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而美”成演出市场新热点 《2022年中国演出市场年度报告》发布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3-04-16





  近日,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发布《2022年中国演出市场年度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据《报告》统计,2022年演出市场总体经济规模为243.60亿元,与2021年同比降低31.33%。

  尽管遭遇重大挑战,演出行业仍展现出顽强的生命力:精品舞剧一票难求;小剧场原创剧、国风音乐专场和原创儿童剧演出场次占比显著上升;在话剧、音乐剧、戏曲、舞蹈、音乐会、杂技等演出门类中,小剧场等新型演艺空间的场次占比均明显提升,成为全年亮点。《报告》同时给出预测:2023年演出市场将爆发性增长。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全国大票仓,广东在演出场次方面高居全国榜首,在票房收入方面,广东也位居前列,排名第四。

  态势   票房总体下滑,新型演艺空间成亮点

  据《报告》统计,2022年,全国营业性演出(不含娱乐场所演出和公益性演出)场次总计17.33万场,票房收入总计89.88亿元,其中专业剧场演出2.56万场,与上年同比降低32.77%;票房收入34.26亿元,与上年同类数据同比降低29.11%。

  具体到各演出门类,话剧演出票房收入11.20亿元,平均票价427元。2022年大中型剧场话剧演出场次与上年相比降低37.95%,主要原因是巡演项目大幅减少。小体量的原创戏剧数量较上年有所增加,小剧场等新型演艺空间话剧演出场次占比达到2022年话剧市场的66.26%。

  音乐剧演出票房收入3.52亿元,平均票价478元。其中,小剧场等新型演艺空间音乐剧演出场次占比为44.43%,票房占比为15.46%。受剧场人数限流等影响,2022年音乐剧演出场次、票房和投资、创作新剧目数量均明显下降。

  儿童剧演出票房收入7.34亿元,平均票价183元。2022年暑期、国庆假期等演出市场的热门档期内,儿童剧演出的票房占比均达到30%以上,成为市场亮点。尽管全年票房较高的项目中仍然以奥特传奇系列等国外动漫IP改编剧为主,但中国原创儿童剧的市场占比较上年已有明显上升。

  戏曲演出票房收入2.08亿元,平均票价92元。京剧是演出场次最多的剧种,占比30%;其次是昆曲,场次占比21%;越剧、黄梅戏、评剧等亦是市场关注度较高的戏曲类型。小剧场等新型演艺空间演出表现同样亮眼,场次占总场次的73.06%。

  舞蹈演出票房收入5.31亿元,平均票价520元。中国舞、民族舞类型的舞剧项目数量占比达到56%,成为最受演出市场欢迎的舞蹈类型,《只此青绿》《永不消逝的电波》《孔雀》一票难求,纷纷进入“2022演出市场票房收入前10名”榜单。小剧场等新型演艺空间舞蹈项目场次亦较上年有所上升,以现代舞为主要类型,结合DJ和现场演唱等形式的跨界融合舞蹈项目也在逐渐吸引市场关注。

  音乐会演出票房收入4.59亿元,平均票价146元。音乐会市场2022年最显著的变化是民乐演出和武侠、国风音乐演出场次占比显著上升。在不同类型演艺空间上演的烛光音乐会、沉浸式音乐酒会、睡眠音乐会、知名歌手经典曲目音乐会等新形式、新内容的音乐会成为新增热门项目。

  演唱会、音乐节演出票房收入16.63亿元,平均票价450元。大型演唱会、音乐节项目数量相比2021年大幅减少,但小型音乐现场(Live House)的演唱会数量快速增长,票房占比达到全年演唱会和音乐节总票房的40%以上,成为疫情冲击下流行音乐演出市场的重要支撑。

  曲艺类演出票房收入6.15亿元,平均票价143元。其中,相声和脱口秀演出票房收入总计占比95%以上;其他曲艺类演出中,二人转、评弹和鼓曲市场占比较高。随着脱口秀演出的市场影响力提升,2022年在专业剧场举办的大中型脱口秀演出场次与上年相比略有上升。

  专业杂技演出票房收入0.47亿元,平均票价99元。杂技演出市场以杂技秀和魔术秀为主要类型,除少量大中型杂技剧巡演外,该类演出以驻场为主。在小剧场等新型演艺空间驻演的小型项目中,魔术秀是演出场次和票房收入占比最高的类型。

  特点   求新求变,线上演艺模式升级

  2022年,全国专业剧场在运营时间大幅度缩减的情况下,剧场积极拓展其他相关文化经营模式,试图多维度提升公众参与感和体验感。2022年全国专业剧场营业收入39.02亿元,演出以外的其他营业收入占比将近20%,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剧场停演造成的冲击。

  同时,演出行业呈现了剧场突破固有运营模式,积极拓展发展空间;小剧场等新型演艺空间数量和演出场次持续增长;线上演艺模式升级;旅游演艺不断创新等新特点。

  以沉浸式体验、场景式消费为突出特点的小剧场、演艺新空间、小型音乐现场等新型演艺空间建设明显提速,场所数量和演出场次均较2019年上升超过50%。景区、商业街区、产业园区、电影放映厅等不同场景下的新型演艺空间,成为城市更新的抓手之一,以一个演出空间带动一个片区的消费,成为演出新业态和文化消费新场景。

