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朔门古港遗址何以入围全国十强初评?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3-02-22





  近日,202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初评启动。经国家文物局审核,最终确定了浙江温州朔门古港遗址等32个候选项目参评。


  温州朔门古港遗址,位于温州市鹿城区望江东路东部,温州古城北大门——朔门之外,南依古城,北邻瓯江,东靠海坛山,隔江与江心屿双塔遥相呼应。


  该遗址于2021年10月在配合温州望江路下穿工程项目基本建设考古工作中被发现。


  据悉,遗址发掘区主要由东端水门头区、邻江港口区及西端南侧瓮城区三部分组成。发掘区东西两端分别为水、陆城门相关遗迹,当中主体呈东西向条带状,沉船、码头等遗迹多分布于带状区。


  其中,水门头发掘区遗迹丰富,那里有北宋江堤、斜坡码头。在它们旁边、更靠近瓯江的地方,有南宋河岸、桥梁和陡门闸。比南宋遗迹还靠近江面的,是元明清的堤岸、台阶式码道。


  瓮城和水门头之间是以6座码头为主的遗迹群,包括砖石道路、木栈道、木结构和砖石结构建筑基础、水井等在内,年代都是南宋。


  此外,遗址的地层与遗迹中还出土了大量古代遗物,其中集中出土的瓷器残片堆积数量极为庞大,而宋元时期的龙泉窑器占到90%以上。还有瓯窑褐彩瓷、建窑系黑釉瓷等产品,其中部分瓷器外底有墨书,如“姓氏+直”“直”“东”“西”“上”“纲”等。


  “这些瓷器残片绝大多数没有发现使用痕迹,应为贸易瓷在运输、转运过程中的损耗品。同时,遗址中还出土了部分温州漆器、捶丸、砖雕、建筑构件以及贝壳、植物种子等丰富遗物。”在温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梁岩华看来,这些都力证了这个码头曾经贸易往来的繁华,它们出土的意义已不亚于码头遗址发掘的意义。


  此外,该遗址内还发现了两艘沉船,均为福船,其中一艘残存船头及部分船体,总残长12.4米,壳板做鱼鳞状搭接,推测其全长约20米余。另一艘沉船露出部分长达10米,仍在发掘。


  那么,温州朔门古港遗址就是凭借发现的这些古代遗迹和遗物等获得“202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初评的参评资格吗?


  在梁岩华看来,发现的这些古代遗迹和遗物等是获得初评参评资格的一方面原因。但最主要的还是温州朔门古港遗址本身所具有的价值和意义。


  据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是中国国家文化局委托中国文物报社和中国考古学会每个年度举行的评选活动所评选出的十大考古新发现。该活动开始于1990年,在全中国范围内评选本年度的重大考古发现。


  其评选标准要求符合国家文物局的报批手续,并保证发掘质量,发掘内容要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且为中国考古学科提供新的内容信息及新的认识。


  作为温州朔门古港遗址项目的负责人,梁岩华表示,他对该遗址的价值和意义有充分的认识。


  据他透露,在该遗址考古发掘之前,他们团队就开始在各地搜罗类似的考古遗址,了解其发现的遗物和遗迹等情况,为该遗址的考古发掘做准备。“一旦在考古发掘中有碰到类似的遗物或遗迹,我们马上能够找到它,或能够更快更准确地做出一些判断。”


  温州朔门古港遗址的发现,在梁岩华看来,其价值和意义主要有三点。


  其一,温州朔门古港遗址的发现重现了温州“千年商港”的盛况。


  码头、沉船、海量的商贸类遗物构成了商港的核心元素,与温州古城、世界古航标之一的江心屿双塔交相辉映,生动再现了宋元时期温州“北埠”港区“城脚千家具舟楫,江心双塔压涛波”的景象。


  其二,温州朔门古港遗址的发现实证了温州港是宋元以来海上贸易的重要港口。


  比如,温州朔门古港遗址发现的两艘沉船均为宋代时期的福船,即福建制造的船,这表明当时温州已经同外部城市交往密切,也进一步证明这就是宋代时期的码头所在。


  又如,龙泉青瓷在宋元时期的海外贸易中占有极重要地位。温州朔门古港遗址出土海量的龙泉青瓷残片,实证了温州古港是龙泉青瓷外销的海运起点和枢纽港。


  其三,温州朔门古港遗址规模大、遗迹全、年代清晰、内涵丰富,是城市、港口、航道三位一体的完整体系,堪称海上丝绸之路的绝佳阐释,也是海上丝绸之路不可替代的重要节点。


  温州朔门古港遗址的发现,为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申遗提供有力实证。它成了展现海上丝绸之路上、国际交往中的中国风采的阐释,更为当今中国践行“一带一路”倡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生动的历史注脚。


  “在‘海上丝绸之路’方面,温州朔门古港遗址的作用和地位,我们还是很有信心的。”梁岩华说,这填补了国内外海上丝绸之路港口类遗产的空白,是海上丝绸之路申遗的经典样本和支撑性遗产点,同样也是近年来中国海洋考古、城市考古的重大收获。


  转自:中国新闻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