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实现制造业品牌建设和高质量发展的良性互动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1-04-06





  “近年来,我国产品紧紧围绕优质、精品、创新等关键词向中国品牌转变,越来越多的中国品牌异军突起,以高性价比、高技术含量产品参与竞争,收获了越来越多的粉丝。”3月26日,在2021国家制造强国建设专家论坛暨“青岛制造”品牌发展大会上,第十三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工业和信息化原副部长刘利华指出,品牌兴则经济兴,质量强则国家强。“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是推动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核心引擎,而品牌是一国制造业核心竞争优势的重要体现,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神州飞天创造中国高度,蛟龙潜海成就中国深度,高铁飞驰跑出中国速度,北斗导航展现中国精度,这些国家名片在推动中国发展的同时也造福世界。”刘利华强调。


  在2021国家制造强国建设专家论坛暨“青岛制造”品牌发展大会上,5家青岛金花企业以及新一代“青岛金花”培育企业共同发布《中国品牌青岛宣言》,25家制造业青岛金花企业共同启动发布《中国品牌青岛宣言》仪式。


  我国要增强制造业竞争优势


  刘利华指出,当今世界,品牌已成为国家的名片,体现的是国家形象和民族文化。加强品牌建设让更多制造企业从贴牌生产转向创建自主品牌,生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产品,打造更多享誉世界的中国制造品牌,是我国制造业向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中高端攀升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使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同时也给我国产业优化升级带来新的机遇。面对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要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依靠创新驱动,不断提高供给质量和水平,加快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加强品牌建设,发展品牌经济,就是畅通双循环,培育新优势的重要举措。


  刘利华认为,2021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深入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增强制造业竞争优势,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深入实施质量提升行动,推动制造业产品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这为接下来进一步建设制造强国与品牌强国指明了方向。一是要切实增强企业品牌意识,加大企业品牌管理投入力度,优化企业资源配置促进品牌建设与各项业务协调发展。二是要强化企业的创新意识,鼓励企业加大技术研发投入。三是提升中国品牌文化内涵,增强国内外消费者对“中国品牌”的文化认同。


  我国制造业面临复杂的国际环境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学东表示,工业强基是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质量强国、品牌中国的必由之路,工业基础能力是决定制造强国建设成就的关键。“工业基础能力直接决定产品性能、质量和可靠性是国家制造业综合实力和产业竞争力的重要体现。未来15年,我国制造业面临复杂的国际环境。一方面是制造业高端回流,形成了双向挤压的局面。一方面由于疫情全球供应链纵向缩短,横向形成了区域化,给我国制造业带来很复杂局面。”陈学东分析。


  我国是制造大国,但是大而不强,原创性、颠覆性、变革性技术成果不多,其中主要原因:我国缺少顶层设计,工业基础研究重视不足,产业链发展不协调,整机、系统、成套设备与工业基础发展相脱节。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工业化进程较晚,基础研究不足,技术积累较少,难以满足高水平技术开发与生产需要。产业基础共性技术研究不够、科技与经济融合不足,形成了死亡之谷。我国企业本身自主创新能力先天不够,制约了企业成为自主创新能力的主体。


  “在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品牌中国时,需要政府主导,需要政府市场相结合,需要发挥市场化机制,需要不断地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工业强基与质量品牌的内在要求。”陈学东认为。


  要谋划制造业品牌建设


  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党委书记、执行副会长兼秘书长熊梦指出,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从根本上决定着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制造业始终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坚强保障,世界强国仍然高度重视制造业发展。”熊梦强调。


  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委员、上海证券交易所原首席经济学家胡汝银认为,制造业高质量有三个维度,第一是文化的高质量,包括制度的高质量,机制、政策的高质量,营商环境的高质量。第二是微观层面的,组织、管理、技术、产品的高质量。第三是财务绩效、金融系统的高质量。


  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武博祎表示,新时代品牌建设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系统观,品牌建设和制造业发展不应该是两个割裂的事儿。在制造业发展的同时,要同时谋划品牌建设,应该讲新理念、新格局、新形势、新要求,要求以系统思维谋划新时代品牌建设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形成实现制造业品牌建设和高质量发展的良性互动。


  武博祎认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策略:一是创新,通过创新使产业和产品迈向中高端。二是协调,通过结构优化使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同发展。三是绿色,在资源、能源利用效率上最大化。四是开放,要守住安全底线使资源和市场成为两个循环的发展格局。五市共享,权衡个人、企业、社会、国家等多方利益,形成未来的命运共同体。


  青岛市新一代“青岛金花”企业


  熊梦介绍,为了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2016年工信部发布了《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培育提升专项行动实施方案》,五年来共培育制造业单项冠军596个。制造业单项冠军培育手段有很多的经验,也有很多的教训,其中有几个方面是重点:要激发企业创新活力,推进融合发展,特别是按照党的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安排部署,以企业牵头组建创新综合体,加强集群式的培育,促进协同发展,特别是产学研用的打通,全产业链上中下游的联通,协调协同发展的局势;加强质量品牌建设,提升产业发展能级,提升企业国际化行动力,扩大开放合作。


  刘利华表示,青岛是闻名海内外的中国品牌经济城市,中国品牌之都造就了海尔、海信等一批青岛金花,品牌已成为青岛制造业的特色和显著优势。当前,青岛正在打造“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建设开放、现代、活力、时尚的国际大都市。


  据介绍,青岛是闻名遐迩的品牌之都,涌现出以海尔、海信、青啤、双星、澳柯玛等“五朵金花”为代表的青岛制造业品牌族群。2019年,青岛市印发了《青岛市新一代“青岛金花”培育行动方案》,并于2020年公布了20家2020新一代“青岛金花”培育制造业企业。(孟凡君)


  转自:中国工业新闻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