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要闻 证券 基金 保险 银行 上市公司 IPO 科创板 汽车 新三板 科技 房地产

邱氏兄弟股权遭冻结或拍卖莱美药业仅靠增发难自救


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作者:笔尖    时间:2020-07-07





1594085284(1).png


  7月6日晚间,莱美药业(300006.SZ)发布公告称,该公司第二大股东邱炜持有公司的2147万股股份(占总股本的2.64%)于2020年7月4日10时至5日10时在“京东网”进行第二次公开拍卖,被自然人陈媛竞得,成交价约1.00亿元。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注意到,截至2020年3月31日,邱炜持有莱美药业股份5297万股,持股比例为6.52%,是公司的第二大股东,但所持股份全部处于冻结状态。此后经过几次司法拍卖,邱炜持有该公司股份逐渐减少,待此次拍卖交割完成后,邱炜持有的莱美药业股份仅为1股。


  邱氏兄弟股权全部冻结业绩挣扎在亏损边缘


  资料显示,邱炜是莱美药业第一大股东邱宇的哥哥,但二者没有一致行动的情形。截至今年第一季度末,邱宇持有莱美药业1.84亿股,持股比例为22.71%;全部处于冻结状态;第三大股东西藏莱美持有公司4831万股,持股比例5.95%,也全部处于冻结状态。西藏莱美是邱宇的全资控股子公司,是邱宇的一致行动人。


  第一大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的股份全部被冻结,第二大股东的股份被强制司法拍卖,莱美药业的处境非常困难,而这一切与该公司近年来的业绩表现有直接的关系。从2014年至2019年,莱美药业的扣非后净利润分别为0.08亿元、0.14亿元、-0.13亿元、0.47亿元、0.43亿元和-1.88亿元,业绩一直挣扎在亏损的边缘。


  财报显示,莱美药业的主要业务为医药制造,主要产品涵盖抗感染类、特色专科类(主要包括抗肿瘤药、消化系统药、肠外营养药)、大输液类、中成药及饮片类等领域。2019年四类业务的营收占比分别为10.94%、58.2%、10.16%和9.48%。


  财务上的困境使得莱美药业不得不终止一些项目。2020年3月16日,莱美药业召开董事会审议通过了《关于退出发起设立健康保险公司的议案》《关于减少产业并购基金投资额的议案》《关于拟终止设立知识产权基金的议案》等相关议案,其中包括将莱美药业参与的泸州久泽股权投资中心的认缴出资额由4.31亿元减至3.95亿元,其中莱美药业认缴出资额由1.5亿元减至1.14亿元,其他合伙人认缴出资额保持不变。


  另外,对于终止设立知识产权基金的原因,莱美药业在公告中表示,公司原拟通过设立知识产权基金对接全球优质生物医药技术,提前布局未来生物医药产业的成长点,整合技术、产品、市场和产业等资源,但因受国家基金监管政策调整影响,知识产权基金筹备工作难以继续推进,公司拟终止设立知识产权基金。


  启动“自救”内生增长仍需发力


  减少认缴出资额,终止知识产权基金,这些都是因该公司资金短缺而不得不做出的决定。此外,面对严峻的财务困境,莱美药业采取了更大的自救行动。


  2020年3月8日,莱美药业推出非公开发行股票预案,拟增发不超过2.44亿股,发行价4.50元/股(定价基准日前20个交易日股票均价的80%),募资约10.97亿元,用于偿还借款及补充流动资金,其中7亿元将用于偿还贷款,剩下的资金将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7月4日,莱美药业又发布公告,董事会决议将此次发行股票的发行价由4.50元/股调整为4.45 元/股,发行数量不变(仍为不超过约2.44亿股),募集资金总额由不超过10.97亿元,调整为不超过10.84亿元。


  业内人士表示,此次定增募资到位后,该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将由49.64%大幅下降至27.22%,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将倍增,财务状况将显著改善,风险抵御能力会有效提高。该公司偿还借款后,将大大降低融资规模,减轻财务负担,节约每年数千万元的财务费用,进而提高持续盈利能力。同时,该公司的资本实力增强后,可以积极提升业务开拓能力,为既定战略的实施奠定坚实的基础。


  然而,作为一家制药企业,内生增长才是未来摆脱困境的关键,但该公司在研发上的投入增长比较缓慢,从2010年至2018年的九年时间内,该公司的研发支出年复合增长率仅为10.1%,在医药行业中,这样的研发投入增速并不高。


  此外,最近三年,莱美药业的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一直在下滑,分别为4.28%、4.27%和3.14%,同期该公司的研发人员数量占比也出现下滑,分别为7.75%、8.49%和7.31%。


  从2020年年初至7月6日收盘,莱美药业的股价下跌了6.61%,同期所属行业版块的涨幅为32.57%。


(责任编辑 张丽娜)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