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要闻 证券 基金 保险 银行 上市公司 IPO 科创板 汽车 新三板 科技 房地产

亚太科技投资收益下降致净利下滑 收购亏损企业短期业绩承压


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作者:笔尖    时间:2020-07-31





about_img2.jpg

  7月30日晚间,亚太科技(002540.SH)发布半年度业绩快报,受2020年上半年我国汽车产销量下滑影响,亚太科技现营业收入为15.78亿元,同比增长4.18%,但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却受理财收益与证券投资业务收益减少的影响同比下降6.60%。


  亚太科技现阶段业绩表现不佳,但仍要通过股权收购的方式控股一家处于亏损状态的外资企业。虽然,亚太科技表示此次收购将获得渠道、技术等优势互补,抢占新能源汽车领域相关细分市场,但就该公司目前的经营状况而言,其短期业绩或将承受更大的压力。


  投资收益下降致净利下滑


  亚太科技的主营业务为高性能铝挤压材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是国内工业领域特别是汽车领域零部件材料的重要供应商。根据业绩快报,2020年上半年,亚太科技营业收入为15.78亿元,同比增长4.18%。营业收入的下降主要受全球范围新冠疫情等因素影响,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数据显示,2020年上半年度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011.2万辆和1025.7万辆,同比分别下降16.8%和16.9%,给该公司生产经营带来一定挑战。


  虽然,亚太科技产能稳定增长,并通过产品持续创新紧抓汽车轻量化、新能源化的产业机遇,持续开发和供应包括新能源汽车在内的汽车领域用铝,同时积极开发航空航天、军民融合等非汽车行业市场,产销量保持稳中有进,但2020年上半年,亚太科技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39亿元,同比下降6.60%。这主要受两方面因素影响,一方面随着2016年度非公开发行募投项目的不断推进、募集资金的不断使用,该公司暂时闲置的资金对应的理财收益减少。另一方面,受证券市场行情影响,亚太科技的证券投资业务收益较上年同期有一定的下降。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注意到,亚太科技分别于2018年06月27日、2019年05月21日发布投资周期为一年的证券投资计划,每期拟使用最高额度不超过1.71亿元的自有闲置资金进行证券投资。亚太科技2020年第一季度报告显示,该公司投资收益为327.36万元,较去年同期减少1601.90万元,同比降低83.03%。


  收购亏损企业短期业绩承压


  虽然,亚太科技现阶段盈利能力有所下滑,但该公司即将收购一家处于亏损状态的外资企业。2020年7月30日,亚太科技与日本三菱铝业株式会社(以下简称三菱铝业)签订《股权转让意向协议》,亚太科技拟收购三菱铝业持有的苏州菱富铝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菱富铝业)51%以上股权(以下简称标的股权)。亚太科技指出,上述《股权转让意向协议》为意向性协议,旨在表达意向双方股权收购和转让的意愿及基本原则,所涉及收购事项尚未签署正式的收购协议,仍需交易双方就包括具体收购比例在内的交易条件达成一致意见并履行相应的审计、评估、决策和审批程序后实施。


  据悉,亚太科技主营产品是高性能精密铝管、专用型材和高精度棒材,主要应用于汽车热交换系统、底盘系统、悬挂系统、制动系统、动力系统、车身系统等领域,除汽车领域外还应用于军民融合、航空航天、轨道交通、海水淡化、海上石油平台、商用空调、通讯设备、家电行业等其他工业领域。此次交易对方三菱铝业的股东及持股比例分别为三菱综合材料株式会社持有99.97%、其他持股人(株式会社三菱UFJ银行、三菱UFJ信托银行株式会社、明治安田生命保险相互会社、东京海上日动火灾保险株式会社)合计持有0.03%。三菱铝业持有上述交易标的公司菱富铝业100%的股权,菱富铝业是一家专业生产热交换铝微通道扁管挤压件的供应商,应用领域涉及汽车空调零部件、家庭空调零部件等。


  亚太科技拟收购菱富铝业股权的目的是与三菱铝业开展更深入的合作,充分利用菱富铝业在热管理系统用高性能微通道扁管领域的产能、装备、经验等优势,与亚太科技在该产品领域的渠道、技术等优势形成协同互补,有力抢占汽车尤其是新能源汽车领域相关细分市场。如上述收购事项最终达成,则符合亚太科技在热管理系统用高性能微通道扁管业务领域的规划,能进一步提升公司综合竞争力。


  但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也关注到,现阶段菱富铝业仍处于亏损状态。2019年,菱富铝业营业收入为9044.80万元、净利润为-2165.87万元。2020年上半年,菱富铝业营业收入2889.57万元、净利润为-1300.92万元。


  亚太科技实现控股后,菱富铝业将纳入亚太科技合并报表范围。但2020年,菱富铝业能否扭亏尚存较大变数,若菱富铝业盈利能力不能显著改善,短期内或将为亚太科技带来更大的业绩压力。


  (责任编辑  张丽娜)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