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红波:穿越电与火的弧光人生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2-06-27





  5月30日18时,是中建二局安装公司电焊工人李红波结束了一整天忙碌工作的时刻,“今天的活和之前的没啥不同。就是挺忙的。” 在李红波眼中,这些的“不同”都是从一件件不起眼的钢结构开始的。


  从18岁迈入电焊行业,李红波已经与电火弧光打了半辈子交道,经他手的钢结构更是贯穿上海迪士尼主题公园、北京环球影城主题公园、国家会议中心二期等诸多响当当的地标建筑。


  从农民工工人到大国工匠,李红波的人生完美诠释了“平凡中见证伟大”这句话的真谛。


  “干一行爱一行”


  在家中排行老大的李红波早早扛起了养家的重担,18岁就到工厂做工。


  23岁那年,他进入一家民营小型钢结构厂做工。那时,身旁的师傅们经常为了一个很基础的技术问题挠头。作为学徒的李红波学不到系统化的理论知识,常常感到摸不着头脑。


  为了学到更多的焊接知识,他报名了一家技校学习焊接,这一次的“回炉再造”让他积累了初步的焊接技术。“给我们传帮带的是国营工厂退休的老师傅,他们身上吃苦耐劳的品格和精益求精的技术带给我很大的震撼。” 李红波说。


  “别人都是爱一行干一行。我和人家不一样,因为生活困难,我只能是干一行爱一行。” 从焊接学校出来后,李红波进入一家船厂,从事船体焊接的工作,这一干就是9年。


  “说实话,在密封的船体里进行焊接很艰难,很多地方特别窄,不容易下脚。尤其是在高温天里,电焊后,高热很难散去。”在船厂做焊接工的李红波体第一次深刻体会到了焊接的“苦”: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焊接时,弧光辐射强烈,焊工经常穿着很厚的防护服,并佩戴防护面罩。“焊接时产生的大量火花,经常把没有包裹到的皮肤灼红。”


  在条件极为有限的船厂,李红波磨炼出一身硬功夫,并取得了焊工初级、中级、高级证书,熟练掌握了二氧化碳保护焊、氩弧焊、气焊等焊接方法及多种材料的焊接技术。


  大胆进行工艺创新


  2013年,一次偶然的机会,通过网上招聘,李红波进入中建二局,成为大型国企中的一员,并且一干又是9年。


  2013年,上海迪士尼主题公园“宝藏湾”项目的钢结构正在紧张制作,业主对构件焊接质量要求极高。然而,施工范围狭窄导致弧形构件焊接只能靠仰视才能完成,工人们一不小心就会被焊花烫伤。李红波急中生智,把“三防布”衣服套在头上,将上方扎紧,再剪出一个仅能让面部露出的头套,将脖子和头部围得严严实实,解决了仰焊作业焊花伤人的问题。


  自此,李红波迷上了工艺改进与创新。2017年,红沿河核电站钢结构制作如火如荼,单个防甩击钢梁长17米、高6米、重90余吨,但因为作业空间限制,在钢梁焊接中存在着大量的盲点和死角,对焊接质量构成潜在影响。李红波白天反复练习,晚上闷在职工书屋中查找资料,利用镜子的反射成像原理进行焊接。班组兄弟们按照这个办法,功效一下子就提上去了。该方法立即在全公司进行推广,解决了很多项目因现场空间不足导致的焊接难题。


  为了提高产品质量和作业工效,李红波多次在实践中突破固有经验和传统,对焊接工法和焊接工艺进行大胆创新。他将原厚度16毫米以上钢板熔透焊接必须开双面坡口的传统焊接工法,革新为厚度16毫米至28毫米钢板熔透焊接开单面坡口。这一焊接工法,工序简单易学,工作效率能提升20%-30%,既能保证焊缝质量、避免焊后变形,又减少了钢板重复翻身开坡口,被公司命名为“李红波焊接工法”,被广泛推广应用。


  不断学习做好传承


  时至今日,李红波凭借过硬的焊接技术,已3次斩获京津冀焊工职业技能大赛二等奖、一次获得京津冀建设系统技能大赛二等奖、一次获得京津冀焊工职业技能大赛团体一等奖。


  工匠精神不是因循守旧,它是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不断创造新工艺、新技术的过程,是一种传承与创新的并存。在李红波眼中,焊接并非一个高门槛的行业,但是要做到提高效率、控制成本并不容易。“我会尽量将焊接坡口角度设计合理一些,这样可以节省焊材;同时改装一些半自动的设备,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劳动效率。”


  2016年,李红波兼任安装公司焊接技术培训中心教练后,把更多的精力放到了传道解惑上。他说:“工匠精神就是传承、创新,把我们已经掌握的技术传承下去,发扬光大,扎根自己的专业和领域不断创新。”


  2019年5月,全国首个“产业工人学习社区”落地中建二局制造基地,为李红波和他的焊工兄弟们打通了“线上+线下双向链接”的学习通道,促进他们从农民工向新时代产业工人转变。大国工匠高凤林开班收徒,李红波成为其中一员。


  在电与火的弧光中,李红波已经执著多半生,而他也凭借一身的手艺,收获了业界的掌声。“为适应新时代产业发展需要,我们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知识,做好一名新时代产业工人。”李红波向着内心的执念不断努力着。(记者 李洋)


  转自: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