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要闻 证券 基金 保险 银行 上市公司 IPO 科创板 汽车 新三板 科技 房地产

国林科技募资投建晶体乙醛酸项目 完善业务体系增强综合竞争力


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作者:笔尖    时间:2020-07-15





1594770648(1).png

  

  7月14日,国林科技(300786.SZ)发布《2020年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预案》,该预案显示公司拟向特定对象发行数量不超过1708.80万股股票,募集资金不超过3.60亿元用于建设年产2.50万吨晶体乙醛酸项目(一期)(以下简称晶体乙醛酸项目)。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了解到,晶体乙醛酸项目符合国家相关的产业政策及国林科技整体战略发展方向,具有良好的市场发展前景和经济效益。该项目建成后国林科技的业务体系将更加完善,有利于公司向市场提供更具竞争力和综合性的产品及服务,进一步提升公司的整体竞争实力。


  乙醛酸行业前景广阔


  乙醛酸是一种重要的医药中间体和有机合成中间体,在医药、香料、油漆、造纸、精细化工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随着国内乙醛酸生产技术的开发、引进及乙醛酸下游产品的不断开发和扩产,尤其是(乙基)香兰素和对羟基苯甘氨酸等较大吨位产品的扩产,乙醛酸的需求量快速增长。乙醛酸的副产品甲酸经过工艺处理后可形成甲酸钾,在油田、医药、皮革、印染、溶雪剂等行业均有广泛应用。


  但从世界乙醛酸的现有生产格局来看,高品质乙醛酸主要生产国为欧美发达国家。目前我国高品质乙醛酸供应不足,高品质乙醛酸进口依赖性较强,由于进口乙醛酸成本过高,因此其下游产品成本相应高企,影响了高品质乙醛酸及其下游产业链的市场发展。


  目前,国内外合计每年约有2万吨高品质晶体乙醛酸、3万吨高品质乙醛酸水溶液和20 万吨普通乙醛酸水溶液的市场需求。高品质乙醛酸市场需求日益增长,供应缺口较大,国内尚没有规模化的高品质乙醛酸工业生产企业,供需矛盾十分突出。


  国林科技本次拟投建的晶体乙醛酸项目将填补我国大规模生产高品质晶体乙醛酸的空白,不仅可满足国内医药、食品、香料等行业对高品质乙醛酸产品的需要,实现进口替代, 同时产品还可以大批出口,带动我国乙醛酸行业及其下游生物化工行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因此具有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此外,该项目所在地新疆境内的克拉玛依油田、塔里木油田、吐哈油田,有大量甲酸钾的需求,本项目投产后可更好地满足当地甲酸钾的供应,降低当地企业采购成本。


  通过该项目的实施,国林科技将建成高品质晶体乙醛酸生产线。在此基础上,公司业务将从臭氧系统设备供应向臭氧技术应用延伸,拓宽公司业务范围,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增强公司盈利能力,促进公司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募投项目未来收益可期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获悉,国林科技充分利用既有的臭氧产业优势,历时近十年研发,通过产品定性、小试、中试并成功实现产业化,目前已掌握臭氧氧化顺酐法制取晶体乙醛酸的全部核心技术和专有技术。公司臭氧氧化工艺制取的晶体乙醛酸产品不含传统乙二醛硝酸氧化法工艺中的乙二醛物质,并且在生产过程中通过综合利用、循环利用等技术手段,极大地降低了项目的“三废”数量,产品品质及生产工艺的升级提高了公司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实现了传统精细化工行业的转型升级。


  据悉,晶体乙醛酸项目建设周期18个月,工作内容包括项目前期准备、工程勘察与设计、土建工程施工、设备采购、设备安装调试、试车投产等,项目于2020年6月启动,预计到2021年12月底竣工验收并投入使用。公告显示,在本次发行募集资金到位之前,国林科技可根据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实施进度的实际情况以自筹资金先行投入,并在募集资金到位后予以置换。本次募集资金净额不足上述项目拟投入募集资金总额时,差额部分由公司自筹解决。


  经测算,一期项目建成达产后,预计实现新增年销售收入为3.54亿元,年平均利润总额为1.39亿元,年均税后利润为1.18亿元,税前投资内部收益率45.4%。项目本身的各项财务评价指标较好,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


  但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也注意到,晶体乙醛酸项目也面临一定的原材料价格波动的风险。晶体乙醛酸项目产品乙醛酸的主要原材料为顺酐,虽然国林科技所需原材料来自于新疆当地,供应稳定、价格的短期波动对公司影响较小,但是未来受市场需求波动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如果原材料价格出现大幅波动,将对公司营运资金的安排和生产成本的控制带来不确定性,公司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将面临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带来的经营风险。


  截至目前,国林科技的定向增发事项已经公司第三届董事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但相关方案仍需经公司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及深圳证券交易所审核、中国证监会同意注册后才可实施。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将对国林科技增发事项及募投项目的后续进展情况予以持续关注。


  (责任编辑 张丽娜)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