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要闻 证券 基金 保险 银行 上市公司 IPO 科创板 汽车 新三板 科技 房地产

溢多利上半年净利润预增超七成 三大主业优势明显


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作者:笔尖    时间:2020-07-02





1593659831(1).png

  2020年上半年已结束,上市公司即将发布半年报,而一些业绩增长较好的上市公司已经率先发布了2020年上半年业绩预告。

  7月1日晚间,溢多利(300381.SZ)发布的业绩预告显示,预计2020年上半年该公司将实现净利润6653万-7436万元,同比增长70%-90%。

  对于业绩大幅增长的原因,溢多利解释称,首先,报告期内,该公司医药板块受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对下游需求增长的影响,糖皮质激素原料药产品业绩取得较大增长;其次,受商品饲料7月1日起禁止添加促生长类抗生素政策影响,该公司替代抗生素饲料添加剂产品业绩取得大幅增长;另外,该公司融资借款利息减少、汇兑收益增加,财务费用支出大幅下降。

  2020年业绩能否延续增势?

  从业绩增长情况来看,上半年的新冠疫情并没有给溢多利的业绩带来负面影响,该公司的股价涨势似乎也印证了这一点。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注意到,自今年年初至7月1日收盘,该公司的股价上涨了59.43%,同期所属行业板块的涨幅为21.04%

  事实上,自2014年上市以来,溢多利就经历了业绩的大起大落,2015年至2019年,该公司的扣非后净利润增速分别为23.25%、40.09%、-37.27%、-17.29%和98.84%。可见2019年该公司的扣非后净利润突然出现了大幅增长,这种增长在2020年能否延续?

  财报显示,溢多利是专业生物技术企业,目前主要在生物医药和生物农牧领域从事生物酶制剂、甾体激素原料药、功能性饲料添加剂等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并向客户提供整体生物技术解决方案

  2019年,溢多利的营业收入构成中,58.93%来自生物医药行业,24.89%来自生物制品行业,5.59%来自生物农牧行业,剩余部分为其他收入。按产品划分,上述前三个业务均为单品收入,对应的产品分别为甾体激素原料药、生物酶制剂、功能性饲料添加剂。

  由此可见,溢多利的第一大收入来源是生物医药业务,2019年该公司有12亿元的收入来自该项业务,同比增长了9.1%。

  工信部消费品司发布的《2012-2018年医药工业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显示,2018年我国规模以上生物医药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711.7亿元,同比下降26.2%。目前工信部还未发布2019年行业详细数据,但受2019年疫苗签发下降影响,前瞻测算2019年我国规模以上生物医药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约为2321亿元。

  此外,2012-2018年,我国生物医药行业利润总额呈波动趋势,2018年我国生物医药工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利润总额445.4亿元,同比下降10.74%。前瞻测算2019年我国规模以上生物医药企业实现利润总额约为423.1亿元。

  生物制品行业是溢多利的第二大收入来源,2019年此项业务实现收入5.1亿元,同比增长了0.6%。尽管溢多利来自生物制品的销售收入增速并不高,但整个行业正处于快速增长期。业内人士认为,受人才、技术、资本及监管等因素的影响,中国生物科技产业将迎来巨大发展机遇,预计2023年我国生物制品市场将超过6000亿元,每年都有20%左右的增长。

  研发投入占比不高 三大主业仍有优势

  从2019年至2020年上半年,溢多利实现了高速增长,但我们注意到该公司的研发投入占比似乎并不“抢眼”。2019年溢多利的研发费用为1.11亿元,同比增长了23.02%。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5.45%,最近三年徘徊不前。

  不过,尽管研发投入占比不高,溢多利还是展示了一定的研发能力。截至2019年年末,该公司有研发人员394人,在员工总数中的占比为19.75%。其中,博士和硕士人数占比超过30%。

  此外,目前溢多利拥有1所院士工作站、1个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和10个省级工程中心,形成了4项专有技术、11项核心技术和174项发明专利。在生物医药和生物农牧领域,该公司积累了2300多家优质客户。其中甾体激素原料药产品销往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覆盖了包括辉瑞等国际巨头在内的300多家客户。

  机构投者认为,溢多利自1991年成立以来,始终专注于微生物发酵技术研发和产业化,依托自建和并购,现已形成覆盖生物农牧和生物医药两大领域的三大主业板块:甾体激素原料药、生物酶制剂和功能性饲料添加剂,是甾体激素原料药领域的核心企业和饲用酶制剂领域的龙头企业。

(责任编辑 张丽娜)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