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建设进入“快车道”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2-07-21





  记者从农业农村部获悉,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工程实施两年多来,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建设进展顺利,取得阶段性成果。围绕农产品主产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中央财政以“先建后补”的方式共支持2.7万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集体经济组织建设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并支持整县推进,新增库容1200万吨以上。


  一是设施建设有布局。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对冷链物流网络作出全方位、全链条的规划布局。农业农村部编制印发《“十四五”全国农产品产地仓储保鲜冷链物流建设规划》,提出构建“一个网络、五大支撑”融合联动的产地冷链物流体系。20多个省(区、市)制定了相关规划,形成了上下衔接、统筹推进的“十四五”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布局。


  二是财政投入有力度。共安排中央财政资金100多亿元支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建设,直接撬动社会资金投入400亿元以上。很多地方财政衔接配套,增加补贴主体、扩大补贴范围、提高补贴比例,成为中央财政的有力补充。


  三是工作推进有机制。建立了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目前,省级农业农村部门基本都成立工作专班。安徽、广东、重庆、四川、甘肃等地建立分管省领导联系机制。天津、山西、江西、山东、湖南等地将项目建设列入领导干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


  四是项目管理有规范。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印发《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建设管理规范(试行)》,重点对规划编制、申报审批、建设指导、竣工验收、监督管理等内容进行统一规定。省级农业农村部门依据该规范,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具体实施细则,建立健全上下衔接、分级负责的管理制度,提升项目管理制度化、规范化水平。


  五是配套政策有保障。推动各地落实支持冷链物流设施建设的用地用电优惠政策,20多个省(区、市)专门出台本地区落实文件。推动出台金融配套政策,创新产品、优化流程,推动开发“仓储保鲜贷、仓储保鲜—新农保、仓储保鲜—浙里担财农贷”等专属金融产品,累计申贷金额100多亿元。


  产地冷藏保鲜设施短板加快补齐,产业链供应链基础不断夯实。项目建设增强农产品产地仓储保鲜、商品化处理和初加工能力,有效降低产后损失,实现择期错季销售,增强主体议价能力和产业抗风险能力,成为供应链的“稳定器”“蓄水池”,成为农民增收的新平台、新渠道。同时,项目建设坚持向脱贫地区倾斜,累计覆盖545个脱贫县,占实际总补贴资金约50%,成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有力抓手。(记者 陈晨)


  转自:光明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 吉林省全面推进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建设

    6月4日,省农业农村厅在长春举办2021年全省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建设培训班,旨在解决好冷藏保鲜设施建设工作中申报、建设、验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引导推进吉林省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建设项目顺利开展。
    2021-06-11
  • 吉林全面开展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建设

    近日,记者从吉林省农业农村厅获悉,2022年,吉林省依托县级以上示范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和已登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计划新建或改扩建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580个
    2022-07-16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