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着力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1-01-16





  近日,浙江省教育厅、省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省财政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共同发布《关于新时代城乡义务教育共同体建设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扩大城乡学校结对帮扶数量。到2022年,全省乡村和镇区的公办义务教育学校将实现教共体全覆盖,最终形成全省域“城乡教共体、均衡又优质”的浙江方案。


  作为全国基础教育排头兵,我省在基础教育不断提质的同时,一直在为实现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而努力。以均衡和优质为发力点,我省此前已开始探索打造城乡教育共同体,以城带乡结对帮扶,并大力推进“互联网+义务教育”。


  一根网线、两块屏幕串联起了绍兴市鲁迅小学和开化县齐溪镇中心小学的课堂。除了有同步的教学内容,两校还实现了特色课程和实践活动等方面的资源共享。名校的帮扶让齐溪镇小实现了快速发展,这两年,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高。“家长和社会的满意度提升了,外流的生源也回来了。”校长吴章德兴奋地说。


  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我省已实现所有县(市、区)参与结对帮扶和乡村小规模学校受援结对两个全覆盖,全省共有3000余所、1600余对城乡学校参与结对帮扶,有效撬动学校生源、师资、资源的均衡分布。通过城乡同步课堂、远程专递课堂、教师网络研修、名师网络课堂等形式,结对学校“同师同法同培养”,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形成,我省初步建成教育大资源共享格局,推动城乡孩子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为让优秀人才下得去、留得住,2016年起,我省还实施了“县管校聘”改革,促进更多优秀校长、教师往农村流动。2017年至2019年,全省有1788名校领导和4710名骨干教师从城镇学校和优质学校交流到农村小学和薄弱学校。


  与此同时,我省还确定19个基础教育发展水平相对薄弱地区为重点帮扶县,采用定期督查、限期整改等方式,督促地方政府通过一校一策,加大投入,整改提升。此外,通过实施第四轮“山海协作”战略,发动省内56个经济、教育相对发达的县(市、区)对口支援29个教育薄弱地区。


  从“基本均衡”到“优质均衡”,其背后折射的是教育理念的深刻变革。2020年,我省出台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公民同招”“民办学校报名人数超过招生人数实施100%摇号”等新政,让公办民办学校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杭州夏衍初级中学校长楼英娟做了一个统计:往年,该校两所对口小学前端15%左右的优质学生会流失。而新政落地后,该校初一新生中,优质生源的流失降至5%左右。“我发现老师们的工作积极性和成就感都提升了。而学生们能够接触到更多不同特质的同学,也让‘同伴教育’变得更有利于学生的全面成长。”楼英娟表示。


  如今,我省义务教育学校校际差异系数控制在0.3以内,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已走在全国前列。2019年10月,海盐县和宁波市江北区面对国家教育督导组的实地核查,交出一份出色的答卷,成为全国首批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十三五”期间,全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达标率达98.04%,城乡基本实现校校标准化。


  进入“十四五”新发展阶段,对照浙江“重要窗口”新目标新定位,未来5年内,我省基础教育优质均衡水平将高位提升,力争50%以上的县(市、区)创建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市、区),为“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而继续不懈努力。(记者 纪驭亚 通讯员 方柔嘉)


  转自:浙江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