05-11





  相城区,一方神奇的土地。两千多年前,伍子胥为了建造阖闾大城曾在这里“相土尝水 象天法地”。无论是现在的相城区还是原有的相城镇,均得名于“相土尝水”。后因伍子胥复测此处地势低洼,才另选它址(即今苏州城址)。虽然与成为古城的机缘擦肩而过,但是这里的水与土却以另一种方式闻名于世:这里的水养出了驰名中外的阳澄湖大闸蟹,这里的土经过火的洗礼蜕变成为大名鼎鼎的陆慕御窑金砖。


  近日,为了献礼中国共产党百岁华诞和致敬苏州工匠日的设立,苏州市相城区中平澄泥堂创始人袁中平用御窑村袁氏堂金砖的原料和烧制方法以及苏派砖雕的雕刻手法创作出了苏派砖雕袁隆平像。

  

微信图片_20210511143334_副本.jpg

砖雕袁隆平像(即将完工)


  匠人精神 行业相通


    谈起为什么要创作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像,袁中平笑着解释道:“我说是因为我们都姓袁你信吗?呵呵......开个玩笑,因为我很敬仰袁隆平院士,他研究的杂交水稻养活了全世界大概30%的人口,这是一个非常非常巨大的贡献。一定意义上讲他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此外,虽然我们不是同行,但是我觉得他几十年如一日埋头稻田、献身科学,功成名就后仍不停歇脚步继续带队研究海水稻的精神与我们国家现在倡导的“严谨细致、精益求精、不断创新”的工匠精神十分契合。就像伍子胥一样,他虽然以政治家、军事家身份留名青史,但他“相土尝水”、不辞劳苦规划苏州城的精神,仍然让他千年之后矗立在苏州工匠广场六位古代工匠的行列......所以这种精神是相通的,不仅手工业行业需要提倡,各行各业都要提倡,这样我们的国家才能不断走向繁荣富强。”


u=3317845969,1639843419&fm=11&gp=0_副本.jpg

苏州工匠广场


  经苏州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三次会议审议决定,自2021年起,每年的4月28日为“苏州工匠日”。“苏州工匠日”的设立,不仅仅是以一座城市的名义向劳动者致敬,更是用实际行动弘扬工匠精神,助力打响“苏州制造”和“江南文化”品牌。这让袁中平更加看到了未来的希望。他说袁隆平老先生有两个著名的梦想:“禾下乘凉梦”和“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自己也有两个梦想,那就是“苏派砖雕发扬光大梦”和“百年后跻身苏州工匠广场梦”。


  泥中圣手 澄泥见道


  由于毗邻阳澄湖,苏州陆慕地区出产一种“粘而不散、粉而不沙”的湿泥,非常适合烧砖制瓦。得益于苏州籍建筑专家北京故宫总设计师蒯祥的功劳,陆慕地砖直通天阙,成为了紫禁城御用铺地砖。所谓“金砖”,并非是用黄金铸打而成的砖,而是指明清时期陆慕镇烧制的专供皇家使用的地砖。因它质地坚实、细腻光滑,敲击时会发出金石之声,又多被用于太和殿(即“金銮殿”),故而被吴地民间唤作“金砖”。明清两代,金砖在陆慕烧好之后,装箱上船,随着漕运船沿大运河北上,直抵京师。船上那一摞摞码好的货物里面,就有袁中平祖先所烧制的金砖。从袁洪德于清同治年间创立“袁氏堂”算起,袁中平已是袁氏金砖制作技艺的第5代传人。


微信图片_20210511143326_副本.jpg

 袁中平工作照


  不过这块带给袁家不少荣光的金砖,也在光阴流转中随着其使用价值的消失而黯然失色,在很长一段时期内,陆慕地区的金砖、蟋蟀罐等全部销声匿迹。直到上世纪70年代末,他的祖母袁阿招才重新制作起蟋蟀盆。继承家族传统的袁中平成年后将心思投入到了金砖的转型上。首先在传统金砖材质上他进行了突破性的研究与攻克,2001年研制出了超级米脂型上等金砖材料,在掌握并烧制出了金砖新材料之后,04年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其次在形态上,从蟋蟀盆、壶承、砚台、茶台、屏风、壁画、金砖书写板再到百骏图、姑苏繁华图砖雕,他不断创新,原本只是用来铺设地面的金砖,在他的慧心巧手下“变身”为形式多样的艺术品,不甘寂寞的他为打破传统山水花鸟砖雕题材的局限,继而又花费多年时间潜心研究工笔肖像,终于成功刻造了毛泽东、袁隆平等砖雕肖像作品,塑造了砖雕界一枝独秀的跨界砖雕作品,为今后在传统砖雕领域之外的砖雕门类派系走出了关键性的第一步!


图片3_副本.png

                      中平澄泥堂展厅              

                                 

  漫步在他自建的900多平方米的中平澄泥堂展厅里,望着自己悉心创作的上千件作品。这个从袁氏堂金砖、蟋蟀盆、苏派砖雕一路走过来的泥中圣手,意味深长地对笔者说到:“老祖先说出淤泥而不染,在市场和名利的面前我守住了自己的本心,我改变了泥巴,泥巴也改变了我,这算不算是窥见了道心呢?”

                                                                                                                 (李咏康)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