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明:喜剧要从生活中提炼质感


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0-05-28





159062673935.jpg


  从《炊事班的故事》里高喊“我滴个亲娘哎”的副班长老高,到《武林外传》里张口闭口“我看好你呦”的邢捕头,演员范明凭借质朴的形象、生动的表演,让一个个平凡的小人物都“活”了起来,也由此奠定了自己在荧幕上的喜剧形象。


  日前,脱贫攻坚重点剧《我的金山银山》正在荧屏热播,范明改行当起了村主任,延续的依旧是以往“范式喜剧”的戏路。借着该剧热播之际,记者采访了正在福建拍戏的范明,作为一名喜剧演员,本以为范明的“人设”是搞笑逗趣的,但没想到私下的他却是细致和认真的,而这股认真劲儿也被他用到了演戏上,范明一本正经地说道:“演员出演一部剧,要对观众负责。”


  自我评价长得“乡村化”


  身穿一套高级灰西装,打着一条时尚斜纹领带,脚蹬一双旅游鞋,当范明拿着塑料大喇叭一亮相,鲜活的村主任形象一下子在荧屏上立住了。


  《我的金山银山》讲述的是山村里脱贫的故事,该剧是范明与编剧徐君东的再次合作。“大概五年前,出品方拿着最初剧本找到了我,但看了之后,我觉得里面的观念有些老套和固化,于是我建议重新架构剧本,并推荐了《炊事班的故事》的编剧徐君东来操刀。”徐君东接到邀请后毫不犹豫地应允下来,并为此花了一年时间,到贵州、海南、福建跑了一圈,下基层体验生活、收集相关素材。


  过去扶贫剧里惯用的“穷苦悲情”风格,在《我的金山银山》这部剧里得到了颠覆性的改造。该剧凭借轻喜剧的创作风格、多维度扶贫的独特视角,一开播便抓住了一票观众的心,收获了一线卫视电视剧排行榜第三的好成绩。


  毫无疑问,范明是整部剧的“搞笑担当”。在剧本创作的过程中,范明提出了自己的意见:“虽然是主旋律剧,但我们不能忽略了它的观赏性。”所以,他在塑造范星火这个人物中加入了一些喜剧性元素,“范星火在大城市打过工,有些见识,有点文化。他的西装虽然干净,但色彩搭配也有他的审美局限。所以他一出场,人们就觉得搞笑,这不是讽刺,反而非常真实,也是一种标志性的喜剧元素。”


  并非第一次饰演农民的范明,毫不掩饰自己对这个角色的偏爱,“村主任这个人物写得太扎实了,发生在他身上的不仅有上下级关系,还有爱情、亲情,扶贫过程中的各种矛盾让整个人物形象十分丰满。”作为一名“体验派”的演员,范明下足了功夫去体验生活、浸透自我,“演农村戏我是有基础的,2005年我与康洪雷导演,陈思诚、张译等演员合作了《民工》。那时我们去农村割麦子,同当地人吃饭,我喜欢去细致地观察农民,而且我长得也挺乡村化的,身上有着农民的质朴。”


  要做受市场欢迎的喜剧


  荧屏上,范明那一口山东方言、纯朴又自带幽默感的形象早已深入人心,他参演的不少影视剧至今被观众奉为心目中的经典。“我没想到现在的95后、00后仍然在看《武林外传》,这部剧依然称得上‘后无来者’,那种搞笑太高级了。而《炊事班的故事》当年甚至带动了一些人想当兵、当炊事兵。”在很多观众的心里,范明是一位喜剧演员,但范明的内心却拒绝被贴上这样的标签,他说自己的戏路早就突破转型了,这些年,从《民工》到《金太郎的幸福生活》,从《手机》到《捍卫者》,无论主角配角、喜剧正剧,范明都演得性格鲜明又令人信服,而他也因此成为了观众心目中实力派的明星。


  范明的演艺之路开始得并不顺畅。1989年,范明考入了南京军区前线话剧团,同时考入的还有侯勇。刚进入前线,范明一下子有点蒙,“前线话剧团里人才济济,全都是1米8的大高个,要声音有声音,要形象有形象。”在团里所安排的话剧演出中,范明只能演一些龙套角色。很难站在舞台中心的他于是决定另辟蹊径,往喜剧小品转型,而他身上的喜剧细胞也由此得以激活。“演《炊事班的故事》的时候,直接把我点燃了。”范明迅速进入角色,并且越演越顺,他这才发现原来自己这么适合演喜剧,“后来就彻底放开了。”


  在范明看来,一部喜剧的成功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有实力的导演和编剧,更需要有实力的演员,大家一起群策群力共同完成。相比高谈阔论艺术理想的演员,范明并不讳言自己更关心收视率,他的理想是做市场欢迎的电视剧。他认为,在各种搞笑用语、幽默段子俯拾皆是的网络时代,观众的笑点越来越高,一部剧如果能让观众放松舒心地开怀大笑,那便是成功的喜剧。“我们要尊重现在年轻人的审美,成功的喜剧要从生活中提炼、创造,从民间当中找最有质感的东西。”


  想回到话剧舞台还想做导演


  从厨子、民工到村主任,一个个朴实原味的“小人物”形象,在范明倾心地演绎下,变得生动鲜活。他总结自己演过的这些角色,虽然大多是平民百姓,但对生活充满热情,都有一个健康的性格。而身处名利圈,范明也一直用十二字的为人处世原则在告诫自己,“吃亏是福,阳光灿烂,与人为善。”


  范明的家在南京,常年无休止地运转让他经常“不着家”,不过今年疫情期间,范明却拥有了一个难得的悠长假期,“平时拍戏忙,那段时间刚好可以静下心来好好读书。”在女儿的推荐下,范明仔细阅读了三本书:《百年孤独》《麦田里的守望者》和《万寿寺》。“我女儿在纽约大学读大二,她是学哲学的,看问题比原来全面。读完之后真是兴奋不已,我还打算再看上一遍,慢慢消化书里的内容。”


  面对自己的演艺事业,如今已经56岁的范明仍保持着饱满的创作热情,“我现在就喜欢把年龄往前推10岁。只要你敢做年轻10岁的人在做的事情,那你永远年轻。”所以对于未来,范明有着很多“心愿”要实现,他坦言自己想演年代剧,从30岁一直演到80岁的那种;他希望能够有机会重返话剧的舞台,“话剧带给我的感受,和电影、电视剧非常不同,它非常直接、充满张力,让人血脉贲张。”未来两三年,范明还希望实现自己的导演梦:“我想导一部自己的戏,处女作肯定有不成熟的东西,但那种鲜活、执着和纯粹的东西,往往是最可贵的。我希望这几年能有自己的作品出炉。”



  转自:新华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7254。

延伸阅读

热点视频

清明祭||梁学章:英雄不死,精神永存 清明祭||梁学章:英雄不死,精神永存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