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要闻 证券 基金 保险 银行 上市公司 IPO 科创板 汽车 新三板 科技 房地产

莫被浮云遮望眼 慢牛依旧在路上


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作者:笔尖    时间:2020-07-27





  如果说,7月上旬的沪深股市是火的发紫的话,那么步入7月下旬以后的沪深股市,可谓冷酷到底。


  “7月上旬,牛死了”“7月下旬,牛死了”,同样的字眼,不同样的语气,这是段子手们对7月沪深股市最为贴切的形容。


  经历了7月上旬的疯涨和7月中旬的小幅回落调整,很多投资者想当然地认为在7月下旬沪深股市将重抬升势。如果按照传统的投资逻辑来看的话,这种说法无疑是正确的。


  不过,从机构投资者到中小投资者,之所以都青睐股市投资,最为看重的就是股市投资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的表现在于,昨天你的股市投资还能为你日进斗金,今天你的股市投资能把你的内裤输掉。也就是说,除非你发誓从今天起永远离开股市,否则你根本不知道你的股市投资到底是赚还是赔。


  某种程度上来说,沪深股市在7月下旬的暴跌,沪市失守3200点,从市场上还是能够看到一点点端倪的。


  从基本面上来看,经历了7月上旬的沪深股市疯涨之后,监管部门迅速出手,为疯涨的股市降温,这些降温措施既包括清理场外配资平台,遏制投资者的杠杆投资行为,也包括严禁银行等金融机构资金违规进入股市,将个人信用贷消费额度限制在20万元的上限。当然了,相对来说更为有效的措施是加大股市的供给力度,加速创业板注册制的推进,让更多的创业公司进入到创业板,以此来抑制前一段时间对于科技股的过分炒作。7月24日晚,证监会同意锋尚文化、康泰医学、美畅新材、蓝盾光电四家公司创业板IPO注册,这是创业板注册制下首批获得上市批文的公司。按照业内人士的预测,预计首批企业会在8月底前后正式在创业板上市。


  从资金面上看,7月22日是科创板开市一周年纪念日,同时也迎来了超过1800亿元的首发股份解禁潮,很多首发上市的科创板公司面临着巨大的首发股份解禁压力。这些首发上市的科创板企业经历了一年的炒作,其股价相对股东原始入股时的股价,已经是天地之别。在这种巨大利益的诱惑之下,这些首发上市的科创板企业原始股东不可能不将手中持有的可以合理解禁的股份抛售,它给市场造成的压力可想而知。


  我们看到,7月24日,科创板公司天宜上佳发布公告,两名持股5%以上的股东计划“清仓式”减持合计不超过公司11.3%的股权。而Wind数据统计显示,7月23日晚间,嘉元科技、光峰科技、西部超导、沃尔德、瀚川智能、新光光电、容百科技、乐鑫科技、中微公司等9家科创板上市公司均发布减持公告,合计减持股数达2.02亿股,以7月23日收盘价计算拟套现资金达93亿元。科创板公司股东如此快刀斩乱麻似的解禁行为,让众多中小投资者暗自侥幸:幸亏没达到投资科创板公司的门槛,否则又要被套了。


  创业板注册制下首批公司的即将挂牌上市,以及科创板公司首发股份1800亿元的解禁压力,再叠加美国悍然宣布关闭中国驻休斯敦领事馆,中国外交部宣布关闭美国驻成都领事馆等突发事件的侵袭,再牛的市场也只能选择歇歇脚了,其直接后果就是7月24日沪深股市的暴跌。


  一根阴线改三观,面对消息面上的突发事件和资金面上的突然变化,不管是股市中久经考验的投资老将,还是被新一轮牛市刚刚吸引加入股市的新“韭菜”,一下子对牛市还在不在都产生了新的迷茫心理。


  尽管步入7月下旬之后,沪深股市出现暴跌,但我们依然认为,这一轮牛市行情的基础仍然是存在的,只不过是在多方因素的冲击之下,开始从疯牛转向了慢牛。


  为什么这么说?从7月24日的盘面中可以看出,引领大盘暴跌的主要是两大板块,一个是以大金融板块为代表的蓝筹股,一个是以科技股为代表的成长股。从市场主力资金流向来看,蓝筹股的大跌主要是源于部分北上资金的撤离,而这次撤离,更多的是出于对突发事件的担忧。一旦突发事件对市场的干扰情节减弱,这些北上资金还是会回来的。虽然经历了一段时间的上涨,但是国内蓝筹股的估值相比国际金融资产来说,依然是偏低和具有投资价值的,尤其是考虑到中国经济转向对外开放和内循环为主的两轮驱动策略之后,中国经济未来的增长依然是十分可期的,这也为上市公司的业绩增长增强了发展新动能。


  而从以科技股为代表的成长股来说,科技股的暴跌,关键原因还在于前期涨得太猛。科创板公司首发股份的巨大解禁压力,特别是创业板市场进入日涨跌幅被限制为20%的新规之后,创业板公司该怎么炒?机构投资者和中小投资者心中都没有底。既然如此,还不如趁现在创业板公司都在高价的时候先走为妙,看看新规实施之后,再来决定要不要继续参与创业板市场的新玩法。


  考虑到上述因素的共存,我们认为,从7月底到8月中旬,沪深股市走出横盘调整态势的可能性最大。这也预示着,慢牛节奏的行情周期将会进一步被拉长。


(责任编辑  张丽娜)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