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要闻 证券 基金 保险 银行 上市公司 IPO 科创板 汽车 新三板 科技 房地产

产经视点:美联储拟实行平均通胀目标新政 人民币资产迎来升值良机


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作者:笔尖    时间:2020-08-29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财经频道注意到,美联储主席鲍威尔8月27日宣布,美联储已经同意采取平均通胀的政策,允许在一定时间内通胀目标超过2%,以此弥补低于2%时的影响。


  语不惊人死不休。鲍威尔此言一出,立刻在全世界金融市场上掀起了轩然大波,这是美联储自2012年以来对美国货币政策框架做出的最大一次调整。而在此前,美联储的相关政策表述是致力于实现通胀率位于“对称性的2%目标”附近。也就是说,美联储这一次发布的新政又一次改变了美元的锚定之盾。


  以往的时候,每当美国的通胀率接近2%的时候,美联储一般会采取加息的手法予以干预,以避免经济的暂时性过热。不过,按照美联储刚刚出台的这个新政,以后即使通胀率超过2%,美联储也不会马上加息干预了,而是静观一段时间,谋定而后动。


  美联储之所以选择在这个时间节点发布平均通胀的新政,主要还是为了刺激就业。就业优先已经成了美联储心中的最大目标。为了对抗疫情对于美国经济的负面冲击,为了优先解决就业,即使通胀率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升高,包括我们刚说的超过2%,也不会影响美国就业优先的大局。这一新政的出台表明美联储也是拼了。


  凡事总是有利弊两面。当美联储采取平均通胀目标的新政,美元的锚定之盾被改动之后,其对全球金融市场的影响也是十分惊人的。


  过去,国际金融市场的投资者普遍认为,美元指数的下跌空间是有下限的,一般来说,美元指数在90之下,基本上是我们能够看到的美元下跌的极限。就像此前市场普遍认为的那样,国际市场油价是不可能为负值的。然而,随着疫情的到来,过去的认知都在发生巨大的变化,譬如我们今年已经看到国际原油市场的负油价。接下来,我们也即将看到,随着美国平均通胀目标新政的出台,人们传统认定的所谓美元锚定之盾也在发生着变化,这也意味着,美元指数跌破90的下限不是没有可能,且也可能成为即将发生的事实。


  其实,这种变化已经发生了。随着美联储这一新政的发布,全球金融市场急剧动荡,美元继续下行,贬值迹象十分明显,而黄金和其他各国货币的美元兑换汇率都出现了一定幅度的上升,尤其是人民币资产,中国经济在这次抗击疫情过程中所显现出来的巨大张力及韧性,使得国内外游资对于人民币的看法由空转多。人民币与美元的兑换汇率目前已经升破6.9的水平。


  美联储这一刚刚发布的新政,对于中国经济的影响也是十分巨大的。随着美元的贬值和人民币的升值,中国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之一的出口将面临新的巨大的考验。美联储的这一新政将在更大程度上促使中国经济的发展转向和依赖于经济的内循环。


  当然,美元指数的下跌和人民币的相对升值也是有好处的。中国现在不仅是全球的出口大户,也是全球的进口大户,人民币的相对升值对于中国的进口来说绝对是有利的。比如,每年我们会花数以千亿美元进口芯片、铁矿石和大豆。随着美元的贬值和人民币的升值,这一进口过程会更加顺畅,我们能用更加便宜的价格从国际市场上拿到必需品。


  不光如此,美联储的这一新政也极大地助力了人民币资产的升值。本来,国际金融市场是渴望人民币资产的,只是没有我们想象得那么大而已。然而,随着美联储发布的这一新政,大量的国际金融市场的资金不得不掉头重新审视人民币资产的投资机会。这也意味着,对于我国证券市场上诸多的机构投资者和中小投资者来说,传说中的北上资金的来源将更加充沛,会有更多的北上资金进入中国的证券市场,改变中国证券市场现有存量资金不足的老顽症,从而满足越来越多上市公司对于资本市场资金支持的旺盛需求。


  也许有人会说,人民币资产有很多种,包括股市、楼市及固定资产。为什么笔者特别看好股市,而不是楼市及其他固定资产?原因很简单,因为楼市已经涨得很高了,北上资金不敢轻易触碰。而其他实业资产,特别是中国的制造业资产,一些没有号准中国脉的外商资金也是不敢轻易介入的。剔除了这两项,北上资金的选项基本上只有一个了,那就是通过进入证券市场分享中国经济成长的红利。


  下周,我们即将迎来9月的第1个交易周。随着上市公司今年中报披露季的结束,投资者普遍担心的中报业绩爆雷的担忧将大幅降低。同时,随着美元的贬值及人民币资产的升值,北上资金流入证券市场的速度有望加快。在这几个因素的合力影响下,我们认为在今年剩下的时间内中国股市有望维持一种小幅攀升的态势,这一点我们完全可以从8月最后一个交易日沪深股市的大涨清晰地看出。沪指在8月底的最后一周顽强地站在了3400点的上方,这个点位已经指出了未来股市前进的方向,就看投资者敢不敢跟了。


(责任编辑   张丽娜)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