  演唱会成为年度关注度最高的线上演艺类型,众多知名歌手举办定制化的线上演出。专业院团也以更加开放的心态,以更灵动的方式“触网”。据对重点网络平台和演出机构开展的数据调研和测算分析,2022年专业文艺表演团体开展的各类型线上演播活动达1.21万场,线上观众人数57.3亿人次,线上收入2.43亿元。

  旅游演艺项目除了力争满足游客文化消费需求,努力吸引本地观众,努力成为城市居民休闲度假时的文化消费目的地。另外,演艺与旅游的融合,已从“景区+演艺”模式逐步拓展到联合孵化文化IP,联名开发文创衍生品等多元化新模式。

  客群   客单价下降,消费主力为年轻人

  票价方面,2022年全国各区域各主要演出类型消费的平均客单价低于2021年水平,由于大型项目巡演锐减,小剧场等新型演艺空间项目场次占比升高,在全国各区域消费平均客单价均呈现明显降低趋势。

  以广东所在的华南地区为例,话剧、喜剧、舞蹈类演出的客单价分别为452元、192元、566元,而2021年则分别为946元、217元、753元。

  另外,演出市场消费主力为18至34岁的年轻人群,该年龄段人群连续三年在购票观众中占比超过76%。购票人群以女性消费者为主,占比为66%,与2021年基本持平。

  据大麦网提供的数据分析显示,在2022年大型演唱会、音乐节类型演出项目减少的情况下,热门项目跨城观演比例呈现较大幅度下降,仅有32%的购票者选择跨城观看演出,而2021年跨城观演的观众比例达到60%以上。大部分跨城观演消费者来自一、二线城市,热门话剧、脱口秀、剧场和在小型音乐现场上演的小众歌手演唱会成为2022年跨城观演消费者钟爱的演出类型。

  除票房之外,演出衍生品及周边收入、演出赞助收入、经营主体物业及配套服务收入、艺术教育服务收入、娱乐演出收入、线上演出收入、政府补贴和购买服务收入等演出经营主体其他收入总计153.72亿元,与上年同比下降21.40%。

  在地域方面,2022年华东地区演出场次在全国市场的占比较大幅度下降,票房收入占比较上年下降8.89%。2022年演出场次和票房收入占比增长最为明显的是华中地区的湖南、湖北两省。从城市维度分析,2022年苏州、成都、西安、杭州等城市保持了市场的基本稳定,演出场次和票房收入均位居前列。

  2022年,全国演出场次前十的省份分别为:广东、江苏、浙江、北京、上海、四川、陕西、湖南、山东、湖北。演出票房前十的省份为江苏、浙江、北京、广东、山东、上海、湖南、四川、湖北、陕西。

  预测   市场复苏强劲,今年将爆发性增长

  《报告》同时对2023年的演出市场状况给出了预测,认为新的一年,大型演出活动呈爆发性增长态势,预计2023年演唱会、音乐节演出场次将超过2019年;专业剧场院线布局更为下沉,三、四线城市剧场演出有望成为市场新的增长点。同时,沉浸式、互动式演出新业态保持持续增长,市场需求将吸引更多专业戏剧创作机构进入沉浸式、互动式演艺新赛道。《报告》认为,线下市场复苏后,网络直播仍将是民间传统艺术表演者扩大线上传播和增加收入的稳定渠道。

  事实上,2023年一季度,演出市场已大幅度回暖。

  以广州为例,3月上旬,来自35个国家/地区及全国各地的500多家演艺相关机构携近千台剧目在第13届广州演交会参加交易,初步统计成交额近5亿元,“新时代、新舞台、新作品、新推广”——2023演艺中国演出市场新产品重磅发布活动首次举办,大型原创音乐剧《三星堆》、中文原创音乐剧《雄狮少年》等21个项目蓄势待发。

  3月末至4月,广州城内已迎来演出小高峰——不仅有享誉世界的古典音乐大咖上海四重奏驻场式普及室内乐,还有重量级大制作文学名著改编剧《安娜·卡列尼娜》《两京十五日》上演,《胡桃夹子》《面具2.0》等本土小体量原创剧亦密集登台。

  进入五六月份,广州观众将迎来首批“回归”的国外演出:由莎士比亚经典著作《罗密欧与朱丽叶》改编而来的同名法语音乐剧、享誉世界的玛莎·葛兰姆舞团纷纷登场,古典音乐方面,钢琴大师波格莱里奇、布赫宾德,法国小提琴领军人物雷诺·卡普松亦将登台献艺。

  2022演出市场票房收入TOP10

  排名 项目名称 类型

  1 《只此青绿》 舞蹈

  2 《乌龙山伯爵》 话剧

  3 《永不消逝的电波》 舞蹈

  4 《德云社相声大会》 曲艺

  5 《奥特传奇系列舞台剧》 儿童剧

  6 《海上生民乐》 音乐会

  7 《赵氏孤儿》 音乐剧

  8 《笑果脱口秀——城市漫游》 脱口秀

  9 《孔雀》 舞蹈

  10 《瞎话艺术家》 话剧

  (文/羊城晚报记者 艾修煜 )


  转自:羊城晚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