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要闻 证券 基金 保险 银行 上市公司 IPO 科创板 汽车 新三板 科技 房地产

美元指数跌跌不休 助推人民币资产价格上涨


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作者:笔尖    时间:2020-08-19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注意到,8月18日美元指数报收于92.2782,继续呈现出逐日下跌的态势。这个价格与今年3月份美元指数最高时的103相比,跌幅已经达到了10%以上。这个价格也创出了美元指数28个月以来的历史新低。


  美元指数在今年上蹿下跳,呈现出如此激烈的震荡态势,其中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新冠肺炎疫情。今年3月正是中国的疫情最为紧张的时期,国际游资担忧中国经济会出现大幅度负增长,于是纷纷涌入美国,导致美元指数直线上升,也就是我们当时看到的103的状态。


  然而让所有国际金融资本想不到的是,这世界变化太快了。5月以后,中国抗击疫情的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国内各地的复工复产也在有序推进之中,经济发展增速在6月份首次由负转正。于此同时,作为全球第一大国和拥有全球最雄厚医疗资源的美国却饱受疫情的负面冲击,表现得极不得力。截至8月18日,美国已确诊的新冠肺炎患者已经达到565万人,死亡病例超过了17万人。这让国际游资十分诧异。疫情对于中美两大经济强国带来的不同的冲击结果,正是导致如今美元指数跌跌不休的最主要的原因。


  想想看,今年3月时国际游资为什么热衷于奔赴美国?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两个字:避险。国际金融资本想当然地认为,作为全球老大,美国手里拥有堪称王炸的一手好牌,如果美国出手抗击疫情,其效果自然非同一般。然而,事实却给了当时所有看好美国抗击疫情能力的人和资本一记响亮的耳光。


  其实,面对抗疫不力的指责,美联储也感觉受到了莫大的冤枉。为了抗击疫情,并确保美国经济不受重大扰动,美联储可谓使出了浑身解数。不仅继2008年之后再一次推出了无限量的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开启了直升机撒钱的模式。通过向大量因疫情被迫失业的美国人发放失业补贴的模式,确保了美国消费经济的平稳。按照美国专家的说法,美国目前己经花了7万亿美元的抗疫资金,这其中大部分发放给了个人,但这样做的恶果也是显而易见的,大量美国人在享受到失业补贴带来的甜头的同时,也纷纷期待着美联储开启新一轮的失业补助。然而就在此刻,鉴于美国总统大选临近,为了争夺总统宝座,美国两党在失业补助金的发放金额上产生了巨大的分歧。一个认为应每周补贴400美元,一个认为应每周补贴600美元。而之所以会产生这样巨大的分歧,就是因为美联储坐吃山空大肆印钞的日子已经耗尽了美元信誉。如果继续向失业人群发放大量失业补助的话,美联储就算是想寅吃卯粮,也不知道该从哪里下口。


  美联储的这种困境自然被天天研究美联储的国际游资看在眼里,记在心上。能够在全世界资本的汪洋大海里四处翱翔的金主,哪一位的眼光都是雪亮的。美联储意图推动大规模的财政补贴政策,但没有办法得到及时的实施,加上美国国债居高不下,自然让这些国际游资忐忑不安,不得不另寻投资出路。而在这之前,唯一能做的就是抛售美元,买入黄金白银等其他避险品种的货币,寻找新的投资战场。而中国经济在这场抗击疫情战争中所显现出来的巨大包容性和巨大张力,自然而然地得到了这些国际游资的青睐。


  今年7月以后,沪深股市出现了新一轮的上涨行情。而在这背后,所有投资者都在念叨4个字的去向——北上资金。这是因为北上资金代表了国际游资对于沪深股市走势的最大肯定。北上资金大规模流入沪深股市,投资者也会摩拳擦掌地适时跟进。而当媒体报道北上资金开始流出沪深股市的时候,投资者也会适时减仓。北上资金已经隐隐约约地成为了指导沪深股市走向的聪明钱。不容置疑的是,这些北上资金的一部分肯定是从国际金融市场上流入中国资本市场的,其目的就是为了保值增值,为了避险,更是对于今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发展的一种肯定。


  可以想见的是,随着国际游资逐步进入人民币市场,以人民币计价的资产价格,自然而然会得以提升。这也是我们近期看到人民币汇率逐渐走高的一个最为主要的原因。当然了,作为人民币计价资产最为集中的地方,沪深股市也成为国际资本角逐的新战场。只要沪深股市能够维持现在平稳上涨的态势,只要人民币能够吸引更多的国际游资青睐,那么,在人民币与美元这场不见硝烟的金融战场上,人民币资产价格的上涨也是必然的。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当然有理由期待,未来沪深股市进一步稳定上涨。特别是作为沪市领涨主力的大金融板块,由于目前估值相对较低,后市应该会有进一步的上升空间。而且,这个板块也是最受国际游资欢迎的,现在就看场内投资者敢不敢继续跟进北上资金的步伐,在大金融板块掘金。


(责任编辑  张丽娜)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