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专访 | 贺敬之谈创作:走出“小鲁艺” 奔向“大鲁艺”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1-02-07





20210207135759924.jpg

  ▲ 著名诗人贺敬之老师在家接受记者采访


  2021年1月16日,记者在北京木樨地寓所采访了著名诗人贺敬之老师。97岁的老诗人深情地谈读书、谈创作……不知不觉地,3个小时就悄悄过去了。


  1 艺术创作:不能搞小文坛,要搞大文坛


  贺敬之考入鲁艺文学系第三期,成为班上最小的一名学员。他在鲁艺写下了《生活》《不要注脚——献给“鲁艺”》《十月》等名作,还第一时间听到毛泽东同志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精神的传达。1942年5月30日,他在鲁艺亲聆了毛泽东同志为鲁艺师生作的关于“大鲁艺”“小鲁艺”的重要讲话。毛泽东同志讲道:“你们现在学习的地方是‘小鲁艺’,还有一个‘大鲁艺’,还要到‘大鲁艺’去学习。‘大鲁艺’就是工农兵群众的生活和斗争,广大的劳动人民就是‘大鲁艺’的老师……”从此,贺敬之和鲁艺师生一起走出“小鲁艺”,到火热的社会生活和斗争的“大鲁艺”里虚心向工农兵群众学习,创作出了许多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好作品。《南泥湾》《翻身道情》《七枝花》《平汉路小唱》传唱至今,他执笔的《白毛女》《周子山》等作品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至今依然放射着经典的光辉。


  谈到当前的文艺工作,贺敬之认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十分重视文艺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及时地、连续地发表了一系列论述文艺工作的讲话、文章,构成了指导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发展的纲领性文献。对这些重要内容的学习和落实,使文艺界面貌一新,涌现了许多深受人民群众欢迎的优秀作品。贺老师还引用另外一位老作家的话提醒说,我们要注意不能搞小文坛,要搞大文坛,要写出对这个时代的真情实感。


  2 真情实感来自风雨跋涉


  贺敬之出生在山东峄县贺窑村(今山东枣庄市台儿庄区薛庄乡)一户贫苦农民家庭。小时候上过半年私塾,也上过本村天主堂小学。11岁时,靠叔祖贺祖尧的帮助,插班进入北洛小学读书。学校有一些思想进步的老师,给他们讲时事和阶级分析。老师也给他们讲授鲁迅、巴金、蒋光慈等作家的新文学作品,还组织他们成立了一个新文字研究会,同学们通过选举把贺敬之推为小会长。


  1937年高小毕业后,贺敬之在叔祖贺祖尧的指点下,去投考滋阳(今属兖州)的山东省立第四乡村师范学校。那一年滋阳乡师共招收两个班,只录取90名学生,却有2000多名考生参加考试。放榜时的榜单不写考生名字,只写录取考生的考号。贺敬之一看上面有自己的考号,就开心地笑了。时隔84年,他还能记起自己的考号是55号。


  可惜学习时间不长,日本鬼子就打过来了。著名的台儿庄大战的战场离贺窑村只有十几里的距离。贺敬之曾上山亲眼见过参加台儿庄大战的坦克汽车行驶在山下的路上。后来滋阳乡师向南方转移,贺敬之带着母亲缝在裤子里的5块钱,和其他3名同学结伴去追赶学校,辗转多地,在湖北均县追上了学校,此时滋阳乡师已经与其他几所流亡学校合并了,贺敬之插入均县分校的简师部学习。在这里,他如饥似渴地阅读了更多的进步书籍,并开始文学创作。


  随着战局发展,贺敬之所在学校又辗转流亡到了四川梓潼,在那里他读到胡风主编的《七月》等进步杂志。1940年初夏,贺敬之和3位同学(其中有一位是中共地下党员)一起步行出发,历经40多天的风雨跋涉,通过西安八路军办事处的帮助,在“七一”建党节终于来到了革命圣地延安。


  3 要学会在作品中体现人物具体感情


  到延安后,贺敬之一开始被安排在自然科学院中学部上高中。他向老师报告了自己渴望去鲁艺学习的原委,老师允许他去鲁艺的考场试一试。当时报考鲁艺需要提交作品,恰好他在奔赴延安的路上写了一组诗歌《跃进》来记录风雨跋涉的感受,其中写道:“是不倦的/大草原的野马;/是有耐性的/沙漠上的骆驼。//我们/四个,/——在西北的路上,/弥天的大风砂里。//山,那么陡!/——翻过!//风砂/扬起/我们的笑,/扬起/我们的歌!”


  贺敬之就把这组《跃进》作为鲁艺的笔试试卷交了上去,接着又参加了鲁艺的面试。当时面试他们的是何其芳等老师。何老师先问贺敬之看过什么书,知道他读过《夏伯阳》《铁流》《被开垦的处女地》等苏联文学作品后,就让他分析一下《被开垦的处女地》中的达维多夫和拉古尔洛夫这两个艺术人物的性格特征。贺敬之谈了自己对拉古尔洛夫的革命性和“左”的错误以及倔强性格的分析,但是对达维多夫的性格却没有分析出什么道道来。他觉得自己没有答好,心里有点失望。但是没想到,鲁艺还是录取了他。后来一打听,据说是因为交上去的诗歌《跃进》受到了何其芳等老师的赞许。


  在鲁艺,贺敬之曾经和张水华、王大化、马可共同创作过一部著名的五场秧歌剧《周子山》。这部秧歌剧又名《惯匪周子山》,曾被中共西北局文委授予一等奖。谈起这部作品的创作体会,贺敬之回忆起当年创作时的一个细节:参加集体创作的一位同志曾经在描写主角马红志回到家乡马家沟的情景时,添加了一段唱词:“红格丹丹东山出,桃花李花开满树。小理河水哗啦流,离家3年回到马家沟……”这段唱词表面很美,但是拿出来之后却受到了张庚等同志的批评。贺敬之后来重新修改,这段唱词变成了这样:“转过了山峁,急忙往前走。旧前的小路变成了大路,山坡下的麦苗绿格油油。离家五年迩刻又回到了马家沟,往年是满山荒,迩刻是种地忙,满山二洼忙的个喜洋洋……”这段唱词用的全是陕西方言,比原来的唱词变得更加纯朴,也更加贴近人物性格。


  谈到歌剧唱词的写作技巧时,贺敬之曾说过:“这不是一般的抒情诗,而是每个不同人物的自己的诗。要写出每个人物特有的思想感情的具体特征、个性的特征,运用语汇的特征。”“唱词表达思想感情,要求避免一般化、肤浅,避免空洞的‘抒情’,一定要从人物的具体感情出发。”


  4 《雷锋之歌》的真情实感源自火热的生活


  记者向贺老师请教长诗《雷锋之歌》的写作过程。贺老师笑着说:“艾青曾开玩笑,说我把《雷锋之歌》写成章回小说了。”因为这首长诗是在北京、上海等地接续写成的。诗人先写出了前四节,后来又接着写出了后二节。贺老师回忆,除了北京和上海,这首长诗另外还有一部分是在山东青岛完成的。


  《雷锋之歌》首发在1963年4月11日的《中国青年报》,5月中国青年出版社推出了单行本。贺老师回忆,雷锋的事迹刚刚发表的时候,他刚好和郭小川、柯岩一起去北京医院看望才动过手术的老革命家王震,王震当时任农垦部部长。他读了雷锋事迹后非常感动,就对3位诗人“激将”说:“你们这些诗人就不为此感动?为什么还不写诗?”3位诗人马上决定去抚顺采访雷锋事迹,但是后来郭小川、贺敬之因为单位有事没有成行,只有柯岩一人去了抚顺采访。


  柯岩待了一个多月,读到了雷锋亲笔书写的全部日记和笔记,一回到北京家中,就流着眼泪把看到和感受到的东西讲给贺敬之,贺敬之听后也流泪了,很快就写出了《雷锋之歌》的前四节。随后,王震邀贺敬之和郭小川一起去上海参加动员青年支援边疆的工作。在上海,王震又接着催促贺敬之,最后完成了《雷锋之歌》的后二节。贺老师回忆说,王震知道他完成《雷锋之歌》之后,专门留出时间听他朗诵《雷锋之歌》。当听到“快摆开/你们新的雁阵呵,/把这大写的‘人’字,/写向那/万里长空”时,王震同志一下子就从沙发上站起来,大声叫好。等贺敬之朗诵完,他又把诗稿要过去仔细翻看,点出其中最喜欢的几段,让贺敬之再念几遍。随后贺敬之和郭小川一起去复旦大学参加诗歌朗诵会,贺敬之朗诵的就是《雷锋之歌》。这首诗在大学生中产生了热烈反响,一直流传至今。


  贺敬之说,自己对《雷锋之歌》有的地方还不太满意,甚至自苛结尾部分“写得有点枯燥”。这确实有点太谦了。从读者角度来看,《雷锋之歌》把抒情、议论和叙述有机地进行了融会贯通,同时又巧妙借鉴外国楼梯诗的长处,汲取传统骈赋作品的营养,将抽象的政治命题用形象的技巧进行了壮美的展现,创造了一种庄严雄壮的审美境界和情感空间,应该说在真正意义上为新中国诗坛“开了一代诗风”。


  5 不计余年  此心如昨


  话题谈到贺敬之的夫人柯岩,就不能不提《寻找回来的世界》《他乡明月》《癌症≠死亡》等著名作品。贺老师说:“到2021年12月11日,柯岩就走了整整10年了。大众文化学会、中国艺术研究院马文所和山东枣庄的一些同志在准备搞些纪念活动。”


  关于柯岩老师的文学创作,贺老师深情地说出了“身体力行”4个字。他介绍说,柯岩自己作为癌症患者,热心参与了与抗癌有关的许多公益活动,还亲自担任过抗癌联谊组织的名誉职务。正是因为有切身体验,她才写出了《癌症≠死亡》等广受关注的作品。为了写作长篇小说《寻找回来的世界》,柯岩不仅深入工读学校长期体验生活,还亲自担任工读学校的教员,和工读学校的孩子们直接交流。


  贺敬之17岁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当时正值建党20周年,他写了一首歌词《歌唱建党二十周年》,其中写道:“我们的脚步震动着大地,我们的歌声响彻海洋。我们齐声歌唱,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这歌声奔过无边的草原,它像浩荡的黄河长江……”这首歌词经李焕之谱曲,曾在延安传唱。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党,正挥汗如雨!工作着——在共和国大厦的建筑架上”。谈到党,贺敬之这位有着80年党龄的老党员,眼神中荡漾的仍是赤子般的一片深情。在这篇访问记的结尾,请允许我引用贺敬之创作的《咏南湖船》中的几行诗句:“无须问我/鬓侵雪/岁几何?/料相知/不计余年/此心如昨。/今来几度逢队日/此情俱与少年说/紧挽臂/登船同看/电光闪处当年舵;/烟雨楼上/——听万里涛声/共唱——心船歌。”(高昌)


  2021年2月1日《中国文化报》第5版刊发特别报道

  《走出“小鲁艺”  奔向“大鲁艺”——贺敬之谈创作》

20210207135930887.jpg



  转自:文旅中国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